最新七年级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及答案带解析2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七年级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及答案带解析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年级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强化训练及答案带解析2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②为了保护好这个属于整个国家的圣物,它一直被密藏在苏丹的宝库里。
苏丹、首相、大臣,以及宫内所有的文武官员,每年都有一天要用自己的名誉宣誓:
一定要保护好祖先留下的这个珍贵而又神圣的遗物。
③时间年复一年地过去了,有一天,苏丹突然想弄清楚,大家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的这个圣物,究竟是什么?
他通过了40个房门,然后走进第41个房间,揭开了第41个盒盖,一看:
啊!
原来是一颗光辉灿烂、光芒四射的稀世珠宝!
这么珍贵的宝物,苏丹以前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没见过!
苏丹越看越高兴,边看边思索:
“如果我把祖先留给大家的这件圣物拿走,归我所有,别人会不会知道呢?
”
④于是,苏丹把那神圣的遗物从宝盒里拿出来,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他把圣物装好以后,突然心里害怕得发抖:
“要是有人知道我偷走了圣物,那怎么办呢?
”他又想:
“如果我把这圣物拿走,在宝盒里放上一块白金,再用红宝石、珍珠母、绿宝石、珍珠、金刚石什么的装饰起来,即使以后别人打开宝盒,也不会知道圣物被人偷走,因为以前谁也没见过真正的圣物嘛!
”他就按他的想法做了。
然后把41个宝盒按原样一个套一个地放好,把41个房门一个一个地锁了,最后才离开了宝库。
然而,他唯恐自己的诡计被人识破,便把一年一次保卫遗物的宣誓仪式,改为每半年举行一次,以为这样做,别人就会认为他更忠实,从而不会怀疑他偷盗了祖先留下的神圣遗物。
从此,每年人们在广场上聚集两次,苏丹带领着臣民举行宣誓仪式,要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先留下的圣物。
⑤……
⑥时间过了一年又一年。
最后从公众之中站出一个人来,他说:
“让我们见见祖先留给我们的圣物吧,这样我们每个人就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地珍惜它了!
”这些话,像爆炸了一枚重型炸弹。
苏丹和他的大臣们愤怒地指责这个人是可耻的叛徒、卖国贼。
然后,经过一个特殊法庭的审判,他们处死了这个多嘴而又可怜的人!
⑦可是,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
因为死者的话已经从一个人的嘴里传到另外一个人的嘴里,他的想法像雪崩似的扩散开来。
一天,一个老百姓潜入宝库,拿了宝物,走出来时,被哨兵抓住了。
那人手里拿着一个生了锈的罐头盒,那是最后一个盗窃犯留下的国宝代替物。
当警卫官看见那个人手里的罐头盒时,大声地喊道:
⑧“这不是我们的圣物!
⑨“这不是真的!
”宫廷侍从异口同声地说。
⑩“这不是我……大臣们也说。
⑪“不是!
不是!
”苏丹看见以后简直发了疯,“不是它!
⑫那个人高高举起生了锈的罐头盒,一字一顿地问:
“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圣物?
如果这个不是,那真正的圣物到哪儿去了呢?
⑬这时候,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他的问题。
因为他们都知道,在自己偷走遗物、换上赝品以后,又有别的人进行了偷换。
他们把那个人逮捕起来,当场绞死以后,又把生锈的烂罐头盒放进宝盒里,盖好41个宝盒,锁好41间房门。
但是他们还放心不下,又通过了另一个保卫神圣遗物的法律。
根据这个法律的规定,一日三餐,全国公民每顿饭以前,都要举行保卫神圣遗物的宣誓仪式。
那些虔诚地宣誓的人,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们发誓要用鲜血和生命来保卫的圣物被人反复偷盗,最后已经变成了分文不值的烂罐头盒子!
(1)
【情节推测】根据上下文推测,继国王之后,第⑤段中又依次写了哪四个人的“掉包”之计?
(
)
A.
首相
大臣
宫廷侍从
警卫官
B.
大臣
警卫官
首相
C.
百姓
首相
D.
宫廷侍从
百姓
(2)
【语言品析】文中⑧至⑪段,不同人口中却出现了类似的话语。
请分析这些重复话语的作用。
(3)
【人物评述】结合上下文,从塑造人物形象角度对文中两处划线句进行赏析。
(4)
【标题解读】小说以“神圣的遗物”为题,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案】
(1)A
(2)这些重复,表达了说话者强烈的语气。
强化了下到警卫官,上到国王,当他们看到圣物被公之于众,自己的掉包之计也有可能被揭穿时恼羞成怒的感情。
而他们极力的否定,也间接证明了他们都曾经为一己私利而做出过无耻行径。
(3)这两处都是采用语言描写,写出了文中的老百姓富有质疑精神、反抗精神。
面对以国王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强权的统治,敢于质疑,发出自己的声音,比如第一个要求见圣物的人;
即使面对镇压,还是有很多人倾听内心声音,勇于反抗。
比如文中从宝库拿走生锈罐头盒,并且反问这些人“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圣物?
(4)“神圣的遗物”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这个故事围绕“神圣的遗物”展开,因为遗物神圣,所以大家才奉为至宝。
由此引发了大家对于宝物的觊觎之心。
于是各类人马争相上场,宝物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掉包,最后成为了一个不值一文的生锈的铁罐子;
用“神圣”一词修饰遗物,也强化了本文的讽刺特色。
一只“不值一文的生锈的铁罐子”最终却被强权者奉为“宝物”,将统治集团至上而下的狡诈、贪婪、残暴暴露得一览无遗。
【解析】【分析】
(1)根据“苏丹、首相、大臣,以及宫内所有的文武官员,每年都有一天要用自己的名誉宣誓:
”可知此次是首相、大臣、宫廷侍从、警卫官,故选A。
(2)警卫官、宫廷侍从、大臣们、苏丹,他们将东西掉包了,他们心里很清楚,他们不想让掉包的真相让别人知道,不想看到圣物被公之于众,反复强调,突出他们各自心里的愤怒,想极力否定他们曾做过的无耻行径。
(3)两处都是人物的语言描写,那人的话是想看看圣物,是对国王他们的质疑,表现那个人的反抗精神,敢于挑战统治者;
”两个质问,说明那人敢于反抗,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4)首先,全文内容的展开都紧紧围绕着“神圣的遗物”,“遗物”用“神圣”来修饰,突出“遗物”的特殊,可是这些人却将遗物掉包,揭露人性的丑恶与人们的可悲。
映出了骗人的人的卑鄙与被骗而仍不知道还在为之努力的人的可悲。
以此为题加强文章的讽刺性;
同时,“神圣的遗物”又是本文行文的线索,文章围绕“神圣的遗物”展开对小说叙写,线索分明,内容集中,易于表现主题。
故答案为:
⑴A;
⑵这些重复,表达了说话者强烈的语气。
⑶这两处都是采用语言描写,写出了文中的老百姓富有质疑精神、反抗精神。
⑷“神圣的遗物”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这个故事围绕“神圣的遗物”展开,因为遗物神圣,所以大家才奉为至宝。
【点评】⑴本题考查推测情节和概括信息。
答题时应注意,解答时,阅读全文,依据作者的行文思路去分析,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将相关内容逐步概括出来。
⑵本题考查分析写法的作用。
答题时应注意,⑧至⑪段,不同人口中却出现了类似的话语,不是简单的重复,间接证明了他们都曾经为一己私利而做出过无耻行径。
⑶本题考查赏析语言描写。
答题时应注意,赏析语言描写从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表现中心思想、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分析作答。
⑷本题考查分析题目的含义和作用。
答题时应注意,综合分析在全文中的作用,从新颖、线索、刻画人物、概括中心、总领全文等角度结合内容分析。
2.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议题简述】
日前有媒体报道,江西南昌12岁男孩小新,因为擅长打某款游戏获得游戏直播平台青睐,月收入高达3万元人民币。
对于一些人的质疑,小新的母亲王女士说,时代已经不同了,对孩子横加批评是不公平的。
小小少年郎靠打游戏挣钱是不务正业吗?
【比较阅读】
【甲】
如果孩子整天打游戏,恐怕很多家长会认为,这样的孩子不务正业,需要好好管教了。
但是,小新打游戏却得到了母亲的力挺。
小新的母亲王女士一句“时代已经不同了”,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
同时,她还拿出自己的孩子“真的很有天分”,以及不影响学业、孩子更阳光等为理由,证明自己支持孩子打游戏的合理性。
但从媒体报道中可知,小新每天下午四五点到晚上十点这段时间,基本都会进行游戏直播。
当别的孩子都在利用这段时间学习或发展特长的时候,小新每天却要拿出6到7个小时工作——进行游戏直播。
如果非要说这样做不影响他的学习,不影响他游戏之外别的兴趣、特长的培养,恐怕难以让人信服。
作为孩子的家长,恐怕还要想清楚两个问题。
其一,如果小新打游戏没有高达每月3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家长还会这样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支持孩子吗?
其二,当下游戏直播平台之所以青睐小新,看中的一个重要“卖点”,是孩子小小年纪而游戏“功夫”了得。
但是,随着小新一年年长大,以及其他类似年纪的游戏玩家陆续加入,小新的这一重要“卖点”会逐渐丧失。
如果随着年纪渐长,小新的游戏“天分”未能实现良好延续,长大后不再有超出常人的表现,单纯靠打游戏不足以维持生活,到时该怎么办?
如果小新成年后缺乏别的谋生技能,作为家长又该如何规划儿子彼时的生活和工作?
尤其需要指出的问题是,对于广大家长和学生来说,一些具有出众天赋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特殊成长方式,对普通孩子来说不具示范意义。
对于未成年人尤其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还是应该把完成学业放在第一位。
即便孩子有某些特殊技能,家长也不应该过于功利地“开发”,只注重现实利益而忽略了孩子的知识学习和健康成长。
【乙】
少年凭借游戏专长而赢来不菲收入,之所以会引来不少人关注,是因为孩子的专长强项不是文化知识上的特长,而是带有玩乐性质的游戏特长,这在常人看来与成长成才格格不入,产生的只会是反作用。
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本身并不存在能否成长成才的问题,贵在能否精通它、擅长它。
很显然,少年既然能够在游戏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专长,说明孩子在这一领域存在天赋和潜能,理当因势利导、挖掘利用,给孩子提供有利于特长发展的机会。
不能因为游戏客观存在着影响孩子成长成才的不利一面,就戴着有色眼镜一概排斥和否定游戏的正面功能价值,无视促进孩子成长发展的有利一面。
诚然,来自于社会上的这些批评之声是出于对孩子成长成才的关切,完全是一片好心。
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应当理智看待,既要认识到孩子在游戏方面所独有的特长,也要认识到孩子身处学习求知的重要阶段,文化知识的学习不可或缺,绝不能因为孩子拥有游戏特长就无视甚至放弃文化学习。
由于孩子尚小,对事物的认识还难以做到科学理性,这就要求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要尽到引导的责任和义务,保护好孩子的健康成长,当好孩子的成长导师。
一方面,要注意合理把握孩子接触游戏的度,不能让游戏成为支配孩子生活的主宰,避免因沉湎其中而荒废正常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