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和运动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8700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止和运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静止和运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静止和运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静止和运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静止和运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静止和运动教案.docx

《静止和运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止和运动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静止和运动教案.docx

静止和运动教案

《静止与运动》

教学目标:

1、能够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能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会描述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知道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

3、通过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的学习,让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参照物的选择,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设想:

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在这节课里学生接触到了比较难理解的参照物概念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问题。

教学设计主要围绕建构参照物概念,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而展开。

在教学中注意把知识点融入到精心创设的教学情景之中,设计梯度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而且有故事和小游戏的穿插,让学生无论从视觉还是情感上都得到了丰富的体验!

针对学生的特点,整堂课都是从实际情景入手来设计问题,让学生能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游戏中把较难理解的知识点一一破解,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还让学生体会到了选择参照物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教学过程:

一、认识运动和静止

导入:

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名法国飞行员在驾驶飞机在空中高速飞行时,感觉脸旁有一只小虫在飞,就顺手将它抓住,仔细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

你相信吗?

(这是真实的)大家在惊诧的同时,也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探究之后,我们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了。

1、师:

刚才我们谈到飞机是飞行的,子弹也是飞行的,如果子弹是放在我们的桌子上,那子弹就是……(静止的)那用手抓住一颗子弹就不奇怪了,对吧?

在生活中,大家都见过有许多静止和运动的物体,你能说一说哪些物体是运动的?

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先说静止的:

生:

房屋,树木、高楼大厦……是静止的。

生:

教室里的墙壁、课桌、凳子、电视……是静止的。

师:

运动的物体呢?

生:

行驶着的汽车、骑着的自行车、航行的轮船、高速行驶的火车……

生:

飞行的飞机,航行的船只是运动的……

生:

空中飞翔的小鸟、水里游动的鱼儿

生:

还有风也是运动的。

师:

例子举得很好!

不仅固体会运动,气体也会运动!

2、小实验:

问:

我们课桌上的科学教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静止的)能让你桌子上的科学教材运动起来吗?

学生动手做。

汇报:

演示你是怎样让他运动的,为什么说它是运动的?

3、师小结:

正如大家所说,汽车或飞机等相对于地面或地面上的树木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科学上把这种位置的变化叫做运动。

(板书:

运动)

而像树木、大楼、桌椅、书本等对于地面来说它的位置没有变化,这就叫静止。

(板书课题:

运动和静止)

二、描述运动和静止

1、师:

难道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1)师;相信大家都坐汽车吧,大象今天也做了一次汽车,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象坐车上,路边一人说大象是运动的,大象说我没动,是静止的。

到底大象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生:

静止,生:

运动)

(2)实验:

师: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演示大象坐车的的情景。

思考刚才的问题?

到底大象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小组研究,教师巡视参与了解讨论情况。

小组汇报(认为大象静止理由或认为大象是运动的理由)

师:

分析的相当到位,非常好。

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强调)

师:

其实你在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事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一个标准,然后观察所要研究的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是否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再做出判断。

这个被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我们通常称它为参照物。

(板书)比如刚才我们研究的大象的运动情况,如果以地面或树木为参照物,大象是……(生:

运动的)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大象是……(生:

静止的)。

2、师:

(练习)小明也有一个苦恼,一天他坐在运动的汽车上,看着车门,发现自己和车门的位置不变,就说汽车没有动,全车的人哄堂大笑,认为他太无知,!

(生讨论后:

其实小明没有错,它是以自己为标准,而其他人说汽车是运动的,也是正确的,他们是以地面作为标准)

师:

同学们很聪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结果也不同。

(板书)

三、运动和静止相对性

1、师:

设疑问:

老师坐在高速运行的火车上,观察窗外的树木,发现窗外的树木都是快速向后退。

你能帮老师解释是怎么回事吗?

生:

以窗外的树木为参照物,火车相对于它有位置的改变,火车是运动的。

生:

以老师或火车为参照物,窗外的树木相对于火车有位置的改变,树木是运动的。

并且运动方向是相反的。

师:

下面拿出你们的玩具汽车,两个同学一组,玩一玩,并分析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学生做模拟实验,体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师:

根据以上分析,说一说怎样描述运动和静止?

生:

描述运动和静止必须选定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的物体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的物体是静止的。

师结论: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描述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所以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板书:

相对性)

2、练习课本p27页三幅图学生分别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静止和运动。

(学生分析巩固所学的知识)

3、延伸老师演示两列同向运动的汽车。

师问:

黄色汽车以地面为参照物,是……(生:

运动的)

蓝色汽车以地面为参照物,是……(生:

运动的)

黄色汽车以蓝色汽车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师:

要想达到两辆汽车相对静止状态,需要什么条件?

(生:

速度相同和方向一致)

(1)介绍同步卫星

(2)现在你能解释是法国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高速飞行子弹的想象了吗?

四、练习

师:

平时人们在描述运动或静止时一般都没有指明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但参照物都是存在的。

比如我们说汽车是行驶,虽然没说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但往往以地面或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

1、师问:

是不是树木、房屋等是绝对静止不动的吗?

智慧老人说地球是运动的,地球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说地球是运动的,是以什么为参照物?

看课本p27页分析地球、太阳、月亮的运动情况

2、(设计情景,充分感知)

(1)设计导演拍摄空中飞翔的镜头

(2)如果让你在不到一平方米的面积和平地上跑步一样,真的向前跑了1千米,有可能吗?

生:

在跑步机上就可能完成!

五|拓展知识

1、师:

为什么船在茫茫大海中经常会迷失方向?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推理得出:

因为在茫茫的大海上是找不到合适参照物的,所以很难把握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对位置和运动情况。

所以事先不选定合适的参照物是无法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

2、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在实际生活中,是不是任意选择一个物体就可以作为参照物?

听说过“刻舟求剑”的故事吗?

师:

最后,捞到剑了吗?

为什么?

他是怎样想的?

他想得对不对?

符合实际情况吗?

师:

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研究问题时,仍需要考虑参照物对研究的问题是否合适。

这节课即将结束,谁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距离与时间》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学习测量物体的运动,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了解同样时间和同样距离时这样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快慢。

2、让学生学习测量和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一、新课导入

 出示爱因斯坦的图片

 师:

这位科学家叫什么名字?

师: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叫爱因斯坦,他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他的研究中曾经说过非常有名的一句话。

(出示:

当物体的运动速度等于光速时,时间就会停止。

)在科学研究中,距离和时间是两个重要的条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距离和时间。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初步感受距离和时间的关系。

师:

下面我们先来做个小活动,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数5个数。

师:

刚才从开始数到5,大家经历了5秒钟的时间,那么你来估测一下,5秒钟按你的正常速度走,你能走几米?

学生边说书写副板书5秒走

师:

请同学们分别记好你的估测结果。

在教室里我给大家准备了4块场地,以一块场地为例,从起点走到另一端是5米的距离,在回到起点是10米的距离,大家再来估测一下,按正常的速度连续走完10米,你需要几秒钟的时间?

(板书:

10米用)

师:

估测可以为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那么我们的估测结果是否准确?

下面我们就通过活动来验证,请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进行活动(出示分工示意图),并且注意收集活动中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活动结束请同学们讨论一下通过这些数据你能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汇报

(大家在活动中,像个小科学家一样,认认真真的活动,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师:

大家的发现非常有科学价值。

板书:

相同的时间距离长速度快

相同的距离时间短速度快

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通过提出问题,进行猜测,试验验证,得出结论,经历了一个科学研究的完整过程。

2、测量每段距离使用的时间

在大家活动的时候老师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大家按正常速度连续走更长的距离,大家想不想知道每经过一段距离,所用的精确时间,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活动,小组内谈论一下,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最科学最精确。

 谈论汇报

师:

通过刚才我们设计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教师布置场地

师:

皮尺的0刻度为起点,附近的同学看一看你大约在起点的几米处?

下面我们从起点以4米为一个计时点,选几名计时员,第一计时点,第二计时点……

师:

每个计时点选一名小助手和计时员相对站在皮尺两边。

出示要求:

 1、运动员连续走完全程;

2、计时员听清老师口令一起计时;

3、计时员听清相对应的小助手的口令,停止计时。

师:

请一名运动员

师:

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小裁判看一看他们配合的怎么样。

下面我们先试走一次。

 师:

对于这次活动,裁判员有没有需要提醒的?

师:

下面我们就开始正式活动。

分别计时男女两名学生

收集数据填在记录表中

师:

下面我们把收集的数据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笔制作成折线统计图,竖轴表示的是距离,横轴表示所用的时间。

并且分析一下,这两条折线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科学发现?

学生制作,分析图意

师:

刚才同学们发现的非常好,在这幅图上能发现线的坡度越大说明速度越快,线越直说明越的匀速运动。

师:

其实还能带给我们更多的科学信息,比如10秒能走20米,估算一下1分钟能走多少米?

如果这位同学从学校到家要走10分钟,估算一下他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三、拓展距离和时间的科学认识

 师:

今天我们所研究的距离和时间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条件,在天文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单位光年,谁知道光年是一个距离单位还是时间单位?

师:

光每秒300000千米走一年的距离,是一个距离单位,老师给同学计算了一下一光年的距离。

 谁来读一读。

师:

我们的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只是一个普通的星体,我们要用这样大的距离单位来度量宇宙,谁知道宇宙什么意思?

师:

宇代表上下四方,所有空间无边无际的距离;

宙代表古往今来,无始无终的时间。

师:

我们的祖先在遥望宇宙时,用他们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师:

织女星距离地球26.3光年,牛郎星距离地球16.5光年。

它们之间也有16.4光年的距离。

 四、课后延伸

师:

距离和时间在科学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很多帮助,老师了解到(出示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根据两地间的距离大体估算出我们所需要的时间,也能根据使用的时间估算出两地间的距离,这样能让我们更合理的安排时间,从今天我们就更要学科学、用科学,让科学更好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斜面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

◆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了解斜面的基本组成。

◆知道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知道斜面的变形螺旋及其作用。

◆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科学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