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呼吸器使用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6208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易呼吸器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简易呼吸器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简易呼吸器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简易呼吸器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简易呼吸器使用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简易呼吸器使用文档格式.docx

《简易呼吸器使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易呼吸器使用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简易呼吸器使用文档格式.docx

(2分)

1)注视患者胸部上升与下降(是否随着压缩球体而起伏)

2)经由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部颜色的变化。

3)经由透明盖,观察单向阀是否适当运用。

4)在呼气当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

【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面罩,以便得到最佳使用效果。

2.如果外接氧气,应调节氧流量至氧气储气袋充满氧气鼓起(氧流量8~10升/分)。

3.接氧气时,注意氧气管是否接实。

4.用力挤压球体数次,将积物清除干净。

5.将鸭嘴阀卸下用水清洗干净。

(金胜威)

 

二、口对口人工呼吸

【适应证】

是徒手进行人工呼吸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医院前和医院中未做气管插管的患者,与胸外心脏

按压组成可供普及的第一手急救措施。

1.气道必须开放:

头后仰,托颈或托下颌,口张开,清除口腔异物,保持上呼吸道通畅。

(一手掌按前额、拇示指捏鼻翼下端另手示、中指抬颌、开放气道)。

2.吹气方法:

深吸气、口包口(条件许可下两口之间间隔纱布或薄布,可减少交叉感染)密闭缓慢吹气吹入气量:

700~1000ml。

3.有效标准:

缓吹入2~3秒(1秒以上)、胸廓抬高。

(2分)

4.能见到患者胸廓抬高才算吹气有效,即刻停止吹气,放松口鼻,任胸廓自然回缩呼气。

5.成人(无论单人或双人抢救)吹气/胸外按压比例2:

30。

6.缓慢吹气,减小胃膨胀:

防止反流、误吸、膈上升。

7.若经口吹气受阻(如牙关紧闭),可以托颈之手的大拇指按住口唇,经鼻吹气作口对鼻人工呼吸。

8.有心跳或插管后人工呼吸10~12次/分(4~5秒1次呼吸)。

9.提问:

口对口人工呼吸并发症:

胃扩张、返流误吸;

交叉感染。

(孙来芳)

三、气管插管

【适应证】

1.全身麻醉。

2.心跳骤停。

3.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或呼吸抑制需机械通气者。

【禁忌证】

1.喉水肿、气道急性炎症或咽喉部脓肿。

2.胸主动脉瘤压迫气管、严重出血素质者,应百倍谨慎。

【准备】

气管导管、喉镜、吸引器、牙垫、导丝、胶布、简易呼吸器、注射器(打气囊用)、听诊器(判断位置)

1.将患者仰卧,头后仰,颈上抬,使口、咽部和气管成一直线以便直视插管。

2.用右手拇指推开患者下唇和下颌,食指抵住门齿,必要时使用开口器,左手持喉镜沿右侧口角进入口腔,压住舌背,将舌体推向左侧,镜片得以移到口腔中间,显露悬雍垂。

再循咽部自然弧度慢推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即可见到会厌。

3.弯型镜片前端应放在舌根部与会厌之间,向上提起镜片,即可显露声门,而不需直接挑起会厌,直型镜片的前端应放在会厌喉面后壁,需挑起会厌才能显露声门。

4.左手持气管导管沿喉镜片压舌板凹槽放入,到声门时轻旋导管进入气管内,此时应同时取出管芯,把气管导管轻轻送出距声门成人4~6cm,并安置牙垫,拔出喉镜。

5.向导管前端气囊内充气3~5ml。

观察导管是否有气体随呼吸进出,无呼吸者用简易人工呼吸器压入气体,观察胸廓起伏情况,然后用听诊器听双肺呼吸音有无对称,以确定导管已在气管内。

6.固定气管导管与牙垫,并做记号。

(2分)

四、胸外心脏按压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及判断患者心脏是否停止(意识散失或大动脉波动消失等)。

2.患者背部需垫板(或硬质床)。

(1分)

3.保持患者气管通畅。

应让模拟人头向后仰,将下颌推向前上方,使患者呼吸道畅通,如有呕吐物应注意清除。

4.解开患者上衣,暴露全胸,考生两手掌重叠,—手掌置于患者胸骨中、下1/2交界处的正中线上,另一手掌置于其手背上,手指不触及胸壁。

5.双臂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身重量有节奏地垂直下压。

挤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胸部弹回原位,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

(5分)

6.按压频率与力度(按压深度)正确速率100次/分,下压深度适宜,—般为4~5厘米。

按压和放松时间各占50%。

(6分)

7.如跟人工呼吸配合,按压:

人工呼吸=30:

2,如已建立确切人工气道(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那

两者互不干扰,按压频率100次/分,气囊按压频率推荐8-10次/分,通气期间不停止胸外心脏按

压。

【有效指征】

1.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恢复

2.收缩压≥60mmhg

3.肤色转红润

4.瞳孔缩小,光反应恢复

5.自主呼吸恢复

【并发症】

胸外心脏按压并发症有:

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血气胸,肝脾破裂等。

五、外周静脉穿刺术

一次性输液皮管、碘酒瓶、酒精瓶、棉签、压脉带、胶布、砂轮、灭菌敷帖、污物盒、输液架、按医

嘱准备的药物或液体,网带。

1.环境清洁、戴好帽子、口罩,洗手。

2.三查七对按医嘱准备好所需药物。

3.检查铝盖有无松动,玻璃有无裂纹,用清洁湿布去灰。

4.检查无菌药液的有效日期及澄明度,有无絮状物。

5.撬开铝盖小圈、消毒瓶盖。

6.取无菌针筒、8号或9号针头。

7.查对药物名称,正确手法吸取药液。

8.碘酒、酒精消毒输液瓶塞后,再次查对药物名称,将药液注入输液瓶内摇匀后,检查输液瓶内溶液的澄明度,有无混浊、颗粒。

将输液瓶套上网套,消毒后插入密闭式输液皮管。

9.穿刺前准备动作:

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一次性排气至头皮针接头处后夹紧输液管挂在输液架上,选择好静脉,在离进针处6cm扎压脉带,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肤(直径5cm)准备固定胶布。

10.穿刺过程:

脱去针头塑料套再次排气,进针见回血后松压脉带并调节夹,嘱患者松拳,胶布固定,调节滴速,针眼处用敷贴胶布固定,安置和关照患者。

11.穿刺后工作:

在输液瓶上记录时间和签名,整理好用物。

(陈卫东)

六、胸膜腔穿刺术

1.诊断性穿刺:

明确胸膜腔是否有积液或积气;

若为积液,抽取积液进行化验检查。

2.改善症状:

抽出液体或气体以减轻其对肺或大血管的压迫;

脓胸时抽出脓液,减轻中毒症状。

3.局部治疗:

向胸膜腔内注入药物(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粘连剂等)。

1.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2.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以耐受操作者。

【操作方法】

1.穿刺前准备(2分)

1)戴帽子、口罩。

2)向病人或家属解释胸腔穿刺术的目的、必要性和并发症,征得其同意后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3)术者应认真体检和备齐穿刺用物(皮肤消毒用品、无菌手套、局麻药物、治疗用药和胸穿包)。

4)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安定)lO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止痛。

2.穿刺体位(1分)

多取坐位,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

3.穿刺部位(2分)

1)抽气穿刺点:

叩诊为鼓音或听诊呼吸音降低最明显的部位,多取锁骨中线第2或3肋间。

爱爱医网`RwnQb~c6`|8X

2)抽液穿刺点:

叩诊为实音或听诊呼吸音降低最明显的部位,多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

3)

4)

5)爱爱医网`RwnQb~c6`|8X

6)9ve:

my^+I2n0对于包裹性积液和局限性积气,须结合X线或B超定位穿刺点。

4.皮肤消毒与局部麻醉(2分)

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术者戴无菌手套,铺盖消毒洞巾;

用5ml或10ml

注射器抽取局麻药物进行局部浸润麻醉,直至胸膜壁层。

5.胸膜腔穿刺(5分)

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与穿刺针连结的乳胶管先用血管钳夹住,准备穿刺。

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

肤,右手持穿刺针沿肋骨上缘缓慢刺入至阻力突然消失,将注射器接上,松开血管钳,抽吸胸液,

助手协助用血管钳固定穿刺针,并配合松开或夹紧乳胶管。

6.术后处理(1分)

穿刺完毕后,左手固定穿刺皮肤,右手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

后嘱患者静卧休息。

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胸膜腔感染。

2.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损伤腹腔脏器。

3.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4.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

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或进行其他对症处理。

5.一次抽液或抽气不应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

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积液量大时可每周2~3次;

减压抽气首次不超过1500ml;

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尽。

6.注意并发症:

胸膜过敏反应、肺水肿、气胸、血胸、咯血等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

(赵琦峰 林洁)

七、腰椎穿刺术

1.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对诊断脑膜炎和脑炎、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转移瘤、脊髓病变、吉兰-巴雷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2.可用于鞘内注射药物。

3.用于测定颅内压力和了解椎管梗阻等。

1.颅内压升高患者。

2.休克、衰竭或濒危病人。

3.局部皮肤(穿刺点附近)有炎症者。

1.嘱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

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抱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挽住双下肢国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昼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2.确定穿刺点,以骼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1分)

3.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与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

4.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北部的方向缓慢刺入,成人进针深度约为4-6cm,儿童则为2-4cm。

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有落空感。

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即可见脑脊液流出。

5.在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

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O或40-50滴/min。

若了解有无椎管梗阻或横窦闭塞,可做Queckenstedt试验。

6.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

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7.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