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转型升级中的两化深度融合研究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58678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转型升级中的两化深度融合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业转型升级中的两化深度融合研究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业转型升级中的两化深度融合研究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工业转型升级中的两化深度融合研究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工业转型升级中的两化深度融合研究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转型升级中的两化深度融合研究Word格式.docx

《工业转型升级中的两化深度融合研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转型升级中的两化深度融合研究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转型升级中的两化深度融合研究Word格式.docx

杭州工业发展方向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近年来,杭州市工业总量持续增长,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加快升级。

但杭州市传统产业不够强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也不够,资源环境要素约束更为突出,工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对于破解当前发展瓶颈,实现工业提质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是杭州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打造杭州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抓手和实现路径。

(三)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建设智慧杭州、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智慧城市建设是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的崭新途径。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可以提升信息技术对杭州城市竞争力的支撑作用:

一是以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推动“机器换人”“电商换市”,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二是着力突破关键技术领域,支持信息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应用,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三是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提高信息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

四是“两化”融合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管理、产业、机制的升级转型和环境优化,提升城市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级,形成“智慧杭州”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

二、杭州市推进“两化”融合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发挥政策和规划的引领作用

近年来,杭州市为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制订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和实施政策。

在杭州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关于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若干意见》等重大政策中都提出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政策方向。

去年又先后制定了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物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工业设计、化纤、精细化工、食品饮料、钢结构等13个重点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对行业和企业积极引导和推动。

2013年,杭州又做出新部署,实施电子商务创新工程、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工程等“十大工程”;

推出鼓励中心镇电子商务发展、扶持产业特色园区建设等“十大政策”,力争电子商务服务业收入三年翻一番,突破1000亿元。

这些政策和规划组合,为杭州市“两化”融合深度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加大对示范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

近年来,杭州市积极开展信息化应用示范试点企业认定工作,形成“认定、评价、服务、资助”四位一体的信息化应用推进体系。

并将企业信息化程度作为确定杭州市大企业大集团、重点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之一。

同时,按不同的比例对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给予财政资助,对在企业信息化推广应用中发挥重大作用的中介机构,也由市财政予以一定额度的奖励。

各区、县(市)也设法建立扶持企业信息化应用工作的专项资金,以引导企业加大对信息化应用的投入,并鼓励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

杭州市累计已对1065个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资助13800万元。

(三)搭建共享信息的服务平台

杭州市充分利用拥有国家级城市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电子商务、数字电视、电子政务等五个试点城市和国家软件产业化、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等两个基地的优势,以政府网站为基础,利用特色专业网站,为企业提供政策、技术、市场和产品信息服务。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还专门组织成立市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构建信息化专家库,组建中介机构为企业服务,创造了良好的信息化推进环境。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带队,组织“两化”融合区县行活动,组织专家教授深入各区县(市)上门服务,专题演讲,介绍“两化”融合解决方案,为传统企业与软件企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四)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信息化应用体系

企业是信息化应用项目的实施和受益的主体。

杭州市在企业信息化推进中,注重强调企业的主导作用,要求企业信息化切入点和突破口、业务流程重组方案等,由“一把手”亲自决策拍板。

许多企业利用信息化,优化新品开发设计流程,缩短研发设计的周期,提高管理效率。

杭州市42家省级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中有30家成为信息化应用示范试点企业。

如浙大网新、顾家工艺、新安化工、致中和酒业等大批著名企业,有效推进了“两化”融合。

信息化应用中注重行业特色,机械、轻纺、印染、精细化工、造纸等不同行业特色越来越明显。

如机械行业中,汽轮动力、杭氧、万向、万达为龙头的杭州机械制造业加大对三维CAD、CAPP、ERP、EB等应用推广和信息系统的集成,提高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实现了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的目标。

杭州市还鼓励本市IT企业参与企业信息化应用,加快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大力开展与国外的技术合作、交流,提高杭州市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开发水平和服务能力。

(五)形成多部门协作的推进合力

杭州市“两化”融合工作,在市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规划下,各部门通力合作,齐心推进。

杭州市政府部门在全国率先开展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工作,通过工商、地税、国税、质监四个部门信息交换,实现企业基础信息的共享;

通过市民卡项目,实现个人信息在公安、社保、卫生、民政等部门的共享。

政府投资信息化与政务云方面,杭州市构建了全国领先的“杭州政务云”新模式。

目前,已有30个部门的信息化系统在平台上开发应用。

杭州市一批骨干企业,海康集团、中控科技、阿里云、航天长峰、浙江鸿程等在智慧能源、智慧政务、智慧安居、智慧环保等领域开展大型专用软件的开发,并将在云计算、大数据、数据交换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三、杭州市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优势和不足

(一)主要优势

1.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有较好基础

自2003年以来,杭州市开展信息化应用示范试点企业工程,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应用和融合。

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每年确定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约100项,有风电机组设计系统、供应链信息化整合项目、数字化设计开发系统、机械人手臂自动抛光系统、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等,这些项目实现工业设计制造与信息化相结合,大大提升产品研发、生产管理效率。

华日电冰箱公司的一体化信息系统,每年可为企业节约原材料和库存费用近300万元;

青春宝药业公司注射液车间的信息化项目,可使年产值增加3亿元,利润120万元。

到目前为止,杭州市共认定了省级、市级信息化应用示范试点企业共482家。

其中吉利控股集团、农夫山泉公司、传化股份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四家企业还被评为“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带动杭州市工业企业信息化上新的水平。

2.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

软件技术是“两化”融合中的核心技术,杭州市软件产业规模和效益已上新台阶。

杭州市登记软件企业1244家,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04家,其中超百亿企业2家。

2012年杭州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收入1398亿元,同比增长32.%;

2013年主营收入1650亿元,增长33.7%。

浙大网新等11家软件企业入选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

恒生电子入选中国自主品牌软件产品前十强。

杭州市软件企业在机械制造、证券金融、智慧城市、安防监控等方面都有创新优势。

如海康威视推出智能高清产品在国际上获奖,在全球视频监控产品排名上升到第一位,银江股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迅速拓展全国业务。

阿里云努力打造互联网数据分享第一平台。

杭州市积极谋划实施政务云平台的应用,使新一代信息技术稳步推进。

3.制造业逐步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杭州市一批骨干企业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崭露头角。

目前杭州市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98家,其中国家级有30 

家。

如汽轮集团应用设计计算程序、制造信息系统平台等,使产品从单一汽轮机走向燃机、压缩机的高端透平制造,所产工业汽轮机已是中国名牌,制造能力和产量居世界第一;

杭齿集团应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开发出齿轮箱产品远程监测、AMT自动换档变速器等高档产品;

中控集团研发“大型炼油装置智能控制系统”等,打破国外垄断,达国际先进水平。

有两项目获国家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扶持资金1400万元。

杭州市已有工业设计企业300余家,进入全国工业设计名城“第一梯队”。

对于集信息化、自动化、高端化于一身的“机器人”产业,杭州市发展势头也很好,拥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如中控科技、新松机器人、国自机器人、通灵自动化等。

杭州已在汽车制造、电力、纺织化纤、食品饮料、五金制造等许多领域应用工业机器人。

2013年杭州市机器人产业形成主营收入约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6%。

4.物联网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物联网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已逐步成为杭州市经济的一大亮点。

2013年杭州市限额以上物联网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已达524亿元,同比增长17.2%。

杭州市物联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近40家,其中,华三通信主营收入102亿元,中国电科第52所(含海康威视)主营收入80亿元。

销售产值在亿元以下的中小物联网企业有160多家。

物联网技术应用从交通、环保、安防、医疗等领域向传统产业领域不断扩大。

浙江好络维公司建设“生理监测项目”,惠及桐庐全县110个村级卫生站;

浙江天马轴承公司,对车间进行物联网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产品数量;

中芯微电子开发监狱智能管理系统产品,在浙江、新疆、云南等地监狱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创联信息、绿健科技等一大批企业在仓储物流、城市管网监测、工程车监管、工厂物联网、芯片研发等领域形成技术优势和应用市场。

5.电子商务推动传统产业不断提升

“两化”融化包含信息技术应用到市场营销等环节。

杭州市近年来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取得了令国内外瞩目的成绩。

杭州市电子商务服务收入已连续四年增速达60%以上。

杭州市拥有国内外领先的电商服务大平台。

有全球最大的C2C电子商务平台——淘宝网,有全国最大的B2C网站—天猫,有全国最大的网络支付平台—支付宝, 

2013年,阿里巴马电子商务成交额突破15000亿元,居全球首位。

杭州已拥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综合性电子商务网站和专业网站,化工网、纺织网、医药网、建材网等,全面服务于各行业。

去年,杭州市电子商务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5%,领跑各行业。

杭州还开展“百镇联网”工程,已对142个乡镇(街道)完成联网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有10160余家企业通过“杭州百镇工业网”网络平台开展电子商务,促进了制造业、服务业企业的转型升级,这项工程在国内居领先水平。

6.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国内前列

杭州市积极抓好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首先优化城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实现“百兆到户,千兆进楼”的网络覆盖,杭州“城市光网”覆盖已超过250万客户,光纤入户突破60万户。

积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