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蛔虫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蛔虫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流行概况
(一)分布
蛔虫病分布遍及全国,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病。
人群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在生活水平低、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较差的人群中,蛔虫感染率更高。
(二)传染源
蛔虫感染者是本病唯一传染源。
(三)传播途径
由于使用新鲜粪便施肥或儿童随地大便,蛔虫卵污染环境,并在土壤中发育成熟。
虫卵可借蝇类、鸡、犬等动物的机械携带或风力散播,污染环境、物品、食物等,人因生食含有感染性虫卵的不洁蔬菜、瓜果和水而受到感染。
也可通过污染的手,经口受到感染。
三、临床表现
蛔虫病的致病包括蛔虫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和成虫在小肠内寄生引起的宿主免疫反应、机械性损伤和成虫夺取宿主营养作用。
临床表现可按病程相应地分为幼虫致病和成虫致病。
(一)幼虫致病
1.蛔蚴性肺炎蛔虫幼虫在肺内移行,病人可出现畏寒、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以及荨麻疹等过敏性肺炎症状。
如短期吞入大量感染性虫卵,则可引起蛔虫性哮喘症,主要症状为气喘、干咳和喉部异物感。
国内有因集体生食被感染性蛔虫卵所污染的甘薯、胡萝卜、腌菜、甘蔗等食物,而发生暴发性蛔虫性哮喘。
但多数病例1~2周内不治可自愈。
2.幼虫异位寄生引起相应部位病变重度感染时,幼虫可通过肺毛细血管、左心,进入体循环,侵入一些组织或器官,如甲状腺、淋巴结、胸腺、脾脏、脑和脊髓等处,引起相应的异位病变,也有入肾,经尿排出或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寄生。
(二)成虫致病
1.肠蛔虫病间歇性脐周疼痛或上腹部绞痛是肠蛔虫病的特点,其他症状和体征还有腹胀、腹部触痛、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以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在蛔虫重度感染地区,蛔虫病患者可伴有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甚至发育障碍。
感染蛔虫以后是否会出现营养不良,主要取决于感染度的轻重和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
2.蛔虫性中毒症一般表现为头痛、失眠、精神烦躁、磨牙等神经系统症状;
也可出现低热、荨麻疹、哮喘、皮肤瘙痒、结膜炎等过敏症状。
重者可引起蛔虫中毒性脑病,此病初期以消化道及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多伴有阵发性头痛,有吐蛔虫史及排蛔虫史,起病急,绝大多数于阵发性腹痛开始,24小时内进入抽搐状态,甚至因中毒休克而死亡。
3.并发症主要有以下10种。
(1)胆道蛔虫病:
系肠内蛔虫进入胆管所致。
临床表现为突发阵发性上腹部钻顶样疼痛,辗转不安,面色苍白。
疼痛向右肩、腰背或下腹部放射。
间歇期如正常人。
常伴有恶心、呕吐,时吐出蛔虫。
体检腹部体征不明显,与腹痛之剧烈程度不相称,仅剑突下或稍偏右有局限性轻度压痛点,无腹肌紧张。
若蛔虫完全进入胆管,甚至进入胆囊,疼痛反而减轻。
但炎症现象进一步发展,则表现为明显的固定压痛,并有肌紧张、反跳痛,伴有发热、寒战或黄疸。
并发胆囊炎时可摸到肿大胆囊。
从远期影响看,胆道蛔虫病易并发胆结石,在胆管或胆囊内以蛔虫卵或蛔虫残体为核心,可逐渐形成结石。
(2)蛔虫性肠梗阻:
大量蛔虫体扭结堵塞肠管可引起机械性肠梗阻,有时蛔虫虽不多,也可因虫体机械刺激或其所分泌的毒素使肠蠕动发生障碍而导致梗阻。
肠壁的痉挛和水肿可加重梗阻的程度,严重的梗阻可造成肠扭转或肠套叠。
临床特点为腹部阵发性绞痛,以脐周或右下腹部为甚,呕吐并常吐出蛔虫,停止排气和排便。
梗阻形成后,疼痛可逐渐加剧,持续数分钟,间歇短时间可再出现。
多数病例在脐部右侧可触及软的、无痛的、可移动的团块或香肠形索状物,常随肠管收缩而变硬。
早期可有低热、白细胞增多,晚期可出现严重脱水或酸中毒,甚至休克。
小儿蛔虫病肠梗阻发病率较高,这是因为小儿肠腔小,肠腔调节机能差,因而易被蛔虫毒素刺激引起痉挛,或被蛔虫团堵塞而发生肠梗阻。
(3)蛔虫性阑尾炎:
蛔虫钻入阑尾可引起阑尾炎,本病临床特点为①有吐蛔虫或便蛔虫史;
②突然发生阵发性腹部绞痛,而且发作时疼痛难忍,并有频繁呕吐,但缓解时则安然如常;
③疼痛部位起初在全腹或脐周,以后即转移至右下腹部;
④早期症状重而体征较轻,仅在麦氏点附近有压痛或在右下腹可触及有压痛的活动性条索状物;
⑤病程进展一般较快,多在8小时后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明显以及皮肤痛觉过敏,且穿孔发生较早,继发腹膜炎,重症者迅速陷入感染性休克和衰竭状态。
(4)蛔虫病肠穿孔:
蛔虫可使病变或正常的肠壁发生穿孔,如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肠伤寒、阑尾炎等病变处或阑尾切除、胃切除后的缝合口,或经梅克耳憩室进入腹腔,其临床表现为亚急性腹膜炎,也可形成弥漫性或局限性腹膜炎。
腹腔穿刺有渗出液,并可能检到蛔虫卵。
临床表现为发热不明显,伴有恶心及呕吐,腹胀逐渐明显,腹部触诊有柔韧感。
(5)肝蛔虫病:
肝蛔虫病为蛔虫钻入肝脏所致。
在患有重症全身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或败血症等)、十二指肠肠炎、胆总管炎、胆结石以及反射性障碍使壶腹口松弛等患者中,蛔虫易钻入胆管进入肝脏,尤其是较小的蛔虫。
本病是胆道蛔虫病的严重并发症,易被误诊为胆道蛔虫病、胆石症、胆囊炎、中毒性肝炎、肝癌、阿米巴或细菌性肝脓肿。
如被误诊或仍按胆道蛔虫病处理,可引起严重后果。
本病临床特点是①持续性右上腹痛,性质较胆道蛔虫症缓和,且病程越长症状越减轻,可造成病情好转的假象,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
②高热,一般体温持续在38℃以上,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
③肝肿大,多因右上腹肌紧张而不易触及;
④恶心、呕吐、周期性呕血、便血或继腹痛之后发生呕血、便血;
⑤呼吸困难和咯脓血痰;
⑥有吐蛔虫史及胆道蛔虫病史。
(6)胰腺蛔虫病:
胰腺蛔虫病是蛔虫钻入乏特壶腹或整个胰管引起梗阻感染所致。
主要体征是在上腹部出现阵发性剧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和腰部,疼痛间歇时间较短。
化验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均高于正常,粪检蛔虫卵阳性或者近期有排蛔虫史或吐蛔虫。
(7)气管和支气管蛔虫病:
蛔虫可由肠道上窜食管经喉头钻入气管。
气管蛔虫病主要表现为:
突发性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
喉头有鸣音,严重者呈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
外科手术时,在全身麻醉下,喉头的保护性反射功能暂时失去作用,如患者有蛔虫感染,则因胃肠功能紊乱及麻醉诱导不平顺所致的呕吐,增加蛔虫从食管窜出的机会,一旦窜入咽喉,其出路受阻,而在此扭曲,影响通气或刺激声门喉头痉挛,蛔虫若钻入气管,就可造成阻塞。
(8)肺动脉及心脏蛔虫病:
本病是蛔虫钻入心脏和肺动脉所致。
这是最严重而难以确诊的致命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上腹部疼痛、腹肌紧张、呼吸困难、中枢性紫绀或昏迷。
(9)蛔虫性肉芽肿:
雌蛔虫侵入肝、腹腔或肺等处均可排虫卵。
虫卵若遗留在某些脏器组织中,所引起的早期病变为嗜酸性脓肿,进而转变为由组织细胞、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等形成的肉芽肿病变。
常见的有腹腔蛔虫卵肉芽肿、肝脏蛔虫卵肉芽肿、胰腺蛔虫卵肉芽肿、横结肠蛔虫卵肉芽肿、肺蛔虫肉芽肿、肺蛔虫卵肉芽肿、胆囊管蛔虫卵肉芽肿和阑尾尖部蛔虫卵肉芽肿等。
(10)其他异位蛔虫病:
蛔虫有游走、钻孔习性,蛔虫可侵入胸腔、肾、眼、耳、鼻、膀胱、尿道、输卵管、子宫以及皮肤肌肉等处,造成异位寄生,引起各器官和组织的发炎、阻塞、坏死和穿孔。
以上这些部位的异位蛔虫病国内都有病例报告。
四、诊断
(一)病原学检查
1.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早期感染若在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查到蛔虫幼虫,即可确诊。
2.粪便检查成虫感染期可用直接涂片法、厚涂片法(Kato法或Kato-Katz法)以及饱和盐水浮聚法检查患者粪便,用任何一种方法查到蛔虫卵即可确诊。
粪便检查应注意以下3点:
①以上方法中,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低,用该法时,一份标本需连查3片。
饱和盐水浮聚法对受精蛔虫卵检出率较高,但未受精蛔虫卵在饱和盐水中不易漂浮,常造成漏检。
厚涂片法检出率高而且方法简便,是粪检蛔虫卵的首选方法。
但由于蛔虫卵尤其是未受精蛔虫卵在厚涂片法中发生形态变化,因此检查者必须熟悉蛔虫卵在一般方法中的常见形态和在厚涂片中形态变化特征,否则易造成漏检或误判。
受精蛔虫卵在厚涂片法中形态特征是不论卵壳外有无蛋白质膜层,均可见其卵壳厚,呈双线层,这是与钩虫卵及其他薄壳虫卵的重要区别。
未受精蛔虫卵在厚涂片法中形态变化较大,由于此法透明液作用,卵内所含油滴状屈光性颗粒消失,给辨认带来困难,易与血吸虫卵及其他大型吸虫卵相混淆,但常因外周锯齿状凸起的蛋白质膜,不易消失,故虫卵边缘不整齐,这是其他虫卵所没有的,如果透明时间过长,钩虫卵与其他薄壳虫卵、血吸虫卵及其他大型虫卵易变形甚至消失,而蛔虫卵则不易消失。
②未受精蛔虫卵可见于仅有雌虫感染者,也可见于两性感染者。
(二)其他检查
粪检阴性时并不能肯定体内无蛔虫寄生,如果肠内仅有雄虫寄生或雌虫未达成熟产卵阶段,粪便就查不到虫卵。
据统计约有3.4%~5%的蛔虫感染者仅有雄虫寄生,此时可试用驱虫方法或用X线诊断法。
(三)鉴别诊断
1.胆道蛔虫病易误诊为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等,其鉴别见表1。
2.蛔虫性肠梗阻易误诊为胆道蛔虫病、胆石症、急性阑尾炎和肠套叠,其鉴别见表1。
表1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与症状类似疾病的鉴别诊断
病名
疼痛
触诊
其他体征或病史
物理诊断
胆道蛔虫病
上腹部阵发性剧烈钻顶样痛,向右肩、腰背部放射,间歇期如常人
仅在剑突下或稍偏右有局限性轻度压痛点,无腹肌紧张
恶心、呕吐,有时吐出蛔虫,粪便中查到蛔虫体黄染或有环形压痕,是蛔虫曾钻入胆管的佐证
X线检查,可发现悬垂于十二指肠内虫段的阴影。
B超检查,可见双线回声(双光带)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突然发生呈刀割样剧烈腹痛,从上腹开始,很快扩散到全腹,呈持续性腹痛
全腹有压痛和反跳痛,腹肌紧张十分明显,如“木板样”强直
多发于饱食后。
肠鸣音一开始即消失。
有多年反复发作的胃痛史或溃疡病史。
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X线检查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
急性胆囊炎
持续性疼痛,剧烈程度不如胆道蛔虫病。
通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
右上腹肌紧张较明显,胆囊触痛征阳性
常起病在进油脂食后
B超可见胀大和充满积液的胆囊。
囊壁增厚,大部分病人可见胆囊结石影像
胆石症
阵发性腹痛,无“钻顶样”痛感,剧烈程度不如胆道蛔虫症,间歇期较长
腹肌紧张,多有胆囊触痛征
常起病在进油腻食后,患者年龄多在30岁以上,常出现黄疸
B超可见胆囊内有结石影
蛔虫性肠梗阻
脐周阵发性绞痛,疼痛可逐渐加剧,间歇时间短
无腹肌紧张。
脐部右侧常可触及可移动的团块或香肠形索状物,随肠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