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4567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B.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5.“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

A.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

D.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

6.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

“可预言:

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D.矛盾双方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7.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

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8.“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9.“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D.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0.“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11.列宁指出: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

这句话的含义是:

A.真理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

B.真理的形成不需要进行抽象的概括

C.真理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12.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

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

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

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13.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14.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D.人民当家作主

15.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A.实现了自我否定

B.发生了根本变化

C.仍无任何变化

D.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

1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

A.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B.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C.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

D.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17.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的出版

C.唯物史观的形成

D.私有制的消失

18.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A.革命性和斗争性

B.先进性和革命性

C.阶级性和先进性

D.先进性和科学性

19.“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20.“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

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2.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

3.从人们开始打制石器——制造并使用金属工具——制造铁器——机器使用——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生物技术的突破……这一进程说明: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历史性活动

C.实践是社会性活动

D.实践是能动的不断发展的活动

4.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凡是现存的都是必然要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事物都是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C.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

D.认为凡是合理的就一定存在,凡是存在就一定合理

5.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命题,其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6.下列格言和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A.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为山九仞,功于一篑

7.下列例子中表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是:

A.冰——水——汽

B.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像说

C.团结——批评——团结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自发的结合——近代唯物论辩证法的分裂——现代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自觉结合

8.“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才能变成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

9.下列各项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社会规律之间关系的有:

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规律

B.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改变社会规律

D.社会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人的活动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10.马克思本人对于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包括:

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并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B.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C.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D.说明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11.以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12.在资本主义现实中,剩余价值是采取各种转化形式出现的,它们有:

A.成本

B.工资

C.利润

D.利息

13.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

A.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B.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C.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D.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

14.剩余价值与利润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

A.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

C.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D.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1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

A.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

B.政治组织形式

C.选举制度

D.政党制度

16.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是:

A.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B.集中地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精华

C.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D.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17.垄断没有消除竞争是因为:

A.竞争是一切社会生产所共有的

B.竞争是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垄断并没有消灭商品经济

C.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D.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

18.微观规制的主要类型:

A.反托拉斯法

B.公共事业规制

C.知识产权规制

D.社会经济规制

1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C.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D.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20.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C.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三、辨析题(每题4分,共20分)

1.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3.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4.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对立物,因而垄断消灭了竞争。

5.社会主义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一种“反常现象”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材料1:

贝克莱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感觉,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康德提出:

“人为自然界立法”,笛卡尔说:

“我思故我在”,马赫认为:

“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尼采主张:

“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叔本华说:

“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波格丹诺夫认为:

“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杜威说:

“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