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历史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难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自由放任政策。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学好这课是理解这一单元的基础。
课文分三个子目,分别讲述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即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膨胀。
接着概括叙述这次危机的特点:
即波及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破坏巨大。
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然后叙述美国胡佛政府对待危机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得局势进一步恶化。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方法一】大家都知道上世纪末,日本、韩国等发生了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对亚洲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迄今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史中最为严重和最为深刻的危机是?
1929-1933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它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和社会体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学习有关这场危机的内容。
【方法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被很多美国人称为“繁荣年代”,当时处于总统柯立芝当政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称为“柯立芝繁荣”。
“柯立芝繁荣”时期,私人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美国三大支柱行业,一切显得富足而舒适。
很多美国人乐观地认为,自己的“美国梦”正在实现。
然而,到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却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短促的“繁荣”一夜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一派大萧条景象。
大街小巷中的美国人都在纳闷儿,“美国到底怎么了?
”“美国梦哪里去了?
”
为什么会爆发经济危机?
这次经济危机为什么如此严重?
这次经济危机造成怎样的影响?
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
1、“繁荣”:
又称“柯立芝繁荣”
(1)时间:
20世纪20年代;
(2)表现:
①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一战后,美国从战前欠外债30亿美元到战后外国欠美国130亿美元,并掌握世界黄金储备的40%,华尔街已成为继伦敦之后的另一个世界金融中心。
【合作探究】为什么20年代的美国经济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在战争中大发横财,一战后,美国从战前欠外债30亿美元到战后外国欠美国130亿美元,并掌握世界黄金储备的40%,华尔街已成为继伦敦之后的另一个世界金融中心。
第二,总体说来,20世纪初期的美国政府对经济活动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建议教师介绍20年代的总统胡佛及其统治理念。
第三,国内的技术革新和生产合理化运动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如技术革新和机器设备更新刺激生产发展;
由于很早确立了专利保护制度,美国的发明和创造空前活跃,与此同时,诸如泰勒制和福特生产线等“工业生产合理化”运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经济发展迅速。
此外,分期付款的销售模式刺激了消费市场的活跃。
2、虚假:
即危机的原因
(1)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直接原因:
供需矛盾即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①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却相对贫困;
②国民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③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更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
资本家被眼前的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
建议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学思之窗”的相关材料加以说明,同时可以引领学生思考教材相关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得出上述结论。
④股票等投机活动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建议教师利用教学参考资料与注释部分相关的材料加以说明。
据统计,在1929年,超过150万人在美国29家股票交易所拥有帐户。
在1.2亿人口中,接近0.3亿户家庭参与股市交易。
当年,一些股票价格是其实际收益的50倍。
本来,股票市场的繁荣只能依靠资本收益的提高,而现在股票本身却成了交易的形式,所以依靠投机支持的股票市场很快达到其能发展的极限而走向崩溃。
3、幻灭:
即危机的发生
1929年
(2)标志:
纽约股市狂跌、“黑色星期四”(10月24日)
(3)表现:
银行倒闭、企业破产;
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失业激增、生活骤降;
(农产品)价格下跌、收入锐减。
等
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1、特点:
(1)波及范围特别广:
从美国爆发的危机,迅速扩展到欧洲、加拿大、日本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演变为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
(2)持续时间相当长:
从1929年开始,达四年之久,直到1933年,美国等国才陆续走出危机阴影。
(3)破坏性特别巨大:
危机期间,56个国家先后宣布货币贬值,世界贸易萎缩,总额减少2/3。
各国工业生产大幅下降,与1929年相比,1932年德国工业生产下降40.2%,日本下降37.4%,意大利下降33.2%,法国下降31.9%,英国下降20%,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大约倒退了20年。
各国失业人数达到创纪录的水平,1933年德国失业人口高达800万,英国400万,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失业人口超过3000万。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
资本主义世界笼罩在空前绝望的情绪中,甚至有人哀叹:
“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2、影响:
(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据统计,1929~1932年美国全国各地罢工达2700次,参加罢工的人数超过了350万。
农村中的抗议浪潮也高涨起来,参加农民运动的约有200万人。
美国出现了全国性的社会危机。
在法国,左派也因大萧条的压力被迫下台,短期内,总理相继换人。
经济危机的到来使同时还要负担一战赔款的德国人民负担加重,德国中下层人民生活急剧恶化,强烈要求改变现状,希望得到国家强有力保护成为大多数德国人的愿望。
由于希特勒承诺解决人们的失业问题,所以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合法的总理,希特勒上台之后,在政治上取缔除法西斯党以外所有政党,加强法西斯独裁统治。
在经济上有计划地发展军事工业,使国民经济军事化。
备受经济危机打击的日本也走上了与德国类似的道路。
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青年军官发动兵变,加强了军部的势力,不久之后,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积极准备扩大其已在进行的侵略。
德国和日本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使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和亚洲策源地分别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
(3)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整个3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经济战。
1930年美国首先宣布提高关税,引起40个国家的报复行动,国际关税战愈演愈烈,1931~1932年,76国提高了关税。
1931年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令英镑贬值30%。
两年后美国也放弃金本位,使美元贬值50%。
经济危机期间,先后有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以争夺国际市场。
帝国主义国家在进行国际经济战的同时,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使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遭到沉重打击,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席卷世界的危机不但没有消除,世界局势反而开始紧张。
三、“自由放任"
政策的失败
1、美国胡佛总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2、“自由放任”政策的失
但胡佛还是被迫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实行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
他乐观地预计,危机只是暂时的,“繁荣就在眼前”。
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举国上下怨声载道,期盼出现新的强力政府,采取有效政策,迅速克服危机。
在美国历史上,很少有像胡佛那样受到老百姓讽刺、憎恶的总统。
用破铁罐、纸板和粗麻布搭起来的棚户叫做“胡佛村”,手里提着的装破烂的口袋叫做“胡佛袋”,乡下的贫民把破汽车前部锯掉,套上骨瘦如柴的骡子,叫做“胡佛车”,在公园长凳上躺着过夜的人用旧报纸裹身取暖,叫做“胡佛毯”,衣袋翻过来,一个钱也找不到,叫做“胡佛旗”,野兔被饥饿的农民抓来吃,叫做“胡佛猪”。
杂耍演员插科打诨说:
“什么?
生意好起来了吗,你的意思是说胡佛死了吧。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比较条理清楚,旨在说明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
备课时考虑将课文顺序进行一下调整,使学生能从较直观的危机的现象进入本课,较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来分析原因学生也就比较容易接受。
在分析原因时通过材料和课文的阅读,使学生自己通过思考逐步得出结论。
而关于胡佛政府的措施的讲述,及问题的提出则可让学生先进行预习,为下一课进入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做好准备。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也能使教学活动顺利流畅的进行。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20世纪20年代的分期付款方式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提示:
分期付款最初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当分期付款过度发展后,造成了经济“繁荣”的假象,为经济危机埋下重大隐患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参考答案:
根本原因:
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使国民贫富差距拉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特点:
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巨大。
影响:
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工抗议活动接连不断。
法西斯分子利用人们对现状的不满,加大了政治影响力。
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使各国家、各地区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图景?
表达了普通工人怎样的心境?
这首歌曲表达了大危机期间曾经为美国经济繁荣做过贡献的失业人员的悲观情绪,向人们展现出大危机期间美国高失业率的景象,反映了失业者渴望就业的诉求。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7课缓和与对抗的交替教案岳麓版选修3
中心内容:
“冷战”发展到美苏争霸的新阶段及到20C90年代初“冷战”格局的终结。
核心知识:
30多年的美苏争霸
课标要求:
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一、战后至50年代中期
1、特征:
两极格局形成,两大阵营对峙,殖民体系受冲击。
2、表现:
美苏两分世界,雅尔塔体系建立,美苏由战时的同盟转为对抗。
(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华约组织、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