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3练习单元检测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352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3练习单元检测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3练习单元检测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3练习单元检测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3练习单元检测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3练习单元检测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3练习单元检测1.docx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3练习单元检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3练习单元检测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3练习单元检测1.docx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练习单元检测1

第一单元单元检测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5·成都高二检测)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关于“百家争鸣”写道:

“惟其社会上有此种新集体之风起云涌,才能与当时正趋没落之贵族阶级接步代起……”其中“新集体”主要是指(  )

A.诸侯      B.卿

C.士D.商人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答案为C项。

答案:

C

2.(2015·辽宁高二期末)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其思想本质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这一本质是(  )

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等级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

解析:

“克己复礼”的含义是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西周之“礼”,也就是等级制度,孔子认为“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

孔子主张人与人要和谐相处,要遵循一定的社会准则,这种崇尚秩序的做法为统治者所重视。

主张“仁政”的是孟子,答案为B项。

答案:

B

3.(2015·北大附中高二期中考试)这是一位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前后的伟大思想家,他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

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  )

A.克己复礼B.仁者无敌

C.天人感应D.格物致知

解析:

由“公元前4世纪前后”“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可知,这位思想家是被尊称为“亚圣”的孟子。

A项是孔子的思想;C项是董仲舒的思想,D项是朱熹的思想。

故选B项。

答案:

B

4.(2015·东莞高二模拟)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道,“凡兼人者有三术:

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

……故曰: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这反映出荀子主张(  )

A.“以德服人”B.“性本恶”

C.“施仁政于民”D.“性本善”

解析:

由材料中的“以德兼人者王”可以看出,荀子强调君主治理国家的上策是“以德服人”,故A项正确。

材料讨论的是治国策略而非人性问题,B项错误;C、D两项则是孟子的思想。

答案:

A

5.(2015·西安一中高二期末考试)《韩非子》载: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由此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  )

A.人情关系B.伦理道德

C.法制建设D.礼乐秩序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韩非强调法律在治国方面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

答案:

C

*6.(2015·黄冈高二模拟)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孔子到孟子、荀子,他们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D.通过礼仪教化,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解析:

孔子、孟子、荀子在人性方面的主张不同,A项错误。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是孔子的主张,排除B项。

通过礼仪教化使小人变君子是荀子的思想,孔孟二人没有这样的主张,D项错误。

而通过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来建设理想社会是三人思想的共同点,故C项正确。

答案:

C

7.(2015·重庆市江北中学高二期中考试)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

A.道家的“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C.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实现“大一统”

解析: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大一统”的需求,故儒家思想被确立为统治思想。

答案:

D

8.(2015·江苏启东中学高二检测)董仲舒说: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的目的是(  )

A.以法治国B.禁止各家思想传播

C.独尊儒术D.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解析:

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可知,董仲舒通过谋求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

答案:

D

9.(2015·江门高二调研)《春秋繁露》记载: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董仲舒的哪一思想(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

C.“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

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

《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著作,他认为皇帝治理国家需要与天意相符,如果与天意不同,那么天下就会大乱,这体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对皇帝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答案:

C

10.秦始皇“坑儒”运用赤裸裸的暴力,而汉武帝“尊儒”则采用隐蔽的手段,实质上都表明统治者(  )

A.打击或扶植儒家思想

B.为选拔知识分子扫清障碍

C.打击思想领域内的敌对势力

D.加强君主专制和思想控制

解析:

无论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还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本质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和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

D

11.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汉代太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有(  )

①《诗》 ②《书》 ③《墨子》 ④《春秋》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

汉代太学教学的内容是儒家经典,没有墨家的思想,因此可排除③,答案选C项。

答案:

C

12.(2015·成都五校高二联考)有学者指出,儒家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

可见,该学者高度肯定儒家文化的(  )

A.民贵君轻观念B.“大一统”观念

C.“君权神授”观念D.“天人感应”观念

解析:

材料肯定了儒家文化对中国统一所起的巨大作用,这符合“大一统”观念。

答案:

B

13.古代某学者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后人赞之为:

“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

”此人应是(  )

A.孟子B.董仲舒

C.朱熹D.李贽

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白鹿洞书院”“传二程”等可判断此人应是朱熹。

答案:

C

14.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解析:

朱熹把理视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目的出发,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这里的“天理”是指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答案:

C

15.下列成为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依据的理学著作是(  )

解析: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答案为C项。

答案:

C

*16.(2015·龙岩高二质检)“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解析:

宋以来“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说明人的精神修养大大提高,这主要得益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和影响。

答案:

A

17.“僧问:

如何解脱?

禅师曰:

谁缚汝?

又问:

如何是净土?

禅师曰:

谁垢汝?

问:

如何是涅槃?

禅师曰:

谁将生死与汝?

”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

A.孟子B.董仲舒

C.朱熹D.王阳明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了心外无佛,心即是佛的观点,这与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思想相似。

答案:

D

18.(2015·广东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二联考)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这从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

A.圣人托梦B.内心自省

C.行万里路D.读万卷书

解析: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即每个人只需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即可,无需外求,从外部事物中“求理”是错误的。

即“求理”的途径是“内心自省”,故选B项。

其他三项均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符。

答案:

B

*19.(2015·北京石景山区高二期末测试)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扬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主张思想解放

D.揭露宋明道学家清心寡欲的虚伪主张

解析:

李贽“赞扬寡妇再嫁”是对理学贞节观的否定;赞扬武则天是对男尊女卑思想的否定;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和起义的农民是对封建统治秩序的挑战。

这一切都反映了李贽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答案:

B

20.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

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人们对皇帝敬仰的世俗宗教意识。

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而是企图用一个“明君”代替“暴君”。

开始对这种意识提出质疑的是(  )

A.董仲舒B.朱熹

C.黄宗羲D.李贽

解析:

题干材料旨在表述农民没有意识到君主专制的危害,只是寄希望于一个好皇帝来拯救众生。

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对“这种意识”提出质疑。

答案:

C

21.(2015·河南高二联考)《清史稿》对顾炎武评价道:

“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

凡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考正得失。

”这段材料的核心是(  )

A.顾炎武的学风是务实的

B.顾炎武强调做学问要经世致用

C.顾炎武反对专制统治

D.顾炎武关心百姓疾苦

解析: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敛华就实”“穷原究委,考正得失”可得出A项正确。

答案:

A

22.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物而已矣”“据器而道存”“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

他所说的“器”指的是(  )

A.客观存在的事物B.人们的感知器官

C.科学试验的仪器D.万物发展的规律

解析:

材料反映了王夫之的观点具有唯物主义色彩,所以这里的“器”指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答案:

A

23.对古代中国儒学发展演变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儒学

B.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神化皇权

C.王阳明以“天理”“人欲”之说为封建制度辩护

D.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提倡经世致用

解析:

C项中王阳明应为朱熹。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答案:

C

*24.(2015·山西大学附中高二月考)有学者认为: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材料所说的“异质”(  )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诉求是明末清初新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A项正确。

B项不能体现“异质”;C项说法不正确;当时中国并没有发生社会转型,D项错误。

答案:

A

25.(2015·成都铁中高二检测)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先哲曾留下睿智的言论。

下列人物与表中引文对应正确的是(  )

“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天下为主,君为客”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A.朱熹、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