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3476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

《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四地六校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

3.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4..下列观点符合儒家学派对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的是( )

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因桀亡”

5.西汉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解释发展而形成的新儒学,有利于国家巩固.专制统治,其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A.仁者爱人 

 

B.天人感应 

C.民贵君轻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顾炎武说: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ks5u

A.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B.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7.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演的小品《说事儿》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做人难!

做女人难……”请问这个“难”的深刻含义是()

A.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艰辛B.赶上经济危机,股票折损过重

C.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D.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

8.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

“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

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

A.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B.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C.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 D.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

9.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应该会持反对意见的是()

A.花木兰替父从军 .梁祝化蝶相随  C.商鞅变法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

10.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于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由此形成了( )

A.君主批判思想 B.经世致用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

11.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

“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王夫之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A.商品经济没有发展B.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发展得不够充分

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D.市民阶层尚未形成

12.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

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

“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

A.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    B.宋代发明了火药

C.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13.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

“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

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

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种艺术形式是(  )

A.书法艺术B.戏剧表演  C.舞蹈艺术 D.绘画艺术

14.下列四幅画中,明显属于明清时期文人画的是( )

15.徽班进京被称作是京剧诞生的开始,从目的上分析京剧产生的直接因素是( )

A.经济因素B.文化因素C.政治因素D.满足市民要求

16.请阅读下面的精美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②①④③B.①②③④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ks5u

17.“秉持公心,指谛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

”鲁迅先生评论的这部小说是( )

18.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

A.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B.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19.鲁迅先生曾说: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20.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

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魏源、洪仁玕B.洪仁玕、康有为C.孙中山、陈独秀D.康有为、孙中山

21.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

“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

A.陈独秀笔下的孔子B.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C.李贽笔下的孔子  D.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22.某处名胜古迹有这样一幅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

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对联中的“先行者”的遗愿是()

A.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平等B.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亡

C.思想启蒙,革新传统文化D.扶助农工,实现共产主义

23.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西救儒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至严复,到20世纪初出现西儒对立状态。

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  )

A.强国御辱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D.科学理性

24.“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D.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25.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著名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之父),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等,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存在下列哪种现象()

A.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不再居正统之位

B..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者绝对否定的偏向

C.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D.有利于文化普及繁荣,使语言和文字紧密统一,为民众接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

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三 朱熹: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王守仁: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什么?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在当时“未取得成功”的原因。

(4分)

(2)概括材料二中董仲舒的主要思想?

(2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

(2分)

(3)材料三中朱熹、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4)材料四作者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

(4分)对待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27.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

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9

7

8

材料二 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

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

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其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

材料三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

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

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

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

材料四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

立论,言必称三代;

著文,开篇子曰诗云;

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

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

(2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

中国四大发明对西欧社会转型起了什么作用?

(6分)

(3)根据材料四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

28、阅读以下材料:

(16分)

材料一李鸿章在派学生出洋的“应办事宜”中说:

“考查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

宣讲圣谕广州,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圃于异学。

”——陈旭麓

材料二康有为“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1)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