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详解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34348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7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部编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详解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部编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详解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部编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详解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部编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详解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详解Word下载.docx

《部编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详解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详解Word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详解Word下载.docx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古诗,通过理解诗意背诵、想象画面背诵、游戏背诵等方法背诵古诗。

3.借助图画,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呈现的画面,初步感受和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4.通过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中描绘的意境和蕴含的人生哲理。

明白想要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望远,感受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景物。

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揣摩诗歌的意境,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1.生字教学

本课生字“楼、依、尽、层、炉、烟、川”既要求会认读,也要求会书写。

在识字教学时,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针对性教学。

在拼音方面,“瀑、布”的韵母都是“u”,而声母分别是“p”和“b”,学生可能容易弄混,教师可以多示范、纠音。

“楼、层、瀑、布、炉、烟、川”这几个字,可以借助课文的插画或其他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将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如“川”是象形字,教学时可以出示甲骨文字形让学生对照识字,联想河水流动的画面;

理解“层”,可以数一数课文插图中的鹳雀楼有几层;

认识“炉”可以联想到生活中的“微波炉”“烤火炉”等,还可以将“炉”与“庐山”的“庐”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印象,巩固字形。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识字,还能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能力,拓展思维。

认识“遥”“近”“穷”这几个字,可以借助熟字来进行比较辨析,再组词识记。

书写生字时,注意引导学生先观察这些生字的结构特点。

“楼、依、炉、烟、挂”这几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还要特别注意笔画的穿插。

注意提醒“楼”左侧用来作偏旁的“木”和“炉”“烟”左侧用来作偏旁的“火”,都应将捺改为点。

“尽”“层”“炉”注意“尸”的写法要领。

“照、川、黄”要提醒学生易错的地方。

“照”下面四点排列均匀,呈上聚下散状;

“川”中间一竖略短;

“黄”中间部分是“由”,不要写成“田”。

2.诵读古诗

在识字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自己自由练习朗读这两首诗歌,体会诗歌的节拍和韵律;

然后再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学生模仿朗读,多次练习,教师重点指导读出古诗的节奏。

第一阶段先指导学生读好古诗的题目,出示诗题,用据义断音的方法指导学生判断《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的停顿,接着让学生练读古诗。

读《登鹳雀楼》可以采用“二/三”的节奏形式,读《望庐山瀑布》可以采用“二/二/三”的节奏形式,让学生在跟读模仿中,掌握五言诗和七言诗的基本读法和节奏。

3.理解诗意

在正确、连贯、有节奏地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可以采用渗透学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先让学生读懂诗歌的题目,就能大致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或主题。

然后教师再分行出示诗句或是结合文中插画,让学生说说诗中描绘的景物,如《望庐山瀑布》中的景物:

香炉峰、紫色烟雾、岩壁、瀑布等。

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通过交流,学生就可以大致了解诗意,并能根据诗意想象画面。

最后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说出“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进一步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1.教师准备与生字和课文有关的插画和图片。

2.学生收集有关鹳雀楼、庐山和诗人王之涣、李白的资料。

3.学生初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尝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生字词。

4.学生再读古诗,了解古诗的内容。

2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楼、依”等生字,会写“楼、依”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和背诵《登鹳雀楼》。

3.通过朗读和背诵,想象画面,理解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想要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望远,感受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板块一 图片导入,了解诗题

1.课件出示图片《登鹳雀楼》的课文插画。

2.谈话: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很喜欢画画,有的同学喜欢画小动物,有的同学喜欢画可爱的小玩偶,那还有的同学喜欢画风景画。

今天,老师在课前找到了这样一幅风景画,请大家按照由远到近的方法观察这幅画上画了哪些景物?

落日、远山、河流、帆船、近处的山、树木、山腰的房屋、山顶的楼屋……

3.联系生活谈话:

在了解了这幅图画的景物以后,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这幅画的人物,你现在在做什么呢?

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教师可以进行举例,帮助学生进行想象,发散思维:

我也许是船夫,正在打鱼;

我也许是游人,正准备爬到山上的最高处,欣赏远处的风景;

我也许是江边送别的人,在跟船上的人挥手告别,目送朋友远去)

4.过渡:

(边指图边讲解)在我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一天傍晚,他来到黄河边,看到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像个大红球,染红了天边,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

这位诗人觉得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但是他还不满足于眼前看到的风景,他还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是这位诗人,站在哪里能看到最高的风景呢?

(指名学生回答)

给出四个选项(要在课件图中标示出来或指示出来),分别是:

A.山脚下,黄河岸边。

B.山腰处,群屋旁边。

C.山顶的楼屋前。

D.山顶楼屋的最高一层。

5.提问:

同学们知道为什么站在山顶楼屋的最高一层能看得最远吗?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6.导入诗题: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这位大诗人王之涣就是想要看到远处的风景,他明白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

所以他就要登上山顶楼屋的最高一层,而刚好图中诗人所登的山顶的楼就叫作“鹳雀楼”。

诗人在登楼之时,看到楼外的景色,心有所感,所以写下了这首《登鹳雀楼》。

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这位大诗人一起去登一登鹳雀楼吧。

(板书:

登鹳雀楼)

7.教师简要介绍鹳雀楼,以及诗人登鹳雀楼的原因。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

始建于北周,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占河山之胜,据柳林之秀,在唐宋时期就被誉为中州大地的登高胜地。

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负盛名。

8.过渡:

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诗人王之涣的相关资料,哪位同学愿意给我们介绍一下呢?

9.教师进行补充介绍作者,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汉族,并州(山西太原)人。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他的诗虽只流传下六首,但这寥寥数首,确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

板块二 朗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

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3.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1)学生在不带拼音的情况下,再次诵读古诗,教师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2)看图识记“楼、层”:

①课件出示楼(如教学楼等)的图片。

②提问:

这是什么?

一共有几层?

并用这两个字说一句话。

(3)课件出示“依”“欲”的字形和拼音,利用整体认读音节“yiyu”,认读这两个字。

(4)运用熟字比较识记、组词识记“尽、穷”。

 

4.全班齐读古诗,教师对本课容易读错的字音进行指导。

尽:

读jì

n,四声,前鼻音,不要读成jì

ng。

欲:

读yù

,四声,不要读成yù

n。

穷:

读qió

ng二声,后鼻音,不要读成qó

层:

读cé

ng,二声,平舌,后鼻音,不要读成ché

5.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生字的结构特点和笔画,教师示范写生字,同步对书写进行指导,强调书写笔顺的正确。

楼: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偏旁“木”的最后一笔捺变为点。

依: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衣”撇笔从横笔中部起笔,撇至“亻”侧。

上宽下窄,“尺”罩住下方两点,撇捺要舒展。

黄:

上部扁、宽,中下部长、窄,中部是“由”,不能写成“田”。

“尸”从上、左包围“云”。

6.一起来读: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教师重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并让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感受古诗诵读的节奏。

对于五言律诗,我们通常采用“二/三”的节奏停顿。

(课件出示古诗,并标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学生反复诵读,小组互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声情并茂地诵读古诗,把掌声送给读得最好的同学。

同学们,在熟读了这首古诗之后,我们知道了这是诗人在登鹳雀楼时,看到远处的风景,有感而发所作,那么他究竟看到了哪些景物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吧。

板块三 想象画面,了解诗意

1.巧借生字,想象画面。

(1)课件出示诗句。

句段: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交流在这句诗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白日、山、黄河、海

(3)让学生想象夕阳的样子,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白日”的意思。

“白日”在诗中指的是傍晚落山时的太阳。

(4)借助生字“依、尽”,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

①出示“依”相关图片:

人与穿着的衣服紧紧贴在一起。

和“依”有关的词语通常表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亲密的感情。

你看,他们挨得多紧密啊!

(依靠、依偎)。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白日依山”——落日紧紧地靠着群山。

②出示“尽”相关图片:

太阳依靠着山怎么样了?

从哪一个字体现出来的?

(尽)引导学生想象画面——随着太阳渐渐下降,会被群山遮挡,慢慢地消失不见。

理解这里的“尽”就是消失、完的意思。

③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这句话的景象完整地说出来:

傍晚的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落下去。

(5)迁移运用,让学生照着同样的方法,理解“黄河入海流”。

①教师出示黄河入海的相关图片。

②指名学生描述“黄河入海流”所描绘的画面,教师进行指导。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腾而去)

(6)教师结合诗中的画面对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