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中考复习化学6第六单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3244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中考复习化学6第六单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解析版中考复习化学6第六单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解析版中考复习化学6第六单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解析版中考复习化学6第六单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解析版中考复习化学6第六单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析版中考复习化学6第六单元Word格式.docx

《解析版中考复习化学6第六单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中考复习化学6第六单元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版中考复习化学6第六单元Word格式.docx

金刚石(C)

石墨(C)

C60

外观

模型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

深灰色、不透明、细磷片状固体,有金属光泽,有滑腻感

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其微晶体粉末呈黄色

结构

硬度

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很软

导电性

几乎不导电

良好

用途

加工成钻石、裁玻璃、切割大理石、钻探机钻头等

制铅笔芯、石墨电极、石墨电刷等

应用于超导、催化、材料、医学及生物等领域

【备考提示】

(1)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能力。

可用来吸附色素和异味。

(2)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强。

常用于水的净化、防毒面具、制糖工业脱色制白糖。

(2013·

云南普洱)

(2)白糖和红糖主要成分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将红糖脱色为白糖。

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稳定性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所以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长时间保存而不变色。

可燃性

 充分燃烧(氧气充足):

C+O2CO2

不充分燃烧(氧气不充足):

2C+O22CO

还原性

碳与CuO反应:

C+2CuO2Cu+CO2↑

碳与Fe2O3反应:

3C+2Fe2O34Fe+3CO2↑

碳在高温下与CO2反应:

C+CO22CO

注意:

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1.CO2与CO的物理性质

CO2

CO

色、味、态

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

密度比空气大

密度比空气略小

溶解性

能溶于水

难溶于水

2.CO2与CO的化学性质(高频考点)

(1)CO2化学性质

①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如图实验说明: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②与水反应

CO2能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

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做如下实验:

序号

烘干Ⅳ中的花

现象

纸花由紫变红

纸花不变色

纸花由红变紫

分析

醋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水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O2石蕊溶液变红

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

③与碱反应

A.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用该反应检验CO2。

B.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④CO2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因此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

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之前,应先做灯火实验

(2)CO的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CO燃烧时火焰呈蓝色,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

②还原性

CO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CuOCu+CO2。

③毒性

CO有剧毒,它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

(1)CO2和CO由于分子构成的不同,使得它们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2)防止煤气中毒可采取的措施有安装排气良好的烟囱并注意室内通风,有人说在煤炉旁放上一大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这种说法不对,因为煤气难溶于水。

(3)C、CO、CO2之间的转化关系:

化学方程式:

①C+O2CO2;

②2C+O22CO;

③CO2+C2CO;

④2CO+O22CO2。

3.CO2与CO的用途

(1)CO2的用途

(2)CO的用途

①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气体燃料;

②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4.CO2与CO的鉴别与除杂

(1)两种气体的鉴别方法:

方法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变浑浊

无现象

点燃

不燃烧

可燃

通入石蕊溶液中

溶液变红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黑色固体变红

(2)两种气体互为杂质时的除杂方法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CO2(CO)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CO(CO2)

 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

 通过足量灼热的碳粉

二氧化碳的制取

1.二氧化碳的工业制取

工业上常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CO2,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高频考点)(见实验解读栏目)

温室效应与“低碳”生活

1.自然界中CO2的循环

2.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的危害:

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

(2)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产生的原因

防治措施

人类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

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人类的乱砍滥伐,使森林遭到破坏,能够消耗大量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减少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3.“低碳”生活

(1)“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尽力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2)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等。

如骑自行上班、提倡纸张双面使用、使用清洁能源等。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CO2在自然界不断循环,是氧气的间接来源。

实验解读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1.反应原理: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

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实验装置:

(1)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应选择液体和固体反应不加热型(如图所示)。

(2)收集装置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选择该方法收集的原因是CO2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3.操作步骤:

①连接仪器;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加入药品;

④收集气体。

4.验满的方法: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5.检验方法:

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6.干燥方法:

通常使用浓硫酸对CO2进行干燥,不能使用NaOH、碱石灰进行干燥。

【易错警示】选择药品注意事项:

(1)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制得的气体不纯,生成的CO2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2)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或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

(3)不能用碳酸钠等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它们与稀盐酸反应速率过快,不易控制。

例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3条)。

(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

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右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

气体→()→()→()→()→F。

(4)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向下(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

若用右图所示J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

【解析】

(1)实验室制取CO2采用固体与液体不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组装该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仪器ABCD。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可能由于气体发生装置漏气;

药品的用量太少;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下端没有伸入到液面以下等原因造成气体收集不满。

(3)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时,应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气体,再通入浓硫酸除去水蒸气。

仪器连接顺序为c→d→a→b。

(4)氢气的密度小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采用J装置收集气体时,氢气应从短管进入,将空气从长管排出。

【答案】

(1)ABCDCaCO3+2HCl=

CaCl2+H2O+CO2↑_

(2)装置漏气;

__药品量不足(稀盐酸或石灰石不足)_;

__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伸入液面下等(3)cdab(4)考法探究

考法突破:

对碳的单质的考查主要涉及碳单质的组成、几种碳单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活性炭的吸附性、化学性质和用途,利用碳单质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云南红河)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如图所示)。

关于C60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它是一种单质

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解析】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不是化合物,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

60=720。

【答案】A

云南大理八地)

(1)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认识,正确的是

C。

A.这三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三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三种物质都能导电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常涉及的考查点有

1.对二氧化碳的考查,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如干冰用作制冷剂、常用来人工降雨,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溶于水溶液显酸性等。

应联系生活实例记忆二氧化碳的性质,将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网络化。

CO2本身没有酸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2.对一氧化碳的考查主要是毒性和还原性。

如CO易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有毒;

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3.考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和性质对比及性质差异的原因。

4.考查两种气体的鉴别与除杂。

试题形式为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与探究。

此部分考查时涉及化学方程式较多,书写时应注意配平、标注反应条件等。

2(2013·

云南普洱)关于CO和C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B.CO能燃烧、具有毒性和还原性

C.CO2不供给人呼吸的性质和CO的毒性都会致人死亡

D.CO和CO2性质和用途的较大差异,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元素的种类不同

【解析】CO2和水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CO具有可燃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