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精要06级Word下载.docx
《医学微生物学精要06级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精要06级Word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荚膜的功能抗吞噬
粘附作用
抗有害物质的损伤
消灭芽孢最可靠方法为高压蒸气灭菌
常用的细菌生化反应
对糖的发酵对蛋白质的发酵
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
甲基红试验H2S试验
VP试验
内毒素(LPS):
G-菌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
外毒素:
G+菌和少数G-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出来的有毒性作用的蛋白质.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培养
营养物质:
水、无机盐、蛋白胨、糖、生长因子
pH:
大多数细菌pH7.0~7.6(霍乱弧菌、结核杆菌例外)
温度:
病原菌多为37℃
气体环境:
氧气、二氧化碳
渗透压
病毒:
体积最微小,结构最简单,只含有一种类型核酸(DNA或RNA),只能在活的易感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的结构1.核心(RNA/DNA)病毒复制、遗传、变异提供遗传信息
2.衣壳衣壳←壳粒(形态亚单位)←多肽(化学/结构亚单位)
3种对称形式
功能:
具有抗原性;
保护病毒核酸;
吸附宿主细胞
3.包膜维护结构完整性、辅助感染、鉴定分型被膜
病毒的增殖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过程:
吸附
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穿入
脱壳
生物合成
组装
成熟和释放
复制周期概念:
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开始,经过基因组复制,到最后释放出子代病毒来。
真菌概念:
是一大类具有细胞壁和典型细胞核,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分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繁殖方式:
1、芽生2、裂殖3、萌管4、隔殖
真菌的培养----沙保弱培养基
三
感染:
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过程,是微生物与宿主
在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多层面相互作用的生物学现象。
细菌的致病机制
病原菌毒力因子(致病物质)
侵袭力:
病原菌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等免疫防御机制,进入机体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荚膜、黏附素
侵袭性物质
毒素:
损害宿主组织、器官并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大分子成分。
外毒素:
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并释放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
内毒素: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菌体死亡崩解后才释放出来。
外毒素的性质蛋白质:
A-B毒素
毒性强,且具有选择性
对理化因素不稳定,一般不耐热
抗原性强抗毒素、类毒素
种类:
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
内毒素的性质仅存在于G-菌;
化学性质为LPS,理化性质稳定,耐热;
毒性作用相对较弱,无选择性;
抗原性较弱,不能脱毒成类毒素。
细菌感染的来源
外源性感染:
病原菌来源于宿主体外。
病人、带菌者(重要传染源)、恢复期传染病患者(仍排菌)、携带有某些致病菌的健
康人(隐性感染者)、病畜和带菌动物-----人畜共患病
内源性感染:
病原菌来源于宿主体内或体表。
大多为正常菌群、某些曾感染过而潜伏下来的致病菌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
当入侵病原菌的毒力较弱,数量较少,同时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正常或相对较强
时,细菌感染没有对机体造成较大的损害,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
特点:
维持机体免疫力
重要传染源
全身性细菌感染
毒血症:
致病菌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液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损
害特定的组织器官,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
例如白喉、破伤风等。
脓毒血症:
化脓性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机体其他组织或器
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血症,常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和肾脓肿等。
内毒素血症:
G-菌感染宿主,血液中出现内毒素引起的症状。
G-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释放大量内毒素;
局部病灶内大量G-菌死
亡,释放内毒素入血所致。
败血症:
致病菌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内毒素或外毒素),引起
全身性中毒症状。
菌血症:
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液,在血液中极少量生繁殖,而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液循环
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再进行繁殖而致病。
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1、杀细胞效应
2、稳定感染状态
3、包涵体形成某些病毒感染的细胞中出现的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
位置、形状、染色性---鉴别
本质病毒颗粒的聚集物
病毒增殖留下的痕迹
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反应物
4、细胞调亡
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DNA病毒、反转录病毒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
病原体在人群中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以及从动物到人的传播。
途径:
与细菌相似
垂直传播:
病原体从亲代到子代的传播。
胎盘、产道、哺乳、微生物基因经生殖细胞先天性感染
微生物经胎盘感染宫内的胚胎或胎儿以及经生殖细胞的微生物基因遗传。
后果:
死胎、流产、先天畸
五
细菌的变异现象形态结构的变异
抗原性变异
菌落变异
毒力变异
耐药性变异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可通过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和原生质体融合等方式进
第6章 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
正常存在于人体外表和同外界相通的眼结膜、口腔、鼻咽、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腔
道中,对人体无害而有益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
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生物拮抗
营养作用
免疫作用
抗衰老作用
抗肿瘤作用
微生态平衡:
指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生态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生理性组合的动态平衡
微生态失调:
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之间的平衡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被破坏,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
病理性组合状态。
主要原因:
使用抗生素----敏感菌抑制,耐药菌大量繁殖---二重感染/重叠感染I、II、III度菌群失调
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
易位,侵入性诊疗操作
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免疫抑制剂、激素、细胞毒药物的使用及射线等
机会性感染:
正常菌群在免疫功能低下、寄居部位的改变或菌群失调等特定条件下引起的感染
机会性致病菌的主要特点:
1、毒力弱或无明显毒力
2、常为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
3、新的机会性致病菌不断出现
医院感染的分类---按微生物来源:
内源性医院感染:
自身的正常菌群转变为机会性致病菌
外源性医院感染/交叉感染:
其他患者或携带者(人或动物),或周围环境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消毒灭菌;
隔离预防;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第7章消毒与灭菌
消毒:
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
用以消毒的药品
称为消毒剂。
灭菌: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
非病原微生物。
抑菌:
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长繁殖。
常用的抑菌剂为各种抗生素。
防腐:
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细菌一般不死亡。
无菌:
不存在活菌,多是灭菌的结果。
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
热力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焚烧:
废弃物、尸体
灼烧:
接种环、试管口
干烤(160~170℃,2h)玻璃器皿
红外线(0.7~1000um波长的电磁波)医疗器械
湿热灭菌法—巴氏消毒法:
61.6-62.8℃30min或71.7℃15-30s,主要用于牛乳消毒。
—高压蒸汽灭菌法:
压力—103.4KPa(1.05Kg/cm2)
温度—121.3℃
时间—15-20min
效果—杀灭包括芽孢在内所有微生物
应用—所有耐高温、高压、耐湿的物品
湿热灭菌法与干热灭菌法效果比较
结论—同样温度下,湿热比干热灭菌效果好
原因:
—蛋白含水量多时易凝固变性
—湿热穿透力比干热大
—湿热的蒸汽具有潜热
干燥低温抑菌法:
冷冻真空干燥法是目前保存菌种最好的方法
第8章病原学诊断与防治
诊断细菌学诊断——检测病原菌及其抗原,产物或核酸
血清学诊断——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病毒的分离
动物接种:
选择易感动物及适宜接种部位,观察发病情况
鸡胚培养:
不同病毒选择不同接种部位(绒毛尿囊膜,尿囊腔,羊膜腔,卵黄囊),分离流感病毒最常用。
细胞培养:
分离病毒最常用的方法
(1)原代细胞—来源于动物、鸡胚、人胚组织细胞,对多种病毒敏感,但只能传2-3代。
(2)二倍体细胞—在体外分裂50-100代后仍保持2倍体染色体数目的单层细胞,可用于病毒分离和疫苗生产。
(3)传代细胞—能在体外无限传代的细胞,多由癌细胞或二倍体细胞突变而来,不能用于疫苗生产。
病毒在培养细胞中增殖的指标
细胞的变化
细胞病变效应:
即某些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的特有的细胞病变(细胞变圆、聚集、坏死、溶解、脱落等)
细胞融合:
形成多巨核细胞
包涵体:
某些病毒在培养细胞胞浆或核内形成的嗜酸或嗜碱性的团块状结构。
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用已知病毒抗原检测病人血清中相应抗体以诊断病毒性疾病。
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凝胶免疫扩散试验
人工主动免疫:
将疫苗(vaccine)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主动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
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
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剂:
1、疫苗(死疫苗、活疫苗)2、类毒素
人工被动免疫:
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纯化免疫球蛋白或细胞因子等免疫制剂,使机体立即
获得特异性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作用作用发挥迅速,但这些免疫物质不是病人自己产生,
故维持时间短,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
两种人工免疫的比较
区别要点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免疫物质抗原抗体或细胞因子等
接种次数1-3次1次
免疫出现时间慢(注射后2-4W)快(注射后立刻出现)
免疫维持时间长(数月~数年)短(2-3W)
用途多用于预防多用于治疗或应急预防
第9章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耐药性是指细菌对药物所具有的相对抵抗性。
耐药性的程度以该药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表示。
药物的治疗浓度>最小抑菌浓度敏感
药物的治疗浓度<最小抑菌浓度耐药
细菌耐药性的分类:
从遗传学的角度,细菌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
固有耐药性概念:
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的天然耐药性
获得耐药性概念:
正常情况下,敏感的细菌中出现了对抗菌药物有耐药性的菌株。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钝化酶的产生;
药物作用的靶位发生改变;
胞壁通透性的改变和主动外排机制;
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
第10章化脓性细菌
第一节葡萄球菌属
生物学主要性状
形态染色:
单个菌体呈球形,呈葡萄串状排列,G+菌,无鞭毛,无芽孢;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