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138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

执教时间年11月16日星期二版本北师大出版社学科品德与社会册数四年级上册单元第三单元

课 题 主题一从家乡看祖国

课 时

教学目标一课时

1、 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 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3、 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教学难点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教学准备调查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家乡名称的来历,也了解了家乡的水的故事……除了以前大家了解到的家乡的情况,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究吧。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历史人物、风土人情……。

(如1、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

我们家乡有哪些名人?

2、东山的传说是真的吗?

3、为什么我们的皮衣世界闻名?

4、我们家乡能成为闻名的旅游区吗?

)二、 教师组织小组进行讨论。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都非常想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风土人情及家乡发展的现状。

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想知道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完成这一任务呢?

在完成这一任务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

如何获得有用的资料呢?

2、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分别确定好小组长和记录员,分别是组织讨论和记录讲座的内容。

教师进行巡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个别指导。

三、 进行全班交流。

1、各小组由推选出来的组员代表自己小组介绍讨论的结果,教师黑板上做必要的记录。

(板书:

参观、访问、调查、制定、设计调查内容……)

2、阅读教科书上第54——57页的课文及图画,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方法有利于收集各种有用的资料。

四、 尝试:

制定一份“调查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

1、 如果要去调查我们广州的六榕寺,那么,我们主要调查哪些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调查时间、地点、建造年代……。

2、出示教师设计的表格:

3、学生提意见:

表格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还可作什么修改?

五、 教师小结。

建议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去参加一个调查活动。

根据居住地的远近,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调查地点,设计好调查的表格进行调查。

1、导入

我们的家乡大庆市有哪些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

在这次调查活动中,你去了哪些地方?

访问了哪些人?

查阅了哪些资料?

在调查中有哪些感受?

阅读教科书上第58页的课文,把调查结果引导到“家乡人的智慧”这一主题上来。

2、家乡的生活用品。

“在这次调查活动中,同学们都付出了很在的努力。

下面,请各组把你们的调查

(1)、小组探究。

A、小组交流调查到的“体现家乡人智慧的产业”方面的。

(小组交流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

把自己的调查情况在小组中展示出来。

B、 讨论以什么方式向全班汇报,汇报形式要有自己小组的特色。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结果用你们组喜欢的方式向大家汇报出来。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将评议的落脚点放在家乡人勤劳、智慧、创造这一主题上来。

如果有些学生带来了某些日常的生活用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明用途,在哪些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这一创造发明能否运用于现代生产中。

3、家乡的名人。

阅读教科书上第59页的课文,并引导:

在课文中我们了解到,在乐乐的家乡的历史上出过有名的中医大夫华佗,他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针灸和麻沸散。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家乡的历史上出现过哪些名人呢?

(1)比赛,通过介绍家乡的名人。

讲完一个名人允许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2)填写家乡的名人简历。

(填在课本上)

(3)集体讨论如何出版一册“家乡名人录”。

4、谈感想。

今天,我们对家乡人为家乡发展和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谈一谈对此有什么感想;面对这么多伟大的人物,你自己又有什么打算?

一、 活动导入:

1、阅读并欣赏教科书60—63页的照片和课文。

了解传统的陶瓷生产和现代工业中的陶瓷生产。

2、分组讨论:

结合课文和自己收集的资料,讨论以前家乡传统工业的生产状况和现代企业生产有哪些区别?

小组长在讨论时做好记录。

二、 全班交流。

1、 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

2、 教师归纳板书:

以前:

生产技术落后

主要靠人力

产量底

现在:

生产技术先进

三、 写写感想。

主要靠机器

产量高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从“传统”到“进步”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一发展的过程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思考,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呢?

请你写下来。

四、 小结延伸。

现在企业的产量虽然提高了,但也有新的问题出现,课后可以继续调查。

(一) 激情导入

1、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勤劳善良的古代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化瑰宝。

(板书 文化瑰宝)

2、 你知道“文化瑰宝”吗?

说一说。

(理解含义: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留给后人

的特别珍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二) 欣赏文化瑰宝,感受艺术魅力。

1、 阅读课文,用一句话赞赞图片上的内容。

可以是课文上的句子,也可以是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

(板书来自不同家乡的)

2、 交流

课前你找到了哪些文化遗产的图片?

展示自己的图片,并向同学介绍介绍。

合作学习,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然后各小组推荐一人或几人合作向全班交流,介绍自己组上了解到的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3、观看大庆风光录像片。

4、畅谈感受。

看了介绍后,你有什么想法?

请你说一说。

5、 同学们,我们广东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什么文化瑰宝?

资料一 中国长城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

里长城。

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

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

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新课标第一网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布达拉宫始

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

在拉萨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建造了999间房屋的宫宇--布达拉宫。

宫堡依山而建,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

被誉为高原圣殿。

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长长的栈道将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连,洞窟的四壁尽是与佛教有关的壁画和彩塑,肃穆端庄的佛影,飘舞灵动的飞天……庄严神秘,令人屏声敛息。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

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

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板书设计主题一从家乡看祖国

历史人物、风土人情……

教后随记学生知道了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执教时间年11月23日星期二版本北师大出版社学科品德与社会册数四年级上册单元第三单元

课 题 主题二扎根在家乡的传统课 时

教学目标一课时

1、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特点。

2、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情况的关系。

3、深化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情况的关系。

教学准备1、搜集一些反映自己家乡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戏剧、音乐舞蹈的录象、录音资料。

学生向家长了解一些地方戏曲及民歌。

2、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家乡和其他地方的传统手工艺品。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为家乡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深感骄傲。

那么,你是否了解家乡的民间音乐呢?

它可是我们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的体现,也是最能反映家乡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状况的。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乡音乡情。

二、欣赏民间音乐

1、教师播放不同地区的民歌与舞蹈:

广东的粤剧,浙江的《采茶舞曲》、安徽的《凤阳花鼓》、苗族的《苗岭的早晨》、陕北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山东的《谁不说俺家乡好》、江苏的《茉莉花》。

2、 学生欣赏并说说对不同音乐的感受。

3、学生说说刚才听到的美妙的乐曲中有哪些乐器在演奏?

教师出示唢呐、马头琴、二胡等部分民间乐器的图片,并适当加以介绍。

4、说说哪一段音乐是自己家乡的民歌,其他的又是哪些地方的?

5、欣赏不同地区的戏曲:

浙江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东北的二人转。

6、教师小结:

民间音乐是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的真实反映,

1、 能体现家乡的

风土人情和生活状况。

三、欣赏民间工艺品

1、由于每个地方的生活状况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各个地方的手工艺品也是各种各样的。

学生说说家乡海宁的手工艺品并实物出示。

2、我们每到一个地方旅游都会带回一些当地有特色的工艺品。

学生在实物

投影仪上展示各地工艺品,说出其名称、样子、制作和制作方法。

(泥人、布贴画、麦秸画、刺绣、彝族香袋等)

3、 教师出示根雕、葫芦雕刻等民间工艺品的图片,简单介绍其制作过程。

加深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激发其热爱之情。

4、教师小结:

这些民间工艺品体现了当地人们的智慧,也发展了当地的经济。

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哪!

四、制作手工艺品

1、大家欣赏了这么多精致的手工艺品,想不想试着自己动手做一个呢?

2、仿照同学们介绍的制作过程,小组合作制作一件喜爱的手工艺品。

3、展示学生的作品,大家欣赏、评价。

教师分别授于“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巧手奖”等称号,以示鼓励。

五、

1、说说学了今天的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

板书设计主题二扎根在家乡的传统乡音乡情

教后随记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特点。

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情况的关系。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执教时间11月30日 星期二

版 本 北师大出版社学 科 品德与社会册 数 四年级上册单 元 第三单元

课 题 主题三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课 时

教学目标一课时

1、能够初步区分社会生活中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

2、了解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对社会文明和发展造成的危害。

3、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拒绝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4、热爱家乡,热爱勤劳智慧的家乡人

5、关心家乡建设,萌发为家乡的明天而好好学习的情感

6、了解家乡人是怎样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建设美好的家乡的

7、了解家乡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和美好前景教学重点热爱家乡,热爱勤劳智慧的家乡人

教学难点了解家乡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和美好前景

教学准备学生利用休息时间,从各种媒体宣传中,搜集一些典型的陋习事例。

搜集家乡的历史名人的图片资料;第二小组采访城建局相关人士,搜集家乡不同时期的图片录像资料,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第三小组走访为家乡的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家,了解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