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钟摆教学反思(共7篇)Word文档格式.doc
《做一个钟摆教学反思(共7篇)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一个钟摆教学反思(共7篇)Word文档格式.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于是,有的学生提出跟摆锤的长度有关。
真的与摆锤长度有关吗?
假设真的与摆锤长度有关,那——(我出示一个摆锤为10cm的摆)学生接着说,应该摆的更快。
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呢?
和学生一起检验后发现确实如此,也由此得出,摆的摆动快慢虽然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但与摆锤的长度有关,摆锤短,摆的快,摆锤长,摆的慢。
(附实验数据记录)
2、真的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吗?
如果在30cm长的摆锤上固定两块圆形磁铁,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会发生变化吗?
按理说,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所以摆的摆动快慢应该不会发生变化,可学生有了第一个实验经历后,变得聪明了,他们没有轻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小声讨论后竟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摆的摆动快慢会发生变化。
这明显是在否定前一节课的实验结论,可以想像,学生嘴上虽这么说,但内心是忐忑不定的。
我则追问道,既然你们认为摆的摆动快慢会发生变化,那是变快还是变慢呢?
有的说变快,有的说变慢,学生因猜测不统一,而要求用实验验证。
我没有立即提供材料回应学生的实验请求,而是继续追问道,那该如何做这个实验?
该怎样进行实验呢?
学生在沉思和小声讨论中,设计出了可行的实验方案,和学生一起进行了实验,发现加上圆形磁铁后变慢了。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现在改变了摆锤重量为何摆动的快慢也发生了变化?
再一次置学生于欲罢不能的情境中。
学生虽想解释,但不知如何解释;
心里似乎明白其原因,但嘴上不知如何表达。
3、真的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吗?
在摆锤的底部(30cm处)夹上圆形磁铁会使摆速变慢,如果把圆形磁铁夹在摆锤的中部和上部,即20cm处、10cm处,摆动快慢会发生变化吗?
会发生变化。
学生毫不迟疑地答道。
请问摆锤的重量改变吗?
没有。
既然摆锤的重量没有改变,那为什么摆动快慢会发生改变呢?
是呀!
摆锤重量没有变,应该摆动快慢也不会变呀!
再一次置学生于摇摆不定的情境中。
学生只好向我投来求助的眼神,我则慢慢地说道,还是用事实,用数据来说话吧!
请同学们说说我们该如何进行这个实验。
因为有了上一个实验,学生很快设计出实验方案,并用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发现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即摆动快慢与圆形磁铁固定的位置有关,即位置高,摆的快,位置低,摆的慢。
4、真的与摆锤重量无关吗?
实验证明摆动快慢虽然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但与摆锤的长度、与摆锤上重物固定位置有关。
实际上,钟摆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在试教中,还遇到了制作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所带来的烦恼。
我在课前试制过,光光摆绳的长度就得有近100cm长,说出来也许你会笑,如果学生相对来说矮一点,将和他差不多一般高。
怎么办?
也许你会说,改一下不就是吗!
按理说确是如此,但问题就在后面一课——“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将要用到这个每分钟摆30次的摆。
当时,我的脑子就是转不过来,老是想着既然教材前后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不管怎么说,活动也得保留,导致在试教中,最后都卡在这个环节上。
无奈中,我只得提前把线的长度控制好,学生的任务仅是组装,速度倒是快了不少,但思维的含金量也随之降低,应有的教学价值也消失殆尽。
就在我欲罢不能、犹豫不决中,教研员非常坚定的一句话,让我矛塞顿开,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制作每分钟摆60的摆,而把制作每分钟摆30次的摆带回家。
对呀!
我不是在创建品牌型学科活动——家庭实验总动员吗?
何不把它当作家庭制作活动呢!
【反思】
“真的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吗?
”连续四次对学生的追问、拷问,逼迫学生的对此予以深入的思考,在思考中,对原先建构起来的科学概念进行一次次地否定,在否定加深对摆的认识。
无疑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是成功的,如果要问教学活动的成功源自于什么?
创新。
一、创新在问题情境的设置
按理说,摆锤长短不同的两个摆,摆动快慢应该一样,事实上两个摆的摆动快慢是不同的,即摆锤长,摆的慢,摆锤短,摆的快。
这是第一次在对学生原有建构的否定。
按理说,在摆锤上固定圆形磁铁,摆动的快慢也不会发生变化,事实上摆动的快慢发生了变化。
这是第二次对学生原有建构的否定。
按理说,把圆形磁铁固定在摆锤的不同位置上,摆锤重量没有改变,摆动的快慢更不会变化,事实上摆动快慢还是发生了变化。
这是第三次对学生原有建构的否定。
三个看似前后有着矛盾的实验,实是活动在深度上的提升,在思维上的推进,由此所出现奇妙的结果,对学生产生的吸引力是可想而知的,这不,学生完全被吸引住了,他们屏气凝神地注视着摆。
试想,如果实验的魅力不够,是不可能有如此动人情境的。
这就是科学的真,这就是科学的美,这就是科学因神奇而产生的魅力。
学生在兴奋、激动之余,不少同学试图解释为什么?
其实,这是由于摆长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之于摆长指的是什么?
应该怎样确定摆长?
以及摆长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我没有告诉学生,而是留待他们到中学里再观察再研究!
不满你说,这也是我在试教中一直考虑的,学生对摆的探究应该达到怎样的深度?
教学实践证明,如此处量恰到好处。
二、创新在实验材料的选取
按理说,教材已经用插图的形式告之教师,实验材料应该选用木条和金属圆片,可事实上木条和金属圆片不是很理想的实验材料。
一是木条重量轻,受空气阻力相对较大,对摆的影响也较大;
二是金属圆片很难固定在木条上。
真有点像踏破天涯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学校总务处发现了钢锯条,并用它代替木条。
实验表明,钢锯条较教材中提示的木条和塑料棒更具结构。
一是钢锯条摆动时受空气阻力的影响相对较小;
二是钢锯条刚好三十cm的长度,凑巧地符合对摆锤探究的需要;
三是钢锯条两端的小洞可以用来绑摆绳;
四是钢锯条能让圆形磁铁牢牢地吸住。
俗话说,成功缘于细节,一些看似很不经意的处理,往往成为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
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科学教师尤其需要如此意识。
就如本课中,把木条换成钢锯条,把自带钟表换成共享的石英表,以及在实验数据选取上?
?
看似一个个小细节,但就是这些富有创意的小细节,似把一颗颗小珍珠串成出彩的项链。
三、创新在教材内容的处理
按理说,教材中设置的教学活动是不能轻意改变的,因为这有着它存在的理由,有着它所要呈显的教学价值,更是承载着教材编写专家的良苦用心。
可事实上,科学教师不应持有如此想法,否则只能出现“死
抱教材,念死经”的怪状,从而使得原本有着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变得黯然失色,毫无生机。
也许因为有着如此担忧,所以有关科学教育专家在“新课标”要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忠告,或者说的严重一点就是警告吧!
就如教材中,让学生制作每分钟摆30次的摆,在试教中始终没有想到把它改为制作每分钟摆60次的摆。
结果导致教学活动每每卡在这个环节上。
要不是教研员的点拨,也许会一直在这个怪圈里打转。
反思我为什么一直没能走出这个活动的怪圈?
其实,问题就在受教材的影响太深,定势在教材这么编,就得这么教。
也就是这种深层次的影响造成了我的心理定势,以为只有遵照教材进行教学活动,教材前后衔接才完美。
事后证明,制作钟摆活动改变后,既保证了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更为精彩,还实现了把课堂教学活动向课后延伸,拓宽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
当然,也由此让我亲身体验到,磨课中教研员指导的重要性。
四、创新在活动项目的构建
按理说,课后拓展活动就是课后拓展活动,为什么要把它命名为“家庭实验总动员”?
事实上,这是有其合理之处的。
试想,为什么要让课堂科学活动向课后延伸?
无非为的是既让学生学科学,又让学生用科学,让学生在用科学中体验科学的真、善、美,在用科学中爱上科学。
用科学,当然最有效的就是利用课余时间,在课外、校外、在家里这样一个更大的空间里进行。
这不,“新课标”中就指出:
“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
”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让学生在家里开展科学研究,更有着它合理而有效之处,原因是可以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可以得到家人的欣赏和表扬,这对孩子们来说很重要,一是有些实验有着一定的难度;
二是由于年龄特点的关系,孩子们需要鼓励、渴望表扬。
“新课标”中多处以大段文字,谈到家庭对孩子们学科学的影响,以及家长应该怎样指导孩子学科学。
就如本课中,让学生把“制作一个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带回家和父母一起研究,这既可以共享科学之乐趣,还可以共享天伦之乐趣。
试想,一个在计时,一个控制摆,一个在数摆,是不是其乐融融、和谐之家庭?
也许,这还是一个提升家长科学素养的有效之举!
实践证明,自“家庭实验总动员”创建以来,学生和家长的科学兴趣被极大地激发,把它打造成一个品牌型的学科活动,是现实的需求,是教育的需要,是把孩子当做人来培养的好举措。
篇二: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
在第6课中学生通过研究摆,已经认识到摆锤重量与摆动快慢无关,摆绳长度与摆动快慢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本节课将紧紧结合第6课的学习内容来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快慢。
教材重点启发学生通过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认识摆的摆动快慢规律,发现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的规律后能动手做出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
同时通过测量分析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进一步的发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认识到摆长影响摆动快慢。
2.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教学重点
摆长是指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
物体重心的认识,以及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教学准备
学生实验准备:
宽1.5cm长30cm的木条、硬盘中的强力片状小磁铁、一元硬币、铁架台、带孔的细金属杆、细线、夹线夹,实验记录单。
2、教师实验准备:
宽1.5cm长30cm的木条、硬盘中的强力片状小磁铁、一元硬币、铁架台、带孔的细金属杆、细线、夹线夹、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摆长与绳长的关系。
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无关?
又与什么因素有关?
(板书:
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幅大小无关,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长,摆得慢,摆绳短,摆得快。
)
2、上节课我们用两个摆线长度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摆做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3、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