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1110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

“请坐”,让对方坐下;

“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

)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

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⑤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

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⑥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不定代词。

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

)⑦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

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今常用义是保养身体。

)⑨王无罪岁(无罪,不要归咎;

今常用义是没有犯罪)三、一词多义1.数①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名词,数目、数量)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数词,几、若干)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名词,命运)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副词,shuò

,屡次)⑤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形容词,cù

,密、细密)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动词,shǔ,计算)2.直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形容词,与“曲”相对,不弯曲)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副词,仅、只)③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名词,通“值”,价值)④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lt;

指南录&

gt;

后序》)(副词,径直、直接)3.发①百发百中(成语)(动词,发射)②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动词,征发、派遣)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动词,打开粮仓,赈济灾民)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动词,花开)⑤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动词,出发)⑥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动词,实施)⑦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动词,发出、抒发)4.兵①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兵器)②穷兵黩武(成语)(名词,战争)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名词,军队)④草木皆兵(成语)(名词,士兵)5.胜①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动词,承受)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副词,尽)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形容词,胜利)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动词,超过)⑤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形容词,优美的)6.于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②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介词,在)④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到)⑤移其粟于河内(介词,从)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词,与,和)7.王①然而不王者(动词,为王,读“wà

ng”)②梁惠王日(名词,君王,读“wá

ng”)8.以①请以战喻(介词,用、拿)②可以无饥矣(介词,凭借,此处的“可以”也可看作古今同义)③以时入山林(介词,按)④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9.食狗彘食(动词,吃)人食(名词,食物)而不知检10.之①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没有意义的衬字)②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的”)③申之以孝悌之义(复指代词,代“孝悌之义”。

或为兼词“于之”,向他们)④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⑤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⑥鸡豚狗彘之畜(结构助词,提宾的标志。

或作复指代词,指代“鸡豚狗彘”)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填然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敲起鼓”“击鼓”。

一说,非活用,用本意)②树之以桑(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用作动词,“穿上”)④王无罪岁(罪,名词用作动词,“归罪”)⑤然而不王者(王,名词用作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2.名词的为动用法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丧,名词的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当名词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

活着的人;

死:

死去的人)2.动词的使动用法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移,使……迁移,使动用法)(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认真办好”)五、古汉语句式

(一)判断句①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非我也,兵也。

(……也,表判断)是亦走也(……也,表判断)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也,表判断)②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1.宾语前置句①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②鸡豚狗彘之畜(宾语前置,应为“畜鸡豚狗彘”)2.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①移其粟于河内(“于河内”为介宾结构)②树之以桑(“以桑”为介宾结构)③顿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为介宾结构)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于刺人而杀之……”为介宾结构)⑤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为介宾结构)(三)省略句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

可以凭借它不受饥饿之苦了)六、特殊结构(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作小结)1.“或……或”(有的人……,有的人……)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耳,是……也”(只是……罢了,这也是……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这跟……有什么不同呢)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劝学》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使……弯曲) 2.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

“暴”通“曝”,晒)二、古今异义 1.博学 古义:

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

知识、学识的渊博。

 2.参 古义:

验,检查。

  今义:

参加,参考。

 3.疾 古义:

强。

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

疾风知劲草。

疾病,快。

 4.假 古义:

凭借,借助。

假舆马者。

与“真”相对。

 5.金 古义:

金属制的刀剑。

金就砺则利。

金银。

 6.爪牙 古义:

爪子和牙齿。

蚓无爪牙之利。

坏人的党羽、帮凶。

 7.用心 古义:

思想意识活动。

用心一也。

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8.用古义:

因为;

今义:

使用。

如:

用心一也9.跪古义:

脚或腿;

跪下。

蟹六跪而二螯10.寄托古义:

容身,托身;

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

名作状,每天)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

名作状,向上、向下)2.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

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二)动词的活用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

   ①其曲中规(曲:

形作名,曲度,弧度)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

形作名,高处)2.形容词作动词故木受绳则直(直:

形容词作动词,变直)3.形容词的使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四)数词作形容词(一说是数词作动词)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四、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1.绝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隔绝)③以为妙绝(《口技》)(极点)④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非常)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⑥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2.强①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杜甫《前出塞》)(有力的弓)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强健、强壮)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略多)④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qiǎng,勉强)⑤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强盛)3.假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借、借用)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借助、利用)③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假装)④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4.望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远看)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盼望、希望)③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声望)④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农历十五日)5.闻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听见)②博闻强志(《屈原列传》)(见闻、见识)③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听说)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使上级听见)⑤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五人墓碑记》)(声望、声名)⑥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闻名、出名)⑦扫后更闻香(《和张秀才落花有感》)(用鼻子嗅)

  五、特殊句式(固定格式)

(一)判断句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②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③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被动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被雕刻)(四)省略句①輮以(之,省代词,它)为轮②蟹(省谓语“有”)六跪而二螯(五)固定用法无以:

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句: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过秦论》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2.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出,举起)3.非抗于九国之师(抗,通“亢”,高,引申为强大)4.孝公既没(没,通“殁”,死)5.合从缔交(从,通“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的策略)6.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7.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8.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大声呵斥)9.约从离衡(衡,通“横”,连横,战国时期秦国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的策略)1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弱点,毛病)二、古今异义1.国家古义:

指诸侯封地(诸侯国),大夫封地(家);

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全国)2.爱人古义:

爱护别人,体贴别人;

指丈夫或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