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046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51 大小:15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

《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1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docx

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为了贯彻《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新要求,深化落实《贵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2012-2020)》,全面对接《贵安新区总体规划(2013-2030年)》;为了构建区域和谐互动、资源集约利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新局面;为了进一步加强安顺市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有效指导城乡建设发展,特制定《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4-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

0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

0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2006.4;

0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

04.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2005]146号);

05.建设部《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规[2003]119号);

06.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规[2005]145号);

07.建设部《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规[2005]144号);

08.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规[2002]112号);

09.《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1;

10.《安顺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2002.1;

1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1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

13.《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2012.02;

14.《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批复》(国函[2012]8号);

15.《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

16.《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06;

17.《贵州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3;

18.《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

19.《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2012-2020)》;

20.《安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1.《贵安新区总体规划(2013-2030)》;

22.《安顺市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

23.《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号)》,2014.2;

24.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25.中央城镇化会议、贵州省省城镇化推进大会等国家、省域层面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相关指导意见。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依法建设安顺美丽城乡为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紧紧围绕实施新型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快推进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发展,有序实现农业人口转移,加快脱贫致富,逐步实现城乡共融。

立足安顺自身特色,以生态优先为第一原则,以资源综合承载能力为底线,因地制宜,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全面探索山地特色的城镇化发展路径;达到提升城乡建设发展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进步之目的。

1.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原则。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人口转移,稳步推进基础设施、社会资源、公共服务向全域覆盖,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公共事业,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服务均等化。

2.四化同步,统筹城乡原则。

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快推进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乡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的新格局。

3.优化布局,集约高效原则。

依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合理的构建城乡空间格局;以综合交通和信息网络为依托,科学规划具有山地特色的组团式区域性中心城市新格局,优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内部结构,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合理控制城镇空间增长边界,严格划定基本农田保护范围,促进城乡紧凑发展。

4.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原则。

首先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全面融入新型城镇化进程;其次着力推进城乡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方式。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5.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原则。

以安顺地域文化禀赋为基础,建设具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色的美丽城乡,彰显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逐步形成具有安顺地域特色的城乡总体形象。

第4条规划期限

近期:

2014-2020年

远期:

2021-2030年

第5条规划层次

1.市域层次:

包括三区五县,即西秀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果树风景区、平坝县、普定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共辖11个街道办事处和77个乡镇(其中45个镇,32个乡),规划范围总面积9267.00平方公里。

2.规划区层次:

包括西秀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南街街道、东街街道、西街街道、北街街道、东关街道、华西街道、西航街道和宋旗镇、轿子山镇、蔡官镇、幺铺镇、宁谷镇、旧州镇、七眼桥镇、大西桥镇、刘官乡、黄腊布依族苗族乡十个乡镇;平坝县鼓楼街道办事处、安平街道办事处和乐平镇、天龙镇、白云镇、羊昌布依族苗族乡、夏云镇、高峰镇、马场镇(平坝)、十字回族苗族乡八个乡镇;普定县城关镇和坪上镇、白岩镇、马官镇三个乡镇以及龙场镇的新华村、平桥村、新中村、天桥村、新桥村、岩上村、牛角孔村、索桥村8个行政村等地域范围,规划区规划范围总面积为2365.77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层次:

包括西秀区内的南街街道、东街街道、西街街道、北街街道、东关街道、华西街道、西航街道的全部区域和幺铺镇、宁谷镇、七眼桥镇、蔡官镇的部分区域;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宋旗镇全部区域和普定的白岩镇部分区域。

西至高速环线西段,南至沪昆高铁和宁谷镇,东至蔡官、七眼桥镇,北至高速环线北段和白岩镇。

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控制范围总面积约为243.58平方公里。

第6条强制性内容规定

本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本文本中加粗字体部分)是对城乡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核心依据。

包括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

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和管理要求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严格执行。

第二章总体发展战略与目标

第一节发展目标与指标

第7条总体发展目标

1.都市安顺——由集中到分散,建设绿色生态城市。

2.产业安顺——由低端到高端,构建开放创新城市。

3.文化安顺——由碎片到体系,提升历史文化名城。

4.休闲安顺——由局部到整体,创建宜居旅游城乡。

5.美丽安顺——由安居到宜居,构筑山水田园城乡。

第8条经济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实施新型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快推进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发展,以加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为推手,加速发展新型工业、生态旅游服务和现代商贸物流;重点以第二、三产业发展为主体,特色农业发展为补充。

规划期末,GDP总量达到2250亿元,人均GDP达到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

全面建设质效提升、结构优化、经济总量跨越式增长的新实力安顺。

第9条社会发展目标

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构建和谐新安顺。

至规划期末,恩格尔系数小于25%,每万人拥有医生数达到40个,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高中(含职业技术学校)升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养老机构总床位占老龄人口比例达到0.7,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

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实现社会服务均等化,重视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更多更好地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建设一个社会保障更加充分、群众生活更加富裕、社会秩序更加安定、城乡环境更加美好、社会文明更加进步的幸福安顺。

第10条城乡建设发展目标

1.宜居宜业幸福城乡。

以人为本,创造优越的城乡生活居住环境,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和均等化的社会服务网络和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提高安顺社会保障和公共管理服务水平,把安顺市建设成为贵安都市圈内宜居宜业的幸福城乡。

2.旅游休闲美丽城乡。

彰显城乡生态环境特色,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城乡旅游服务环境,把安顺市打造为全国闻名的、以生态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为特色的美丽城乡。

3.绿色生态健康城乡。

构建山、水、田、林、城相互辉映的城乡空间格局,逐步把安顺市建设成为绿色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健康城乡。

4.交通畅达便捷城乡。

依托现有综合交通网络,以“内通外连、网络构建”为交通发展总体目标,快速把安顺市建设成为贵安都市圈西部的交通枢纽和交通畅达的便捷城乡。

第11条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1.按照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要求,倡导建设紧凑型城市,以保护资源环境为前提,重点保护山体、基本农田、林地等自然生态资源,努力建设闻名的绿色生态国家园林城市。

2.加强区域空间管制,建立项目准入机制,严格控制环境污染总量。

3.至规划期末,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标准,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0db,城市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1m2以上,全面建设一个天蓝、水清、山绿、城美的绿色安顺。

第12条规划指标体系详见附表1

第二节发展战略

第13条总体发展战略

总体发展战略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协同五大战略。

第14条经济发战战略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在一个相当的发展周期中,实现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的上升与污染水平同步下降的双赢,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积极推动安顺区域性中心城市与贵安新区一体化发展,推动安顺区域性中心城市与贵阳同城化发展,推动安顺中心城区与平坝、普定县域经济融合发展,强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增长极带动作用,努力向东融入贵安都市圈1.0小时经济交通圈,充分利用省会城市的发展优势,扩大对省外地区的产品输出与资本技术引进。

进一步促进西部县域经济加速发展,提升安顺市经济发展速度。

利用中心城区现有的基础,强化和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影响,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优先发展为首要战略,带动城镇体系的整体发展,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新格局。

加强安顺资源高效化利用,重视资源本地价值化,强化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的初始拉动作用,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空间,促进农村人口快速转移,加快城镇化发展。

以黄果树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作为全省旅游龙头,整合旅游资源,构建全国闻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打造国际休闲观光旅游目的地;应强化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安顺“泛黄果树旅游圈”和“大屯堡文化旅游圈”。

同时与贵阳、遵义等地区组成区域旅游共同体,扩大旅游市场,提升旅游品位,强化旅游服务。

第15条社会发展战略

1.变异地城镇化为本土城镇化

以贵安新区发展为契机,安顺应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互动发展,制订相关政策,创造就业机会,改变人口外流和劳务输出的格局,有序推进本地人口就地转移和创业,吸引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创业发展,变异地城镇化为本土城镇化。

2.强化均等化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创造优越的城乡人居环境,强化均等化服务,加强社会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网络体系,提高安顺公共管理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以宜居宜业环境吸引人口聚集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城市人居环境和绿色产业集聚平台,全面建设一个天蓝、水清、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