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观察报告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9973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观察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前儿童观察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前儿童观察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前儿童观察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前儿童观察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观察报告文档格式.doc

《学前儿童观察报告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观察报告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观察报告文档格式.doc

攻击性行为的含义及界定

攻击性行为一般是指任何形式的有目的伤害另一生物体,而为该生物体所不愿接受的行为。

它是一种故意伤害他人,并给他人带来身体与心理伤害的行为活动【1】。

因此,儿童身上的攻击性行为可以定义为有意伤害他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包括打、踢、推、掐等身体攻击行为和哄起外号、造谣中伤等口头攻击行为。

一、研究对象、方法及过程

1、研究对象×

×

幼儿园,小中大班六个班级。

2、采用事件取样法即以选定的行为或时间的发生为取样标准,从而进行观察记录的方法,所需的条件是在自然情境中等待所需要观察行为的出现,当行为出现后立即将行为记录下来。

3、步骤

1)确定攻击行为的操作定义及观察的行为范围。

我们把攻击行为定义为:

任何运用踢、抓、拍、拧、掐、推以及运用工具等有意伤害他人的身体动作,或者是出现骂人等有意伤害他人的言语攻击行为。

2)确定观察记录的维度,在本次观察报告中,主要从以下两个维度来进行分析。

即:

攻击者与被攻击对象的性别关系;

攻击行为的表现方式即身体攻击、言语攻击。

3)编制观察记录表。

观察记录表包括攻击者与被攻击者性别、班级以及针对攻击行为的操作定义所列出来的具体攻击方式。

4)正式观察。

正式观察以幼儿园的班级为单位,每个年龄班观察两次,每次观察的时间是从上午的8点到10点钟,包括儿童用餐时间、上课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

三、分析及结果

1、攻击行为样本的分布情况

观察记录收集起来以后,最后得到攻击行为事件33件,这33件攻击行为的发起者年龄和性别的次数分布见表1

表1攻击者年龄和性别的次数分布与百分数

年龄

百分数

合计

小班

11

78.5%

3

21.5%

14

42.4%

中班

9

69.3%

4

30.7%

13

39.4%

大班

2

33.3%

66.7%

6

18.2%

22

66.6%

33.4%

33

100%

由表1可知,小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此次观察中所占比例最高,是因为在该阶段幼儿尚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且小班幼儿处于平行游戏阶段,因此攻击与冲突主要是由物品或争夺空间引起的。

如在小

(1)班观察的过程中,在盥洗后回到座位开始游戏活动之前,就有两例因争抢座位而引起的攻击行为。

而中大班攻击性行为则成递减趋势,一方面是因为争夺空间物品的现象减少、,因此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几率较低。

就本次观察中所得数据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攻击性行为的整体趋势是下降的。

2、攻击者与攻击对象性别关系的年龄变化(见图1)

图1不同年龄段攻击性行为性别关系的变化

就观察到的现象而言,小班幼儿对自身的性别概念基本上模糊的,一直被教师强化自身性别角色的意识,所以在活动中幼儿的分组总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来的,即教师基本上以性别概念来对幼儿进行分组。

因此无论是在集体活动中还是在自由活动中,同性幼儿待在一起的概率相对来说较高。

小班幼儿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在与同性伙伴交往中抢夺地盘、玩具、食物的现象较普遍,因此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几率较高。

根据现有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幼儿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个成分:

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2】。

性别稳定性大致在4-5岁即中班阶段,幼儿已有了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基本稳定,或有意或无意地选择与同性幼儿交往,但与此同时幼儿与同伴交往的需求变强烈,因此在这一时期,同性攻击与异性攻击的差异不太大。

到了大班阶段,幼儿对自己、他人的角色有了清晰、稳定的认识。

幼儿开始更多的以同性别的同伴为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对象,而幼儿在园的攻击行为主要起源于同伴间的互动,自然,其攻击行为的对象也多以同性别儿童为主。

3、攻击行为的表现方式在不同年龄段的变化(见图2)

图2不同年龄阶段攻击行为的表现方式的变化图

据史慧中的研究:

3-4岁幼儿能掌握1000个左右的词汇且以动词、名词、语气词为主【3】。

所说的句子较短,口语表达能力较弱,幼儿的情绪特点是“有感于内,必形于外”,该特点在小班幼儿身上更为明显。

因此,小班幼儿一旦与同伴发生争执,身体攻击是他们采取的首要解决问题的方法。

4-5岁是学前儿童词汇丰富的活跃期【3】。

在该阶段,中班幼儿句子结构发展较为明显且初步学会根据情况确定言语的内容和形式,因此在中班阶段言语攻击现象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

5岁以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且已经具备能根据所处的具体情境来调节自己的言语。

同时,因父母和教师对大年龄孩子出现的身体攻击比较重视,会给予坚决制止。

而对他们的言语攻击相对容易忽视。

因此,小班阶段,幼儿较多使用身体攻击;

中大班阶段,身体攻击逐渐减少,言语攻击的比例逐渐增加。

四、教育建议

1、由表1可知小班阶段的攻击性行为在33件攻击性事件中所占比例是最高的,由此前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在角色游戏和活动中有意给幼儿提供充足的空间和同一类玩具和活动器械;

对于中大班幼儿而言,教师应在活动前有意与幼儿讨论活动规则、角色担当、场地安排、玩具分配等问题,提高儿童同伴间合作和友爱的技能。

一旦发生攻击性行为,教师应用角色扮演、移情训练、游戏权利剥夺等方式进行干预。

2、就图1所表明的现象来说,小班阶段同性攻击行为较多的原因是教师的不合理安排分组所致,当然并非是取消这样的不合理分组就会使攻击性行为下降,而是教师应该把更多的主动性交给儿童让他们自行决定分组,与不同性别幼儿开展更多的同伴交往。

教师如若强化幼儿的性别角色意识可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运用游戏等方式来帮助幼儿获得角色认知。

当然在面对攻击性行为时,无论是针对同性幼儿还是针对异性幼儿,教师都应当给与适当干预和预防,具体措施如上。

3、图2实际反映出的是一个教师及家长容易忽视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言语攻击行为逐渐增多。

在园所时,教师应细心观察言语攻击倾向较重的幼儿,及时与家长沟通,提醒家长转变一些不当教育观念和方法、配合教师在园内的教育工作等。

此外,教给家长一些切合实际的小技巧如缩短游戏时间、减少外出游玩机会等负惩罚的手段来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当幼儿表现出一定的亲社会行为时都要给予及时表扬进行强化。

参考文献:

【1】管红云,王声湧,刘治民,等.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11):

903

【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

【3】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修订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4】李季、徐燕明童心解读——早期情绪健康与情意智能培养[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3

【5】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李红幼儿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致谢

在本次观察中非常感谢×

老师帮我们联系、安排幼儿园;

在下园观察前帮我们审阅、修正观察记录表,并在观察结束后帮助我们理清思路以便完成后期分析总结的工作。

感谢×

幼儿园的园长及各个班教师的支持和配合,为我们提供了宽松、自然的观察情景。

由于本次观察分析是首次,很多环节难免有纰漏、对观察结果的分析较浅显且带有个人观点,不免有不科学之处。

且对儿童的部分行为没有找到充分的理论支撑,这是本次观察分析过程中暴露出的自身的不足之处,恳请老师予以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