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苏省普通高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7959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江苏省普通高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江苏省普通高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江苏省普通高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江苏省普通高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江苏省普通高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江苏省普通高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docx

《最新江苏省普通高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江苏省普通高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江苏省普通高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docx

最新江苏省普通高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

江苏省普通高中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试卷(必修)

(考试时间:

75分钟,满分:

180分)

第Ⅰ部分客观题(共56分)

一、判断题(请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写上A,错误的写上B。

每小题1分,共18分)

1、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3、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社哲学的基本问题

4、哲学思想对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具有决定作用

5、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

7、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8、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是实践的目的

9、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否认发挥主观能动性

18、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机械的循环运动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46分)

18、恩格斯说: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句话主要说明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12、马克思说:

“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3、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就必须学习哲学

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A、①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③④

14、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不仅起着鸟之翼、车之轮的作用,而且起着鸟之脑和车之头的作用。

这体现了

A、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基础B、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C、意识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D、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作用

15、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C、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16、虽然唯心主义哲学中也包含某些合理的因素,但列宁曾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这是因为

A、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相对立的

B、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

C、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D、唯心主义不属于人类的认识

1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一佛家俚语的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

C、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可知论

18、下列说法具有无神论意义的是

A、子不语怪、力、乱、神B、天不变,道亦不变

C、死生有命,宝贵在天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19、“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依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

”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

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

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的反映

C、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发扬

D、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

A、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的所有物质现象的总和

B、是不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一种客观存在

C、是自然科学的物质

D、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存在

21、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

‘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一事例说明了其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是

①唯物主义的态度②唯心主义的态度③客观的看待事物④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①③

22、“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这句话是说

A、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B、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23、哲学家费尔巴哈说:

“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若牛能绘画,那么,画出来的一定是一头牛。

”这段话说明了

A、上帝的观念完全是人主观幻想虚构出来的

B、上帝的观念是不存在的,因为上帝是不存在的

C、上帝的观念是对客观世界某种原形的虚幻反映

D、上帝的观念是存在的,因为上帝是存在的

某地盛产大枣,老死的枣树以前大多被农民当柴烧,而现在却成了宝贝。

由于该地枣树的树干特有的“大肚子”经过加工被雕成大花瓶的形状,成了工艺品,于是村民办起了树雕加工厂,产品远销北京、浙江、江苏、福建,甚至韩国。

据此回答24-25题。

24、人们利用枣树干特有的“大肚子”,经过加工,雕成大花瓶形状的树雕,其前提是

A、有科学理论的指导B、人类掌握了树雕加工技术

C、认识改造自然物的变化规律性D、尊重自然物本身固有属性和规律

25、当地的农民把昔日的烧火柴变成了价值不菲的艺术品,这充分说明

A、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和创造一切

B、意识根源于客观存在

C、人类能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

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26、俗话说: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一说法的哲学寓意是

A、人在客观事物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27、“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

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既看到了事物的客观性,又承认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D、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28、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且地区分布不平衡。

面对严重缺水的现实,人们的节水意识普遍增强。

与此同时,国家正组织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问题。

由于严重缺水,人们的节水意识普遍增强。

这说明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D.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2018年下半年,“超女”风暴刚过,全国观众又遭遇了“韩流”——“大长今”。

据此回答29——30题

29、长今在韩国历史上确有其人,但史书上有关她的着墨不多.因此,电视剧《大长今》

A.是历史的真实再现B.纯属人的主观创造

C.把史书作为出发点D.是源于事实的艺术创作

30、长今虽受苦受难,但自强不息、永不放弃而取得成功,即使在当今的现实社会中同样也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这说明

A.自强不息就能成功B.精神的作用很重要

C.人生全靠个人奋斗D.每个人的经历大都相同

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杂学问的主要经验时,经常讲:

“敢于好高务远,善于事实是求实”据此回答

31、从哲学上看,敢于“好高务远”是指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不切实际的幻想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32、上述两句话结合起来就是要求我们

A、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B、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C、必须不断的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D、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条件

33、英国哲人培根说过: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

这表明

A、真理和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

C、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江苏省普通高中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必修)

一、判断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8

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题号

18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共44分)

三、分析运用与探究。

34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9分)

 

35.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

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当地财力物力和群众承受能力,不盲目攀比,急于求成,更不能通过增加农民的负担搞建设。

请回答: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4分)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6分)、

 

3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通过建设和谐文化,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运用意识反作用原理说明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

(18分)

 

37.近年来,工业生产用水、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日趋紧张。

为此,某校高二

(1)班学生

以“该市饮用水缺乏原因的调查”为课题展开探究实践活动。

(1)围绕缺水原因,你准备搜集哪些方面的资料?

(5分)

 

(2)你准备通过哪些方式、途径获得该课题的资料?

(4分)

 

(3)在探究活动中,同学们了解到: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利用飞机、火箭甚至高射炮进行人工降雨最主要的国家之一。

为缓解旱情,入们还在继续进行人工降雨的努力。

“实行人工降雨,缓解旱情”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6分)

1.江苏省普通高中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2.高二政治试卷参考答案(必修)

第Ⅰ部分选择题(共55分)

一、判断题(请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写上A,错误的写上B。

每小题1分,共1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8

答案

B

A

A

B

A

B

A

B

A

B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46分)

题号

18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A

D

C

D

C

C

B

D

B

D

D

B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C

D

C

B

C

C

D

B

A

B

D

34、略

35、

(1)略

(2)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分

坚持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