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视神经损害:
病侧眼视力减退或全盲(图2),伴直接光反应消失,但间接光反应存在,眼底可见视乳头萎缩。
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神经炎,脱髓鞘性病变以及外伤、肿瘤压迫等。
2.视交叉损害:
视交叉中央损害时,视神经双鼻侧纤维受损,产生双颞侧偏盲(图2),多见于鞍区肿瘤,特别是垂体瘤。
如病变扩及视交叉外侧累及病侧的颞侧纤维时,则患侧眼全盲,对侧眼颞侧偏盲。
见于鞍区肿瘤、视交叉蛛网膜炎等。
3.视束损害:
病灶同侧视神经颞侧纤维和对侧视神经鼻侧纤维受损,产生病侧眼鼻侧偏盲,对侧眼颞侧偏盲,即对侧同向偏盲(图2),伴有“偏盲性瞳孔强直”(光束自偏盲侧照射瞳孔,不出现瞳孔对光反射,自另侧照射时则有对光反射)。
多见于鞍区肿瘤。
4.视放射病变:
也出现对侧同向偏盲,但因瞳孔光反射的传入纤维已进入丘脑外侧膝状,故无偏盲性瞳孔强直(图2)。
此外,视放射向后其上方和下方纤维逐渐分开,故可出现同向上象限性盲(下方纤维受损).
或同向下象限性盲(上方纤维受损)。
多见于内囊血管性病变和颞顶叶肿瘤。
5.视觉皮质损害:
一侧病变时视野改变同视放射病变,出现对侧同向偏盲或上下象限性盲,但恒有黄斑回避。
双侧视皮质损害时,视力丧失,但对光及调视反射存在,称皮质盲;
刺激病变时,可出现光幻视或形象纪视。
多见于枕叶的脑血管病、肿瘤及变性病变。
(二)眼动障碍的定位诊断:
眼球运动由动眼、滑车及外展神经完成,眼动障碍可由上述神经单个或同时损害引起。
临床以动眼神经麻痹和外展神经麻痹多见。
1.动眼神经损害:
(1)核性损害:
动眼神经核群为一细长的细胞团块,位于中脑的上丘水平大脑导水管周围,双侧自上而下的排列为提上睑肌核、上直肌核、内直肌核、下斜肌核和下直肌核,各核两侧相距甚近,而前后距相对较远。
因此,中脑病变时,多表现为双侧的某些眼肌单个麻痹,而前端的Edinger-wesphal核常不累及,故瞳孔多正常。
见于脑干脑炎、脑干肿瘤及脱髓鞘病变。
(2)核下性损害:
表现为眼睑下垂,眼球外下斜位、向上、向下、向内运动受限,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因走行各段邻近结构不同的表现也不同:
①中脑病变:
为髓内段动眼神经纤维受损,常累及同侧尚未交叉的锥体束,故出现病灶侧动眼神经麻痹,伴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肢体。
见于中脑梗塞,肿瘤及脑干脑炎等。
综合征)Weber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②颅底病变:
仅有一侧动眼神经麻痹,多见于大脑后动脉瘤,小脑幕切迹疝等。
③海绵窦病变:
早期可仅有动眼神经麻痹,但此处病变常累及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故多为全眼麻痹。
此外,因同侧三叉神经Ⅰ、Ⅱ支也受损害,而有颜面该两支神经范围内感觉减退或三叉神经痛发作,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如眼球静脉回流受阻,尚有眼球突出、结合膜充血、水肿等。
见于海绵窦血栓形成、海绵窦动静脉瘘等。
④眶上裂病变:
同海绵窦病变,但无眼球静脉回流受阻症状,并因动眼神经入眶上裂进分为上、下两支,故有时仅表现为部分眼肌麻痹。
见于该处肿瘤、外伤等。
⑤眶内病变:
同眶上裂病变外,因同时累及视神经,而出现视力减退,视乳头水肿。
见于眶内肿瘤、炎症等。
(3)核上性损害:
表现为双眼协同运动障碍,如双眼侧视麻痹或同向偏斜,或双眼上视或(和)下视不能(可伴瞳孔对光反应或(和)调视反射消失),系脑干或皮质眼球协同运动中枢受损引起,详见神经系统检查一节。
多见于脑干肿瘤、炎症、脱髓鞘病变以及大脑半球血管病变、肿瘤等。
2.外展神经损害:
表现为眼球内斜视、外展受限。
外展神经核位于桥脑面丘水平,被面神经所环绕。
该处病变时表现为病灶同侧眼球外展不能,内斜视和周围性面瘫,因病变常累及同侧未交叉的锥体束,故还出现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Millard-Gubler综合征)。
多见于脑干梗塞及肿瘤。
①颅底病变:
外展神经在颅底行程较长,故很易受损,可为单侧或双侧,出现一侧或双侧眼球外展受限或不能。
见于
颅底炎症、斜坡肿瘤、颅底转移癌、颅内压增高等。
②海绵窦、眶上裂和眶内病变:
见上。
3.核上性损害:
表现为双眼同向运动障碍,系脑干或皮质眼球同向中枢病变引起。
(1)侧视麻痹:
同向侧视中枢有二:
①桥脑侧视中枢:
位于外展神经核附近或其中,发出纤维经内侧纵束至同侧外展神经核及对侧动眼神经核的内直肌核,使同侧外直肌和对侧内直肌同时收缩,产生双眼球向同侧的侧视运动。
②皮质侧视中枢:
主要在额中回后部,下行纤维支配对侧桥脑侧视中枢,使双眼受意志支配同时向对侧侧视。
上述两个侧视中枢的病变均可引起侧视麻痹。
脑干侧视中枢病变时,常损及邻近的面神经核和未交叉的皮质脊髓束,而出现同侧周围性面瘫和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及双眼不能向病灶侧注视而凝视病灶对侧(病人凝视自己的瘫痪肢全,Foville综合征)。
见于桥脑梗塞、肿瘤和脱髓鞘病等。
皮质侧视中枢病变时,双眼不能向病灶对侧注视,且因受对侧(健侧)侧视中枢的影响,双眼向病灶侧偏斜(病人凝视自己病灶);
但当病变较轻产生刺激症状时,则双眼向病灶对侧偏斜。
由于皮质其它部位的代偿作用,皮质侧视中枢产生的侧视麻痹多为一过性。
见于内囊部位的脑血管病、额叶肿瘤等。
(2)垂直运动麻痹:
垂直运动脑干中枢位于中脑四迭体和导水管周围灰质,皮质中枢不明。
中脑病变时引起双眼不能同时上视或(和)下视,可伴瞳孔对光反应或(和)调视反射消失。
见于中脑的血管病变和脱髓鞘病以及肿瘤,刺激症状时偶可产生双眼痉挛性上视,见于巴金森氏综合.
征等。
(三)面肌瘫痪的定位诊断:
面部表情肌的运动由面神经主司。
面神经主要为运动神经,其核位于桥脑,接受来自大脑皮质运动区下1/3面肌代表区发出的皮质脑干束支配,其中面神经上组核(发出纤维支配额肌、皱眉肌及眼轮匝肌等)接受双侧皮质脑干束支配,而下组核(发出纤维支配颊肌、口轮匝肌、笑肌及颈阔肌等)仅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
面神经出脑后与位听神经伴行经内耳孔及内耳道后折入面神经管内,最后出茎乳孔至支配的肌肉。
其行程中发出蹬骨神经至蹬骨肌,接受司舌前2/3味觉的鼓索神经等。
行程各部因邻近解剖结构不同,故临床表现也多异,据此可进行面肌瘫痪的定位诊断。
1.中枢性面瘫:
即核上性损害,相当于肢体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表现为病灶对侧下组面肌瘫痪—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歪向健侧、鼓腮及吹口哨不能等。
(1)皮质运动区病变:
除中枢性面瘫外,多合并有面瘫同侧以上肢为主的上运动神经元性肢体瘫痪及舌瘫;
也可为刺激症状,表现为面部或同时有肢体的局限性运动性癫痫发作。
见于额叶占位性病变、脑膜脑炎等。
(2)内囊病变:
除中枢性面瘫外,因病变同时累及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及视放射,而出现面瘫同侧的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偏。
见于脑血管病及占位性病变。
”三偏征“身感觉障碍及同侧偏盲,称为
2.周围性面瘫:
即核下性损害,相当于肢体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除下组面肌瘫痪外,还有上组面肌瘫痪(如抬额、皱眉不能、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等)。
(1)桥脑病变:
在桥脑内,面神经核发出纤维环绕外展神经核出脑。
当桥脑病变累及面神经时,外展神经及位于桥脑腹侧的锥体束均难于幸免,故出现病灶同侧的周围性面瘫、外展神经麻痹,及病灶对侧肢体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Millard-Gubler综合征)。
见于桥脑梗塞、肿瘤及多发性硬化等。
(2)小脑桥脑角病变:
除面神经受损外,因累及邻近的三叉神经、位听神经及小脑,故周围性面瘫外,还分别出现面部麻木、疼痛、咀嚼肌无力及萎缩,耳鸣、耳聋、眩晕以及共济失调等,称为“小脑桥脑角综合征”。
多见于该部肿瘤(尤以听神经瘤、胆脂瘤多见),蛛网膜炎等。
(3)面神经管病变:
除周围性面瘫外,因蹬骨神经和鼓索神经也常受累,常伴听力过敏和舌前2/3味觉丧失。
多见于面神经炎、乳突炎及手术损伤等。
如病变位于膝状神经节,则因多系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故有耳廓部的带状疱疹(Ramsay-Hunt综合征)。
(4)茎乳孔以外:
仅有病侧周围性面瘫。
见于腮腺肿瘤等。
3.肌源性面瘫:
双侧面肌肌肉活动障碍引起,双眼闭合及示齿不能、表情呆滞、饮水自口角外流。
见于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等。
(四)球(延髓)麻痹的定位诊断:
司掌咽、喉、腭肌和舌
肌运动的颅神经核,为位于延髓内的疑核和舌下神经核,发出纤维经由舌咽、迷走和舌下神经出脑,支配软腭、咽肌、声带和舌肌。
疑核和舌下神经核的中枢支配为源自中央前回下方的皮质脑干束。
当上述神经通路受损而出现构音、发声及吞咽障碍时,称之为“球麻痹”。
1.真性球麻痹:
为一侧或双侧延髓病变或舌咽、迷走及舌下神经病变所致,表现为声音嘶哑、构音不清、吞咽困难、软腭下垂、咽反射消失、伸舌偏斜或不能、舌肌萎缩并有肌纤维震颤。
急性者见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椎一基底动脉闭塞等。
慢性者多见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脑干肿瘤、延髓空洞症等。
2.假性球麻痹:
为双侧皮质运动区或皮质脑干束损害所致,因疑核受双皮质干脑侧束支配一侧病变时不发生症状。
除构音、发声及吞咽障碍外,与真性球麻痹不同处为咽反射存在,无舌肌萎缩及震颤,且常伴有双侧锥体束征和病理性脑干反射如及吮反射(以手指触碰患者上唇,引起吸吮样动作)和掌颌反射(快速划手掌尺侧,引起同侧下颌收缩),智力多减退,双侧内囊病变时尚有哭强笑表现。
见于二侧先后发生的脑血管病、散发性脑炎、运动神经元病等。
二、瘫痪的定位诊断
瘫痪是指肌肉的收缩无力至完全不能。
根据其无力程度分为不完全性瘫痪,(轻瘫、肌力检查为1-4度)和完全性瘫痪(肌力为0度)两种。
产生瘫痪的原因有三种:
(一)神经原性瘫痪:
根据运动通路受损的部位又分为:
1.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皮质运动区至支配脊髓前角的锥体束发生病变所产生的瘫痪。
特点是:
①瘫痪范围较广泛。
②由于锥体束损害后牵张反射的释放,瘫痪肢体上肢屈肌、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称为痉挛性瘫。
但急性期(休克期)肌张力低下,呈弛缓性瘫。
③正常受抑制的腱反射被释放,出现腱反射亢进。
④正常被抑制的原始反射又复出现,即病理反射阳性。
⑤除久病后瘫痪肢体呈废用性萎缩外,无肌肉萎缩。
⑥电检测无变性反应。
皮质运动区损害引起的瘫痪虽也属上运动神经元生瘫痪但临床表现多不全同(详见后文)。
2.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脊髓前角、前根、神经丛及周围神经损害后引起的瘫痪,其特点是:
①瘫痪多较局限。
②由于牵张反射弧的中断引起瘫痪肢体肌张力减低,呈现弛缓性瘫痪。
③反射弧传出通路的损害导致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