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复习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914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附答案.docx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复习题附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附答案.docx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附答案

名词解释

1、自然派

(1)自然派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一个派别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

(2)该派的领袖

是果戈理。

这一派的作家极力忠实于“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呼吁妇女解放。

在题材上多以“小人物”为主人公。

题材以小说为主。

2、象征主义

(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

(2)代表人物

有瓦莱里、里尔克、庞德、叶芝、艾略特等(3)该派的鲜明特征是:

创造病态的“美”。

表现

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再换绝种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

3、《吉尔伽美什》

(1)代表了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

(2)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文学中最早的完整史诗(3)

在表现吉尔伽美什为明建立功勋的英勇行为时也描绘了他敢于违抗神意的探索精神

4、“布莱希特体系”

(1)布莱希特革新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喜剧模式,创立了“布莱希特体系”

(2)受中国戏剧

影响,他追求一种“陌生化效果”,摆脱情景交融状态,时刻保持清醒理智的意识,领悟剧中的哲理

5、黑色幽默

(1)20世纪60年代风行美国的用戏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2)“黑色”

指可怕又滑稽的客观现实“幽默”指对这种现实的嘲讽(3)“反英雄”式的人物“反小说”的叙事

结构方法

6、《旧约》

全书共39卷,可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试问杂著4部分是古代希伯来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总集,对人类社会和世界文学影响广泛而深远。

7、古典主义

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称为古典主义。

主要特征是政治上拥护王权,主张国家统一;思想上崇尚理性;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

8、《人间喜剧》

是巴尔扎克创作的总称,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部分,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手法,通过资产者的发家、贵族的没落、金钱的万能来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金钱社会

9、新感觉派

20世纪上半叶在日本出现的一种文学流派。

对传统文学表示怀疑甚至否定,力图在表现形式上标新立异。

他们依靠直观直觉去把握客观事物,在创作中大量使用感性的表达方式,新奇的问题和辞藻,来刺激人们的感觉。

代表作家主要有横光利一、川端康成。

10、多余人

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出现的一批贵族知识青年形象。

他们接受了西方新思想,对俄国专职农奴制度不满,试图有所作为。

但严重的贵族个人意识使他们不可能占到平民立场,不可能找到改革俄国社会的出路,因而成为谁也不需要的多余人。

代表人物有奥涅金、毕巧林、罗亭等

11、表现主义

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欧美文学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

其特征是抽象化、变形、面具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

代表作家有卡夫卡、斯特林堡

12、《亡灵书》

是部写在草纸上,置于石棺和陵墓中的古埃及宗教性诗文集,是一部指导死者生活的诗歌

13、《俄狄浦斯王》

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以希腊神话中关于忒拜王室的故事为题材,紧紧围绕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预言和寻找凶手这两条线索展开。

这是一处十分悲惨的剧作,主要表现的是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

剧作结构复杂而严谨,亚里士多德认为该剧是希腊悲剧的典范

14、莎士比亚化

莎士比亚戏剧为世界戏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马克思不仅非常欣赏莎士比亚还提出了“莎士比亚化”的美学原则,这就是要求戏剧创作从现实出发,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及优美的语言创作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15、“埃及现代派”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在埃及形成,以后扩大到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埃及作家塔哈.侯赛因是其卓越代表。

他的自传体小说《日子》被誉为阿拉伯现代文学的典范

16、城市文学

城市文学是反映中世纪城市生活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愿望的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暴虐、愚昧和虚伪,赞颂市民的才智,主要创作手法是讽刺,题材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等。

代表作有法国的《列那狐传奇》,他通过动物间的斗争来反映城市内部各阶层间的矛盾冲突

17、三一律

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故事的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24小时之内完成。

法国古典主义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戏剧最突出,

出现了以高乃依和拉辛为代表的悲剧家,以莫里哀为代表的戏剧家,以及文艺理论家布瓦洛和预言诗人拉.封丹等

18、宪章派文学

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玩产阶级性质的文学。

他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其主要成就是诗歌。

作者有工人活动家,也有普通工人群众,其作品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强烈的战斗性,反映公认的苦难生活,表达争取自由解放的愿望,抨击资本家的罪恶。

大多采用歌谣体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语言通俗、风格朴实。

有名的宪章诗人有琼斯、林顿19、文艺复兴

是14世纪-16世纪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信心资产阶级的思想文

化运动。

这场运动冲破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重重樊篱,打击了中世纪的神权统治,为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从观念上开辟了道路。

他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

20、废奴文学

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

他虽然体现了美国显示主义的特征如展示社会现实、揭露蓄奴制罪恶、塑造典型环境中的人物等但仍洋溢着浪漫主义气息,如热衷于描绘人物传奇是经历,不注意用细节来体现人物性格等

21、白桦派

是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一个创作流派,由同人刊物《白桦》而得名。

这些作家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在创作技巧上许多革新。

主要作家志贺直哉等

22、荷马史诗

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故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诵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这两部史诗描写发生于公元12世纪末的特洛伊战争,各分为24卷,反映了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具有

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23、托尔斯泰主义

在托思想中,出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的鼓吹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

暴力抗恶”、“道德自我修养”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

24、“硬汉”形象

是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

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

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

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

气。

桑提亚哥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即是这种“硬汉”形象的精神境界

25、英雄史诗

中世纪中期欧洲各国出现了一批歌颂封建时代理想英雄人物的长篇史诗。

从作品时间和内容

(1)前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具有较浓的神魔色彩

(2)后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

纪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26、“小人物”

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剥削、被欺凌的典型形象,地位低下却又逆来顺受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怜悯。

并鞭挞了沙皇专制制度

27、意识流小说

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

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

对此后崛起的现代主义

诸多流派都产生过深远影响

28、人文主义

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

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

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用现世主义反对来世主

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在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29、象征主义

从浪漫主义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派别,重视借助外在具体事物表达内心感受,注重

联想暗示,讲究诗歌神秘性、音乐性以及“交感”手法

30、境遇剧

是萨特对自己戏剧的称谓也有人称之为“自由剧”。

其剧作给人提供一定的环境,让人物在特

定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即让环境支配人物

二、简答题

1、简述《伪君子》的主题思想

(1)通过对心如蛇蝎的达尔丢夫伪装虔诚的揭露与鞭挞,矛头直指教会

(2)突出批判了宗教伪善的欺骗性与危害性,表达了对宗教教义和宗教上层人物的怀疑(3)具有强烈的反

封建反教会民主倾向

2、简析《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

(1)使用了“追溯法”,在戏剧开幕前,矛盾已经发展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已到接近总爆发

的时刻。

整出戏十分集中、紧凑和精练

(2)把“讨论”带进了戏剧。

可以说,剧情的发展过

程,也就是展开讨论的过程(3)作品巧妙利用了细节和主人公的动作来表现人物复杂激动的内心活动,对主人公娜拉的心理描写十分出色

3、简述《母亲》的思想内容

(1)是一部反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作品

(2)展现了俄国工

人运动的整个历史进程(3)反映了革命斗争从自发到自觉,从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的过程

4、简述《浮士德》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最突出的特点

(1)最突出的是用辩证的方法突出人物形象

(2)运用矛盾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群像

5、简述“拜伦式英雄”

(1)这些英雄大多出自拜伦的《东方叙事诗》里,大多是海盗、异教徒和放逐者

(2)他

们个个热情勇敢、意志坚强、骄傲孤独,心怀人间悲哀而不惜同命运抗争(3)由于他们缺乏明确目标,主人公的结局都是失败或死亡

6、简述卡夫卡小说《城堡》的主题

从人与城堡的关系表现人在荒诞世界中的生存状态

(1)主人公K是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的

象征,现代人命运的象征,亦是卡夫卡的精神写照

(2)“城堡”是权力的写照,是国家统治结

构的缩影,神秘的异己力量的象征。

百姓与国家之间,关系疏远而对立,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把两者隔开。

在庞大的官僚机构与大小官吏的阻挠下,小人物的起码要求也无法满足

7、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有哪些主要特征

(1)强烈的主观色彩

(2)喜欢描写歌颂大自然(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喜欢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语言和表现手法(4)注重艺术效果

8、简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苔丝的形象

(1)苔丝是一个被损害侮辱但始终不向命运低头屈服的纯洁少女形象

(2)在苔丝身上,

哈代集中概括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勤劳善良、感情真挚、心地纯洁、性格刚烈,具有刚毅强烈的反抗精神

9、简述《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精神特征他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他认为“痛苦在一个男子汉不算一回事”“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具有不屈服失败命运的“硬汉子”精神

10、简述维吉尔和贝亚特丽奇在《神曲》中的象征意义

维吉尔代表知识和理性,引导但丁走出迷茫和苦难。

而贝亚特丽奇则代表一种圣爱,在天堂向但丁发出呼唤,使但丁从内心产生神圣的向往和勇气,最终到达至善至美的境地。

因此,

他们超越了世俗的角色,成为理性和信仰的象征

11、试举出普希金的5部作品

《致恰达耶夫》《强盗》《茨冈》《希腊的女儿》《斯金卡.拉辛之歌》

12、《哈利贝克.费恩历险记》的主题思想

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小说以南北战争之后的密西西比河沿岸为背景,通过白人孩子哈克和黑奴吉姆沿河顺流而下、追求自由的故事,表达了反续奴制的思想和对民主、自由的真诚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