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版中国麻醉学指南及专家共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8776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版中国麻醉学指南及专家共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版中国麻醉学指南及专家共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版中国麻醉学指南及专家共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版中国麻醉学指南及专家共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版中国麻醉学指南及专家共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版中国麻醉学指南及专家共识Word格式.docx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版中国麻醉学指南及专家共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版中国麻醉学指南及专家共识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版中国麻醉学指南及专家共识Word格式.docx

腰围的测量采用最低肋骨下缘与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作为测量点,被测者取直立位在平静呼气状态下,用软尺水平环绕于测量部位,松紧应适度,测量过程中避免吸气,并应保持软尺各部分处于水平位置。

我国提出了中国人肥胖诊断BMI界值,并结合腰围来判断相关疾病的危险度,见表2。

CT和MRI可以较精确的测定体脂的百分含量,但较为昂贵,难以普及。

表2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

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值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

注:

*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

**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二、肥胖的流行病学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膳食结构的变化,肥胖已成为第六大疾病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呈现全球流行的态势。

根据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三、肥胖的病理生理学

1.脂肪分布

腹部肥胖在男性更为常见,髋部、臀部周围的外周脂肪更多见于女性。

如脂肪主要在腹部和腹腔蓄积过多,称为“中心型肥胖”。

中心型肥胖相关的代紊乱发生率较高,更易合并代综合征。

目前认为腰臀比男性>

1.0、女性>

0.8是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的一项强的预测指标。

2.代综合征

肥胖患者多合并代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伴有腹型肥胖、血脂代异常、血糖升高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以及其他特点,MS与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代综合征的新诊断标准(表3)。

控制肥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将有益于MS的预防。

表3代综合征诊断标准

3.呼吸系统

(1)功能残气量下降:

肥胖能够影响膈肌及胸腹部运动,进而导致功能残气量降低、区域性肺不和肺分流增加。

全身麻醉使这些变化更为明显,肥胖患者麻醉后功能残气量减少50%,而非肥胖患者只减少20%。

功能残气量的降低导致肥胖患者耐受呼吸暂停的能力下降。

(2)肺顺应性降低:

胸壁和腹部脂肪堆积、肺动脉血容量增多导致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增加。

当肥胖患者仰卧位时,肺顺应性降低及气道阻力增加更为明显。

少数病态肥胖并伴有心功能障碍的患者根本无法耐受仰卧位,仰卧位可导致致死性的心肺功能衰竭,称为肥胖仰卧位死亡综合征(obesitysupinedeathsyndrome)。

(3)静息代率、氧耗及呼吸做功增加:

因体重增加,氧耗及二氧化碳生成增多,肥胖患者需增加分钟通气量来维持血中正常的二氧化碳,使得呼吸做功增加。

(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ea,OSA):

OSA定义为睡眠期间呼吸暂停时间大于10秒,睡眠期间可有频繁出现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

肥胖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肥胖患者睡眠时周期性地出现部分或完全的上呼吸道梗阻,可有频繁出现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

而部分的上呼吸道梗阻导致低通气,所以此概念也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

OSAHS患者即使是轻度镇静也可引起气道的完全塌陷和(或)呼吸暂停。

慢性夜间低氧血症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和(或)右心室衰竭。

患者的OSAHS很容易漏诊。

一项针对170例拟行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术前只有15%的患者被诊断为OSAHS,但通过术前检查却发现有76%患者合并OSAHS。

因此,建议高危患者术前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以发现OSAHS。

4.心血管系统

(1)高血压:

肥胖患者患轻度至中度系统性高血压的概率比瘦者高3~6倍,50%~60%肥胖患者患高血压。

其机制与胰岛素对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及细胞外液体容量有关。

高血压若未控制可发展为离心性和向心性混合的左心室肥厚,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

体重减轻可明显改善甚至完全消除高血压。

(2)冠心病:

肥胖可能是缺血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证据不足。

冠心病在中心型肥胖患者中更常见。

年轻的肥胖患者可见其单支血管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较高,尤其右冠状动脉。

(3)心力衰竭:

肥胖是心力衰竭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机制可能是容量超负荷和血管硬化导致心脏结构性和功能性改变。

心力衰竭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4)心律失常:

窦房结功能紊乱和传导系统脂肪浸润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如房颤发生率增加1.5倍,同时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

随着BMI的增加,QT间期延长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5.消化系统

(1)肝胆疾病:

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多合并肝功能异常,因此选择麻醉药物时,应关注其对肝功能的影响。

肥胖患者发生胆囊及胆管疾病的风险增加3倍,其中胆石症常见。

(2)胃排空及胃食管反流病:

肥胖本身并不是胃排空延迟或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

肥胖患者在平卧位时,腹压明显升高,合并胃容量的扩大,围术期发生反流误吸的可能性增高。

6.血栓形成:

肥胖患者处于高凝状态,进而增加心肌梗死、卒中、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肥胖女性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是体重正常者的10倍。

术后的高凝状态持续时间可能超过2周,预防血栓形成的时间长短要考虑手术类型和BMI。

7.其它肥胖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抑制,乳腺癌、结肠癌、子宫膜癌、肾癌及食管癌发生的风险增加。

肥胖患者围术期感染发生率增加,称为肥胖炎性综合征。

肥胖患者脑卒中风险增加,还可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骨关节炎和退行性关节病趋势与肥胖的流行密切相关,此类患者手术时需特别关注。

四、药理学

1.最常用的体重名词

(1)全体重(totalbodyweight,TBW):

即患者实际体重。

(2)理想体重(idealbodyweight,IBW):

按照正常体脂比,随年龄变化,可由身高和性别近似计算。

男:

身高-100(cm)

女:

身高-105(cm)

(3)瘦体重(leanbodyweight,LBW):

即去掉脂肪的体重,最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4)校正体重(adjustedbodyweight,ABW):

调整体重的计算考虑到肥胖者瘦体重和药物分布容积的增加。

ABW(kg)=IBW(kg)+0.4[TBW(kg)-IBW(kg)]

2.常用药物剂量的计算

肥胖相关的生理学变化可导致很多药物的分布、结合及消除发生改变,证据显示肥胖者麻醉药物分布容积的变化并不相同,不能统一定量,麻醉药物计算依据详见表4。

肥胖患者对吸入麻醉药的 

脱氟作用增加,吸入地氟烷或七氟烷较异氟烷或丙泊酚醒更快。

表4相关药物剂量计算推荐依据

体重超过140kg~150kg已不适用靶控输注。

五、肥胖的治疗

肥胖的治疗可分为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及外科治疗。

随着临床认识的提高,肥胖症治疗手术越来越多,较常见的手术方式有Roux-Y形吻合胃旁路术、腹腔镜下的可调节性胃囊带术、腹腔镜下袖套式胃切除术、空回肠旁路或胆胰分泌转流术,其中不同手术方式各有利弊。

肥胖治疗性手术的并发症和病死率取决于年龄、性别、BMI、并存疾病、手术类型及复杂程度、外科医师和手术中心的经验。

最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狭窄形成、肺栓塞、白血病、胃脱垂及出血等,较少见并发症有伤口裂开、疝气、血肿形成、淋巴囊肿和缝线排出等。

某些手术方式可出现营养性并发症及倾倒综合征。

六、麻醉管理

(一)术前评估

所有肥胖患者均应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应着重于对呼吸系统、气道及心血管系统的评估,同时应重点识别和筛查OSAHS和高血栓风险的患者。

减肥手术死亡风险分层(obesitysurgerymortalityriskstratification,OS-MRS)同样适用于肥胖患者非减肥手术,4分~5分的患者术后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表5)。

对于肥胖患者,还应评估其外周静脉置管是否容易,超声引导肘前静脉置管相比于中心静脉置管更可取。

表5减肥手术死亡风险分层OS-MRS(同样适用于肥胖患者非减肥手术)

1.呼吸系统评估

常规进行困难气道的评估,如肥胖面颊、颈围大小、头颈活动度、颞下颌关节活动度、舌体大小、口度以及Mallampati评分等。

据估计约10%肥胖患者存在面罩通气困难,1%肥胖患者存在气管插管困难,应做好困难气道的准备。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应尽量识别提示呼吸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还需进行规的血液检查、胸部X线、肺功能检查等。

若患者存在以下征象①呼吸空气下脉搏氧饱和度<

95%;

②FVC<

3L或FEV1<

1.5L;

③休息时伴有喘息;

④血清碳酸氢盐>

27mmol/L,需考虑呼吸系统疾病,并且立即行动脉血气分析。

如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45mmHg,提示存在呼吸衰竭,则麻醉风险相应增加。

术前可行STOP-BANG评分(表6)筛查OSAHS患者,并推荐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或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positiveairwaypressure,BIPAP)治疗。

未诊断的OSAHS患者和不能耐受CPAP治疗的患者术后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而能够很好同步CPAP治疗的患者,术后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表6 

STOP-Bang评分

≥3个问题回答是,OSAHS高危;

<

3个问题回答是,OSAHS低危。

2.心血管系统评估

心血管系统病史采集应询问患者有无胸痛、劳累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疲劳和晕厥及睡眠时体位。

肥胖患者因体型原因,伴有左心室或右心室衰竭的体征常难被发现,如颈静脉压增高、心脏杂音、啰音、肝大、外周性水肿等,很难被发现。

应常规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行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心血管状况,还可通过评估患者活动耐力,合并症以及预期手术部位和时长,进行心肺运动试验预测术后并发症风险。

心电图检查可提示右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厚、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梗死。

经胸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评估左、右心室的收缩和舒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