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8518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

衰退型

性别比例

1)种群密度

a、定义:

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b、调查方法:

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离取样法

标志重捕法:

适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出生率、死亡率: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

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3)迁入率和迁出率:

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4)年龄组成:

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b、类型:

增长型(A)、稳定型(B)、衰退型(C);

增长型:

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种群密度会增大。

稳定型:

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

衰退型:

幼年个体较少,而中老年个体较多,种群密度会减小。

c、意义:

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5)性别比例:

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3、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① “J型增长”

a、数学模型:

(1)

(2)曲线(如右图)

时间

b、条件:

理想条件指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

c、举例:

自然界中确有,如一个新物种到适应的新环境。

② “S型增长”:

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a、条件:

自然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

b、曲线中注意点:

(1)K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2)K/2处增长率最大。

Ø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临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有重要意义。

二、群落的结构

1、群落: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丰富度: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种间关系比较

(1)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2)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3)寄生:

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关系名称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互利共生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地衣;

大豆与根瘤菌

寄生

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

如果分开,则寄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宿主会生活得更好

蛔虫与人;

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

竞争

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

生存能力相同,则如图b,AB起点相同,为同一营养级

牛与羊;

农作物与杂草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变化。

AB起点不相同,两种生物数量(能量)存在差异,分别位于不同的营养级

狼与兔;

青蛙与昆虫

3、群落的结构:

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b、包括: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影响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阳光,影响动物的主要因素是食物。

意义:

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

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

4、群落的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1)初生演替:

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演替,如:

沙丘、火山岩、冰川泥。

过程:

(2)次生演替: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发芽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

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

c、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小练习

1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

2在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树林。

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

A.初生演替       B.生物入侵

C.生物进化D.种间竞争

3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4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5右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6右图表示种群增长率与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曲线表明,种群数量的变化只与时间有关而与其他物种无关

B.C~D段种群数量下降,其主要原因有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C.该图可表示密闭的恒定容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增长率的变化曲线

D.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C时期的水平

1A2D3D4B5D6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