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另一位诗人说: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
富于暗示。
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
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
济慈名句所谓:
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
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娥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不知”得多撩人!
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
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
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
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
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
“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春去也,人何处;
人去也,春何处。
”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
够了,不再有了。
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
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
他们在何处?
你在何处?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
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1.对上面两段话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应有悠远的意味。
B.中国诗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难于理解。
C.魏尔兰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的特点和暗示性。
D.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
2.对上面两段话的评析和由这两段话引发的联想,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形式与旨趣,相依更应相谐,诗歌创作如是,小说、散文何尝不是?
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确有共识,读钱文可见一斑。
C.中国诗人在精雕细刻中练就了技艺,但是不会束缚才智,让人思度。
D.行文机巧:
明扬中国诗之长处,暗讥西洋诗之短弊。
3.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外国诗创作在押韵上没有中国古代诗那么严格的限制。
中国诗强调“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说诗的语言要讲究含蓄,要耐人寻味。
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有许多共同之处。
外国诗人也主张诗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的特点和暗示性。
C.中国古代诗人在进行诗创作时,特别追求形式美,在声韵、遣词、造句上往往精雕细刻。
D.外国诗与中国古代诗相比,有明显的差距,外国诗的贡献小。
【答案】
1.B
2.D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
题干要求选出对上面两段话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可先概括第一二段的内容大意,然后再仔细筛选辨别选项是否正确。
B项,理解不正确,中国的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但因此形成的特点是:
富于暗示性,而不是深奥难懂。
所以选B。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B项,理解不正确,中国的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但因此形成的特点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
D项,“暗中讥讽西洋诗歌之短弊。
”在文中并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
3.
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D项结合文本内容“富于暗示。
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可知,外国诗的贡献小,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D结合文本内容“富于暗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17分)
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人。
父咸秩,陕西大都督府司马。
穆幼能属文,有至行。
行路得遗物,必访主归之。
从王昭素受《易》及《庄》、《老》书,尽究其义。
昭素谓曰:
“子所得皆精理,往往出吾意表。
”且语人曰:
“李生异日必为廊庙器。
”
周显德初,以进士为郢、汝二州从事,迁右拾遗。
宋初,以殿中待御史选为洋州通判。
既至,剖决滞论,无留狱焉。
移陕州通判,有司调郡租渝河南,穆以西州军食阙,不即应命,坐免。
又坐举官削前资时弟肃为博州从事穆将母就肃居虽贫甚兄弟相与讲学意泊如也
开宝五年,以太子中允召。
明年,拜左拾遗、知制诰。
五代以还,词令沿华靡,至穆而独用雅正,悉矫其弊。
穆与卢多逊为同门生,太祖尝谓多逊:
“李穆性仁善,辞学之外无所豫。
”对曰:
“穆操行端正,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也。
”上曰:
“诚如是,吾当用之。
”时将有事江南,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之端。
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为使。
穆至谕旨,煜辞以疾,且言“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己。
”穆曰:
“朝与否,国主自处之。
然朝廷甲兵精锐,物力雄富,恐不易当其锋,宜熟思之,无自贻后悔。
”使还,具言状,上以为所谕要切。
江南亦谓其言诚实。
太平兴国初,转左补阙。
三年冬,加史馆修撰、判馆事,面赐金紫。
四年,从征太原还,拜中书舍人。
预修《太祖实录》,赐衣带、银器、缯彩。
七年,以与卢多逊款狎,又为秦王送草原朝辞笏记,为言者所劾,责授司封员外郎。
八年春,与宋白等同知贡举,及待上御崇政殿亲试等士,上悯其颜瘕瘁,即日复拜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判馆事。
五月,召为翰林学士。
六月,知开封府,剖判精敏,奸滑无所假贷,由是豪右屏迹,权贵无敢干以私,上益知其才。
十一月,擢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月余,丁母忧,未几,起复本官。
穆三上表乞终制,诏强起之,穆益哀毁尽礼。
九年正月,晨起将朝,风眩暴卒,年五十七。
穆自责授员外郎,复中书舍人,入翰林,参知政事,以至于卒,有及周岁。
上闻其死,哭谓近臣曰:
“穆国之良臣,朕方倚用,遽兹沦没,非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
”赠工部尚书。
(节选《宋史·
列传二十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穆幼能属文,有至行属:
连缀,写作
B.煜辞以疾辞:
推辞,拒绝
C.宜熟思之,无自贻后悔贻:
赠送
D.擢拜左谏议大夫擢:
提拔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坐举官/削前资时/弟肃为博州从事/穆将母就肃/居虽贫甚兄弟相与/讲学/意泊如也
B.又坐举官/削前资/时弟肃为博州从事/穆将母就肃居/虽贫甚/兄弟相与讲学/意泊如也
C.又坐/举官削前资/时弟肃为/博州从事穆将母/就肃居/虽贫/甚兄弟相与/讲学意泊如也
D.又坐举官/削前资时/弟肃为博州从事/穆将母就肃居/虽贫甚/兄弟相与/讲学意泊如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穆跟随王昭素尽心尽力地学习《易》及《庄》、《老》,王昭素认为李穆学到了上述古籍的精理,将来必成大器。
B.李穆被免职后,带着母亲到弟弟那里居住,虽然生活非常贫困,但能同兄弟一起学习,感到淡泊舒畅。
C.太祖认为李穆生性仁惠善良,人品学识好。
李穆作为使者出使江南,言行得体,很好地完成了使命。
D.李穆在母亲去世后,他回家为母亲守丧,服丧已满后官复原职,但李穆又上奏章请求为母亲再守丧三年,皇上没有应允。
7.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穆操行端正,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也。
(2)穆国之良臣,朕方倚用,遽兹沦没,非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
4.C
5.B
6.D
7.
(1)李穆操守品行端方正直,处事不因为生死而改变节操,是仁善而勇毅的人。
(2)李穆是国家的良臣,我正要倚重任用他,却突然去世,这不是这个人的不幸,是我的不幸啊!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选项C项“宜熟思之,无自贻后悔”,结合前面内容“恐不易当其锋”,你恐怕不容易抵挡其锋芒,应该仔细考虑,切莫让自己后悔。
应该译为“遗留”。
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又坐举官削前资时弟肃为博州从事穆将母就肃居虽贫甚兄弟相与讲学意泊如也”,这段话主要根据意思断句,联系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他的弟弟李肃担任博州从事,李穆带着母亲到弟弟那里居住,虽然生活非常贫困,但与兄弟共同学习,心志淡泊”。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