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近期进展挑战和对策建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7797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近期进展挑战和对策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近期进展挑战和对策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近期进展挑战和对策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近期进展挑战和对策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近期进展挑战和对策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近期进展挑战和对策建议.docx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近期进展挑战和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近期进展挑战和对策建议.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近期进展挑战和对策建议.docx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近期进展挑战和对策建议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近期进展、挑战和对策建议

  内容提要 近两年我国光伏产业取得爆发式增长和重大技术进展,正加快形成包括高纯硅在内的较完整产业链,使得今后我国光伏发电成本的显着下降成为可能。

但是,由于目前仍缺乏领先技术和足够的经济竞争力,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着全球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和国内市场支撑不足的困扰;不协调的产业和市场结构不利于产业发展和国内节能减排;监管和引导缺失可能增加国内环境污染风险。

建议近期要大力扶持壮大“技术推动型”的光伏设备制造业,稳步开拓“离网和并网并行,不同阶段各有侧重”的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尽快按照“清洁、高效、安全”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光伏产业投资准入和监管制度。

  关键词 光伏产业 挑战 对策建议

  一、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光伏产业经历了高速发展期。

特别是在2007年,我国光伏产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使得我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国;而且,高纯多晶硅技术以及其他许多关键生产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国产化工作也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

  但是,2007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也集中爆发了一系列相互关联、引起高度关注甚至激烈争议的问题,主要包括:

不协调的产业链结构、绝大部分产品出口国外的市场格局、生产过程导致的国内高能耗和四氯化硅环境污染、全球技术和市场竞争加剧下的产业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光伏发电的商业化前景和时间表等。

这些都是当前广受热议的焦点问题,也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和太阳能利用的重大问题。

  二、国内外光伏产业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光伏产业的最新进展

  近几年来,我国光伏产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已基本形成了涵盖多晶硅材料、铸锭、拉单晶、电池片、封装、平衡部件、系统集成、光伏应用产品和专用设备制造的较完整产业链。

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专用设备和专用材料的国产化加快,许多设备完全实现了国产化并有部分出口。

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生产能力分别达到和,当年产量分别比2006年增长148%和138%,达到和,均占世界总产量的27%以上,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生产国。

2007年我国光伏产业的销售收入也增加到100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8万人以上。

  特别是多年持续严重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高纯多晶硅制造技术,在这两年内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

在科技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支持下,2007年新光硅业、洛阳中硅、江苏中能等3个企业分别建成了千吨级高纯硅生产线,使得全年高纯硅产量大幅增加到1130吨。

2008年,随着江苏中能二期和重庆大全的各自1500吨多晶硅工程的建成投产,预计国内超纯多晶硅的全年产量将超过4000吨。

而且,重庆大全和江苏中能公司实现了还原尾气回收利用技术和多晶硅还原炉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据介绍,综合能耗已降到150-180kWh/kg(使得成本降低到约50美元/kg),显着低于其他国内同类企业的250-300kWh/kg,主要物料的综合回收率也超过98%。

最近,江苏中能等一些国内企业还在积极准备开发引进流化床法、硅烷法等新型高纯硅生产技术,可望使高纯多晶硅生产的综合电耗降至20-50kWh/kg,成本降至15-25美元/kg。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33家高纯硅生产企业的一期工程产能总计约为万吨(规划总产能高达万吨),如果这些项目能顺利建成投产,预计我国2010年的多晶硅产量将超过3万吨,将从根本上缓解高纯硅材料的供需紧张的矛盾。

  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不少地方和企业近年来积极建设MWp级并网光伏系统(主要是建筑屋顶光伏系统)。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8年5月,全国已建和在建11个MWp级并网光伏系统,大部分预计在2009年建成。

一些光伏设备制造企业还积极探寻建设更大规模光伏发电站的机会;江苏等省份还提出制定“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

我国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的《常州宣言》提出了非常积极的目标,力争在2015年前使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到元/kWh,在10年内使光伏发电量占到全国总发电量的1%,这意味着大约500亿kWh的年发电量和超过4000万kW的装机量。

  

(二)国际光伏产业的进展和发展前景

  在国际上,光伏发电产业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持续政策扶持,光伏发电的成本也随着太阳能电池技术进步、硅原料和组件供需形势逐步缓解而快速下降,使光伏发电成为增长速度最快、初步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日本2008年恢复了中断两年的居民屋顶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投资补贴政策。

美国目前30多个州都实施屋顶并网光伏发电净电量计量法政策;美国联邦政府2008年又延长了光伏投资税减免政策。

德国继续对光伏发电实行为期20年的固定电价,2008年平均上网电价为欧分,kWh。

  国内外光伏产业界已开始描绘以居民销售电价和峰谷电价为临界点的并网光伏发电商业化时间表。

德意志银行预计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电成本最低可降到$/kWh以下(约合元人民币,kWh),乐观估计大约在2015-2016年左右可降到$/kWh(约合1元人民币/kWh),使得光伏发电将于2010-2013年期间首先在日本、德国、西班牙等实行较高平均零售电价的国家开始商业化发展。

  在扶持政策和发展前景激励下,2002年以来,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年均增长率超过40%。

2007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62%,当年统计安装量为,累计总装机容量大约为12GWp。

据有关预测或展望,未来数年全球光伏市场将以大约60%的速度增长,2020年累计装机将达到200GWp,绝大部分为并网光伏发电。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以来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乃至可能的经济危机,预计会减弱全球光伏发电市场增长速度,并影响光伏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全球金融危机普遍增加融资难度,而资金密集型的光伏产业也不能独善其身;二是国际能源价格(以油价为代表)的大幅回落将扭转各国销售电价持续增长的趋势,从而延迟光伏发电实现电网平价(gridparity)的时间点;三是各国在金融危机和财政能力影响下,其今后的光伏产业补贴政策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三、我国推动光伏产业发展和市场应用的障碍和挑战

  虽然我国光伏产业近年来实现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技术、环境和市场风险;近期推动国内光伏市场应用也面临成本高、上网难、缺乏经验等障碍。

  

(一)国内光伏技术仍存在总体水平不高、内在竞争力不强和短期环境风险

  由于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历史短、基础研究工作薄弱,目前我国光伏技术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效率和质量水平仍然普遍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在新型高效的太阳能电池和高纯硅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也落后于欧美日发达国家,许多装备主要依赖国外引进。

因此,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仍主要依靠市场驱动而非技术驱动,缺乏强大的内在竞争力。

特别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纯多晶硅企业仍面临物料闭路循环和废液废气污染物回收处理等方面的技术瓶颈,存在四氯化硅副产品的环境污染风险,成为我国高纯硅行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二)产业和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利于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和节能减排

  过去几年内,我国光伏产业界抓住欧美国家光伏市场的快速增长的机遇,利用国内人力和资源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实现了迅速起步与发展壮大。

但业界普遍预测,由于近年全球光伏产业的产能迅速扩张以及金融危机影响,未来两年内世界光伏组件和高纯硅材料市场将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使光伏产业面临大规模洗牌。

  最近我国光伏企业已普遍停止扩产、削减产量。

在这个洗牌过程中,利润率最高的环节也将逐渐转向下游的光伏发电运营业,使得出售光伏电力比出售光伏组件和系统具有更长远稳定的回报,这也是传统光伏产业界(光伏设备制造业)日益重视、极力呼吁启动国内光伏市场的根本原因。

但是,我国光伏市场的发展却滞后于国内光伏产业和国际光伏市场,2007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量为20MWp,仅为当年国内太阳能电池产量的2%和全球总新增装机量的%,其中并网光伏发电装机仅为2MWp。

因此,目前这种产业和市场格局意味着我国光伏产业面临日益突出的市场风险。

而广受争论的光伏产业的高能耗问题,其实质问题也在于产业和市场发展不平衡,即取决于国内光伏产业链建设和国内外市场的选择。

相关研究已达成基本一致的结论,目前多晶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生产过程所耗能量的回收期只有两到三年。

但是,如果在国内生产高纯硅料及硅棒/锭和硅片(占光伏系统生产总能耗的70%-80%)、在国外应用光伏发电系统,则光伏产业对我国而言即是高能耗的出口加工业。

  (三)光伏产业在近中期仍缺乏足够经济竞争力,有赖于政府政策扶持

  并网光伏发电的初投资目前大约为5-6万元/kW,预期上网电价3-5元/kWh,离网光伏系统的投资和供电成本更高,需依赖优惠的价格和财税政策扶持。

最近数十年全球光伏市场的重心随着各国光伏市场政策的变化而先后从美国(1996年以前)转移到日本(1996-2002年)和欧盟(2002年以来),即充分反映了全球光伏市场的需求主要是由扶持政策推动的。

目前我国还未制定比较系统完善的光伏发电经济激励政策,全国已建成的100多个并网光伏发电项目中只有2个项目在2008年6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准予享受4元/kWh的优惠上网电价,有待于加快制定必要适度的财政补贴和优惠上网电价扶持政策。

  (四)有待于制定落实光伏发电上网的具体政策措施

  由于光伏发电系统增加了不可调度的电力装机,目前的技术标准也没有关于无功补偿以及电网调度等问题的相应标准和管理规程,使得电力部门不愿接受光伏发电上网。

我国已建成的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都处于试验性并网状态,不允许光伏电力通过电力变压器向高压电网(10kV)反送电,只允许在低压侧(380V/220V)自发自用。

因此,目前我国还缺乏真正的光伏发电上网项目和充分的经验。

  四、关于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道路的探讨

  为应对根据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的挑战,切实建立符合国情的产业发展道路和政策措施,我国需要正确处理产业、技术和市场的关系,解决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一)如何增强国内光伏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技术驱动(竞争力增强)和市场拉动。

虽然不少业内人士呼吁立即启动国内规模化并网光伏发电市场以支撑我国光伏产业,但目前的高成本使得大规模发展光伏发电目前仍难以承受。

而且,如果我国在当前启动大规模光伏市场和补贴,必将立刻扭转光伏市场的回落趋势,推高光伏发电成本。

另一方面,国际光伏市场仍保持增长态势,仍为国内光伏产业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鉴于此,近期仍要努力通过技术进步、健全产业链、巩固开拓国际市场、建设国内示范项目来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强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在产业链中,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制造业符合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和扩大就业政策导向,仍是应首要鼓励发展的环节。

自主化生产高纯硅是中国光伏产业降低价格的必由条件,但必须重点支持清洁高效、低成本的高纯硅生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二)近中期国内光伏市场应确立的主要发展方向

  由于欧、美、日等国家早已实现电力普遍化服务,其太阳能光伏的推广应用在上世纪90年代就瞄准了并网光伏系统(主要是屋顶并网光伏系统),并于近年来加快大规模应用,包括大规模地面并网光伏电站。

而我国目前还有大约100万无电户需要在2020年以前采用光伏和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解决用电问题,潜在市场容量为200-1000MWp(1GWp),应成为近中期首要考虑、予以扶持的光伏市场。

虽然某些企业认为必须依靠并网光伏发电而非离网发电来支撑光伏产业发展,但其实质问题在于只有并网光伏发电才能使得光伏企业进入下游市场并实现稳定售电收入,故而光伏企业十分热衷于并网光伏发电。

不过,从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和有限财政资源来看,我国近期光伏发电的首要方向仍然是面向无电区的电力建设,同时可根据相关科技攻关和前期产业化工作要求建设一批并网光伏系统/电站,为启动大规模并网光伏发电市场做好技术性准备。

  (三)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