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综历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7938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综历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综历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综历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综历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综历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综历史文档格式.docx

《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综历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综历史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泉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综历史文档格式.docx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地、君臣、阴阳、夫妇、春夏、父子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故D选项正确;

《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没有反映道家“无为”的治国理念,故A选项错误;

材料也未涉及儒学的民本思想,故B选项错误;

材料主旨是说明伦理纲常思想,不是强调孔孟儒学的“仁爱”思想,故C选项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最关键的信息“天地、君臣、阴阳、夫妇、春夏、父子”,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伦理纲常思想强调以上概念关系,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2.南北朝时期史学家范哗将汉代士风的发展变化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汉高祖时代,盛行“轻死重气”的任侠之风;

第二个阶段是汉武帝时代,其时崇尚儒学,多“守文之徒”。

汉代士风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变,反映了

A.由重武轻文转向重文轻武B.儒家传统忠义观念被抛弃

C.统治理念影响社会价值观D.国家由分裂到统一的趋势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统治理念影响社会价值观,导致汉代士风多“守文之徒”,故C选项正确;

重文轻武属于宋代的特点,不属于汉代,故A选项错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儒家传统忠义观念被继承与发展,故B选项错误;

汉高祖时代到汉武帝时代都是国家统一的,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3.宋朝廷敕封泉州海神“通远王”,留下“舶司岁两祈风于通远王庙”等大量记载海外交通史的石刻。

元朝敕封海上女神妈祖为“天后”,取代了通远王的海神地位。

这说明

A.海外贸易发展提高了城市政治地位B.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促进文化交融

C.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女性地位提高D.政权的更迭影响民间信仰的变化

【解析】据材料“宋朝廷敕封泉州海神‘通远王’……元朝敕封海上女神妈祖为‘天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取代宋朝,政权的更迭影响了民间“海神”信仰的变化,故D选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城市政治地位的提高,故A选项错误;

泉州海神与海上女神妈祖的变化也无法体现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促进文化交融,故B选项错误;

海上女神妈祖的地位也不能说明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女性地位提高,故C选项错误。

4.越南黎朝绍平元年(1434年)诏曰:

“第一场,经义一道,四书各一道,并限300字。

第二场,制、诏、表。

第三场,诗赋。

第四场,策一道,1000字以上。

”由此可见

A.越南的科举考试仿效中国B.越南人可参与明朝科举考试

C.八股取士制度推广到越南D.明政府在越南开设科举考场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越南黎朝……经义一道,四书各一道……制、诏、表……诗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越南的科举考试仿效中国科举制的内容和程序,故A选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越南的科举,不是越南人参与明朝科举考试,故B选项错误;

材料也无法体现八股取士制度的内容,故C选项错误;

材料也没有反映明政府在越南开设科举考场,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5.对下表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非生产性开支成为外债主体B.列强加大对华的商品输出

C.民族资本主义迎来发展机遇D.近代经济对外资依赖加强...

【解析】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的外债结构中实业比重较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非生产性开支成为外债主体,故A选项正确;

数据显示赔款、军政比重较大,不能说明列强加大对华的商品输出,故B选项错误;

外债结构中实业比重较少,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C选项错误;

军政比重较大,也不能说明近代经济对外资依赖加强,故D选项错误。

本题属于表格数据分析类选择题,解题关键是观察并分析历代政府的外债总额和借款占比,同时明确“非生产性开支”这一概念的含义,据此即可发现非生产性开支成为外债主体,最后作出正确判断。

6.有学者认为:

“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

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此处的“原始动力”指

A.实业救国B.救亡图存C.学习西方D.民主共和

【答案】B

【解析】据材料“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是救亡图存,故各种思想都根源于这一根本任务,故B选项正确;

实业救国也源于民族危机,故A选项错误;

学习西方的目的也是救亡图存,故C选项错误;

民主共和思想也是为了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富民强,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解题技巧是紧扣题干的时间范围:

1840年以来。

关键词是“原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鸦片战争的时间点,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主要任务是救亡图存,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7.《时代用刊》报道:

1931至1933年抵制日货运动的全面化和激烈化超过了过去的任何时期,并出现了民族主义热情下的暴力化和政府积极参与的制度化倾向。

该材料反映了

A.民族工业迎来黄金时期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C.抗战以来民族意识增强D.南京国民政府积极主动地抗日

【解析】据材料“1931至1933年抵制日货运动的全面化和激烈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增强,故发生激烈的抵制日货运动,故C选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民族工业迎来黄金时期,故A选项错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在1937年,故B选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抵制日货运动不能说明南京国民政府积极主动地抗日,故D选项错误。

8.在“大跃进”时期,安徽农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为了生产自救,少数农民自发地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1961年底,安徽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行责任田。

这一做法

A.改变了当时土地所有制B.否定人民公社化运动

C.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

【解析】据材料“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实行责任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责任田并未改变当时的土地集体所有制,故A选项错误;

1961年安徽省实行责任田也不能说明人民公社化运动被否定,故B选项错误;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C选项错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脱离了生产力水平,实行责任田是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的表现,故D选项正确。

9.雅典城邦的每个官员在一年的任期内,需要接受十次任职审查;

期满卸任之时,同样也要接受审查:

一方面是账目审查,另一方面是职司审查。

官员若顺利完成自己分内事务,便可顺利离职;

若未能完成,将受到渎职处罚。

A.督促了公职人员廉洁履职B.限制了城邦公民的自由权利

C.调动了公民参政的极大热情D.杜绝了国家权力的滥用误用

【解析】据材料“在一年的任期内,需要接受十次任职审查;

期满卸任之时,同样也要接受审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做法对官员形成有效的监督,督促了公职人员廉洁履职,故A选项正确;

监督官员不等于限制城邦公民的自由权利,故B选项错误;

监督官员也不是公民积极参政的原因和目的,故C选项错误;

国家权力的滥用误用的根源在于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故D选项错误。

10.1833年,英国议会立法规定,9-13岁的童工每周劳动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14-18岁的青少年每周劳动时间不得超过69小时,并且每天要抽出至少两个小时让童工接受教育。

这说明当时英国

A.工人的民主权利得到提高B.建立起完善的工厂保护制度

C.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并存D.政府开始推行社会保障制度

11.十月革命后,针对议会民主制中地域代表制存在的弊端,列宁明确提出用苏维埃的生产单位代表制代替之,即在苏维埃制下,选举单位和国家的基层组织不按地域划分,而是按经济和生产单位(工厂等)划分。

这种选举办法

A.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况相适应...

B.有利于防止地方势力对政治的操控

C.是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彻底否定

D.突出工人阶级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

【解析】据材料“针对议会民主制中地域代表制存在的弊端……选举单位和国家的基层组织……按经济和生产单位(工厂等)划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选举办法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地域代表制存在的弊端,有利于防止地方势力对政治的操控,故B选项正确;

当时俄国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故A选项错误;

C选项错在“彻底否定”,故C选项错误;

材料未涉及工人阶级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故D选项错误。

12.1948年5月,欧洲统一支持者在海牙举行第一次聚会,会议代表包括西欧各国议员、官员、教授、作家、工会代表共近800人,美国、加拿大也派观察员列席。

大会指出必须合并各国的部分主权,在一个联合欧洲的范围内解决德国问题。

这次大会

A.正式开启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B.为后来德国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C.表明战后美国控制欧洲的野心D.体现上下联动推动欧洲一体化

【解析】据材料“西欧各国议员、官员、教授、作家、工会代表”、“合并各国的部分主权,在一个联合欧洲的范围内解决德国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欧洲社会各个阶层都推动欧洲一体化,故D选项正确;

1952年,西欧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启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故A选项错误;

德国的分裂是由美苏对抗导致,故B选项错误;

材料也无法体现美国控制欧洲的野心,故C选项错误。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海防观念意识基本沿袭明朝统治者的思想模式。

统治者长期重视西北边防,认为“重新疆所以保蒙古,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联,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

”而对台湾问题的认识上,即使是因解决台湾问题而留名青史的康熙也有过“台湾省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的”的念头。

清朝水军建立伊始,其方针是“沿海各省水师,仅为防守海口、缉捕海盗之用”,没有经略海洋、决胜海上的战略思想。

嘉庆年间,受“洋盗”蜂起的刺激,朝廷先后颁布《华夷交易章程》、《防范夷人章程八条》等诏令,严格限制中外交往。

材料二

郑观应认为,中国海岸线绵长,防不胜防,“为今之计,宜先分险易、权轻重,定沿边海势为北、中、南三洋”。

“北洋”以旅顺、威海为重镇,“中洋”以崇明、舟山为重镇,“南洋”以南澳、台湾省、琼州为重镇。

如北洋有事,除大沽、旅顺.威海等处防守外,“宜分船两队,一防守海口,一出洋游弋”。

如南洋有警,“则调南洋各海船,以扼新加坡及苏门答腊之海峡,迎击于海中”。

他还认为中国应“以商为本”、“工商为本”,先富而后强,建立的海军的目的在于“卫商民,收防海之实用”,“张国威,护华商”。

而发展工商业又为建立海防提供了物质保证,他说:

“非富不能图强,非强不能保富,富与强实相维系也”。

——以上均摘编自刘中民等《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海防观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观应关于海防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答案】

(1)特点:

重陆轻海(固守“重陆轻海”的陈旧观念);

服务于“海禁”(消极防御):

以防为主,缺乏海权意识(海防意识淡薄)。

原因:

白给臼足自然经济的产物:

传统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

巩固统治中心的需要;

海上反消力量的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