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重要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7930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重要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重要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重要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重要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重要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重要Word下载.docx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重要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重要Word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重要Word下载.docx

4、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和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

(质量验收规范、验收统一标准等)

5、单位(子单位)工程、分包项目的竣工验收签章应使用企业法定公章,其他应使用项目部(分包单位)符合相应授权的公章。

有关签字人员也应有相应的授权证明。

6、建设单位监督专业分包单位及时将施工技术资料完整、全面、准确地移交给总承包单位。

7、由建设单位采购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建设单位应保证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符合设计文、规范标准和合同要求,并保证相关材料质量证明文件的完整、真实和有效,经监理单位认可后及时移交给工程施工单位整理归档。

8、建设单位应负责组织竣工图的编制工作,也可委托监理或施工单位进行。

竣工图:

工程竣工后,真实反映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结果的图样。

(归档整理规范)。

9、建设单位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应提请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对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

列入城建档案馆接收范围的工程,工程竣工后验收3个月内,向当地城建档案馆移交一套符合规定的工程档案。

10、监理单位在施工阶段对施工技术资料的形成、积累、组卷和归档进行监督、检查,使施工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符合有关要求。

11、监理单位提供合格、完整的监理资料。

12、施工单位应负责汇总各分包单位编制的施工技术资料。

分包单位应负责其职责范围内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对施工技术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

13、施工单位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将工程的施工技术资料整理、汇总、组卷;

并按合同约定数量编制完整的施工技术资料,移交建设单位,自行保存一套。

14、施工技术资料在施工过程中应按先自检、后交接检再验收的程序,加强过程控制。

15、施工技术资料的报验、报审及验收、审批均应有时限性要求。

在合同中有约定时按约定执行,无约定时,施工技术资料的申报、审批不得影响正常施工。

16、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应在与分包单位签订施工合同的同时,明确分包范围内施工技术资料的移交办法,包括套数、时间、质量要求、验收标准、违约责任等,专业分包亦遵守本规定。

17、施工技术资料代号:

建筑结构与装饰装修鲁JJ

桩基工程鲁ZJ

钢结构工程鲁GG

幕墙工程鲁MQ

给排水与采暖工程鲁SN

通风与空调工程鲁TK

建筑电气工程鲁DQ

电梯工程鲁DT

智能建筑工程鲁ZN

工程检测报告代号鲁JC

因《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出台较晚,节能分部工程的表格省内尚未制定完善。

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号由三部分组成,即分部(子分部)工程代号,资料组列顺序号和同类资料顺序号组成。

如:

鲁JJ-001-001。

18、施工技术资料顺序号的填写原则:

专用表格随施工过程,按时间顺序,从001开始连续标注。

对同一张表格(隐蔽验收记录)等,应根据各自分部(分项)工程的不同,依各个检查项目从001开始连续标注。

无示范表格的,在资料的右上角注明编号或顺序号。

第二部分施工技术资料内容

一、施工技术资料主要由施工管理资料、质量验收资料和施工检测、试验资料组成。

1、管理资料:

主要包括工程质量管理、施工记录、材质证明、施工试验等内容。

2、质量验收资料:

主要包括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工程实体、观感验收等内容。

3、施工检测资料:

主要包括各种性能检验报告等。

二、在资料整理过程中,我们要按照以上三个大的方面进行分类,分别组卷,按照:

单位工程———各分部工程———各分项工程——各检验批———隐蔽验收这种“倒树形”结构分层次进行整理,使资料整有条理性。

并且不会让施工技术资料显得混乱。

单位工程

子单位工程

*分部

*分项

检验批

隐蔽验收

下面重点讲解部分施工技术资料的填写及要求。

一、施工管理资料

一、工程概况表:

按照表格要求,按工程实际情况如实填写。

二、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由施工单位填写,将管理制度等有关文件原件附后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检查,并做出检查结论。

主要填写内容在表鲁JJ-003后边的填表说明中已有明确的说明,在此不再叙述。

三、设计变更文件:

设计变更文件主要包括:

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工程洽商记录。

(一)、图纸会审记录:

主要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负责提出图纸问题,并形成记录,设计单位对各专业问题进行交底,施工单位整理汇总,形成图纸会审记录。

图纸会审记录由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签认后,形成正式的图纸会审记录。

不得擅自在会审上涂改或变更其内容。

(1)图纸会审的具体内容有:

①工程结构是否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

②图纸是否存在方案性问题,各专业、各分项目之间的配合有无协调的问题

③图纸各部尺寸、标高是否统一、准确

④建筑、结构、公用管理线安装之间有无矛盾

⑤各种工业管道的走向是否合理,与地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交叉有无矛盾

⑥有无难以实现的结构,难以提供的材料、设备。

会审时,应特别注重质量通病的防治,如:

1、建筑与设备的配合(如厕浴间管道走向、暖气片、门开启到位、开关、插座位置等);

2、楼梯段净高,休息平台处净高、门净高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结构方面:

标高、砼等级、钢筋型号、抗震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屋面防水、外墙防水、地面做法,厕浴防水做法等是否规范;

5、治理建筑工程温度裂缝、顺板裂缝、现浇面裂缝、厕浴间防渗漏、外墙渗漏等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构造做法)。

(2)组织:

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小型项目由驻地监理工程师主持),会审记录由监理记录、整理,与会各方签订确认。

会审参加人员:

各施工单位的专业技术负责人,设计单位的项目设计负责,业主、总监理工程师及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的代表。

(二)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是由于工程图纸设计不合理或设计内容与现场实际不符,不能保证工程质量或使用功能,需要修改设计时,由原设计单位发出的改变原设计的文件。

1、变更设计的原因

A、工程内容的变化

B、工程技术特征的变化

C、设备选型变更

D、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与地质报告不符

E、其它客观条件变化

F、设计的疏忽与错误

G、更好的设计建议的出现

设计变更可由任意一方提出,必须经设计单位确认,建设单位同意后发出。

任何单位未经设计变更不得更改设计文件。

分包单位的设计变更应通过总包单位办理。

设计变更通知单由设计单位下达,并应由专业负责人以及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相关负责人签认。

2、设计变更资料整理要求:

(1)由施工单位提出的问题

A、不影响结构承载力、不改变设计功能的细部尺寸修改,不降低建筑标准的一般问题,可以经设计单位签证后作为施工依据(如钢筋代换);

B、重大技术问题,必须取得设计和建设方的签证方可作为施工依据。

(影响结构的内容)。

(2)由设计单位提出的问题

如由于设计方面的计算错误,做法改变、尺寸矛盾,结构变更等,必须由设计单位写出变更通知单或变更图纸,并由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准备和工程进展情况,做出能否变更的决定后,方可作为施工依据(乙方的正当权益)。

(3)由建设单位提出的问题

A、建设单位对建筑构造、细部做法、使用功能等方面提出的修改意见必须经过设计同意,并有设计通知单或变更图方可作为施工依据;

B、超标准变更必须有相关批准单位批准,方可办理。

(如建设规模、装修标准、工程投资等);

(三)工程洽商记录:

可以由任意一方提出,经设计单位确认,建设单位同意后发出。

并应由设计专业负责人以及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相关负责人签认。

四、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是指导工程项目施工和施工人员正确、规范、科学地进行施工作业的重要文件,是控制施工质量、安全、投资的指导性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编制应符合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

1、施工组织设计分类

A、施工组织总设计

B、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C、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①工程概况和施工条件;

②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

③施进度计划及各种资源需用量计划;

④施工平面图;

⑤主要施工技术及组织措施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编制: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在正式施工前编制完成,并经施工企业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审批。

(2)建筑规模较大、工艺复杂的工程、群体工程或分期出图工程,可分阶段报批施工组织设计。

也可分为几个层次编制。

例如,可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分部位或分专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等。

(3)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重点部位、技术复杂或采用新技术的关键工序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冬、雨期施工应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

(4)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内容应齐全,施工单位应首先进行内部审核,并填写《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报监理单位批复后实施。

发生较大的施工措施和工艺变更时,应有变更审批手续,并进行交底。

五、技术交底记录:

技术交底(书)是由技术人员根据设计文件、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等,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向施工操作人员讲解、解释,提出可操作性的要求,保证施工过程安全、规范,最终质量达到标准的一种书面活动。

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极为重要的一项技术管理工作,其作用是使参与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与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担的工程项目的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及应注意的问题。

1、技术交底的依据:

施工图纸、有关技术文件、规范标准和建筑安装工程技术规程。

2、技术交底的内容:

(1)技术交底应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分部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四新”(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技术交底和设计变更技术交底等。

各级交底以书面形式进行,交底双方签认应齐全。

因技术措施不当或交底不清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部门人的责任。

(2)重点和大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应由施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把主要设计要求、施工措施以及重要事项对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进行交底。

其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交底。

(3)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应由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负责,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对专业工长进行交底。

(4)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应由专业工长对专业施工班组(或专业分包)进行交底。

(5)“四新”技术交底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专业人员编制。

(6)设计变更技术交底应由项目技术部门根据变更要求,并结合具体施工步骤、措施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