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经典例文Word下载.doc
《议论文经典例文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经典例文Word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
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
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3年被杀害了。
(例证一)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
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分析例证一)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
“嗟,来食!
”(喂,来吃!
)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
”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
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
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
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
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例证二及其分析)
还有个例子。
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
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
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
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
“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例证三及其分析)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
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绝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总结全文)
例文二
怀疑与学问
“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
学则须疑。
”——张载(引用名言开头,提出论点)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
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视察。
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
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
不信它,因为它“非”。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
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
这是谁说的话?
最先见于何书?
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
著者何以知道?
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
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
有什么科学根据?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
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
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
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例文三
想和做
胡绳
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
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也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
他们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
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
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
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从来不想一想。
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说他们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
能够苦干固然是好的,但是只顾埋着头,不肯动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并不值得赞美。
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鞭子下绕着石磨转,永远不会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能够这样想的只有人。
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
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
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
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
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
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
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
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
怎样才能够接近实际?
当然要观察。
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
举个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
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
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
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也没有好处。
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
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的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
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得拿行动来证明:
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
一面做,一面想。
做,要靠想来指导;
想,要靠做来证明。
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
他们学习语文,就硬读课文。
因为只读不想,同一个语言文字上的道理,在这一课里老师讲明白了,出现在别一课里,他们又不理解了。
他们学习数学,就硬记公式。
因为只记不想,用这个公式算出了一道题,碰到同类的第二道题就又不会算了。
从旧经验里得到的道理,不能应用在新事物上,这就是不会用思想的缘故。
另外也有些同学,他们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方法,拿来记住动植物的分类,弄清历史的年代。
我们固然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
但是我们承认,在学习各种功课和训练记忆力上,是可以有一些比较省力的有效的方法的。
这些方法也得从学习的经验中取得。
假如只是埋头苦读,不动脑筋想一想,那就得不到。
除了学习功课以外,做种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
例如开会,演说,办壁报,组织班会和学术团体,这些实际的行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怎样忙,应该抽点功夫来想一想。
想什么?
想他自己做过的事,想自己做事得到的经验。
这样,他脑子里所有的就不是空想,他的行动也就可以不断地得到进步。
例文四
粗心专心事业心
叶永烈
粗心与专心,如水与火不相容,如矛与盾对立。
奇妙的是,许多科学家常常兼具两者---既粗心,又专心。
著名的美国物理学家牛顿,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确实是够粗心的了:
有一次,他请老朋友吃饭。
入席以后,他说去取一瓶酒,竟一去不复返,害得那位老朋友等了半天也不见他的影子。
原来,牛顿去取酒时,忽然想起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竟跑到实验室里专心致志地做起实验来,把那位老朋友忘到九宵云外去了。
还有一次,牛顿牵着马上山,走着,走着,又想起了科学中的问题,手就松开了,放掉了缰绳。
他走到山顶,这才发现马儿跑了!
牛顿的粗心,是生活上的粗心。
他在生活上的粗心,是由他对科学的专心引起的。
牛顿在科学上专心致志,兢兢业业。
正因为他把全部心血用在科学上,所以才在生活上显得那么大大咧咧的,丢三落四。
在科学家当中,像牛顿这样的不乏其人。
爱因斯坦也是这样。
有一次,爱因斯坦在一个桥头等候朋友,等着,等着,他陷入了沉思,连雨水湿了衣服都不觉得。
他想了一会儿,就掏出纸条,记了起来。
这时雨点打湿了纸条,他才发觉在下雨。
他赶紧把纸条放进衣袋,却又沉思起来,忘记了冰凉的雨点打在他的脸上。
科学家们在生活上粗心,常常被人们认为“怪”,甚至被称为“科学怪人”。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怪”,往往是科学家们废寝忘食,通宵达旦钻研科学引起的。
正如俗话所说“一心不可二用”,他们的心思全部扑到科学上去了,自然对别的事情就显得漫不经心,心不在焉了。
“春蚕到死丝不断,留赠他人御风寒。
”只有具有强烈的献身科学的事业心、责任心,才能终身专心致力于科学,推动科学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