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少年维特之烦恼》有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读《少年维特之烦恼》有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少年维特之烦恼》有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维特异常痛苦和郁闷,在他认为爱情无望之时,他选择了自杀。
在他的葬礼上没有一个亲人,没有一个朋友,连牧师也没有一个。
他就这样冷清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读完之后我哭得唏哩哗啦。
但是转念一想:
这样一个富有诗意.崇尚自然.自由向上的好男孩为爱情而死,值吗?
我认为不值,维特不值得为爱情而死。
他完全可以重新振作起来,另觅他人。
可是他太过于执着,哎......
这本书告诉我们:
什么事情都要想开些,不要向维特一样想不开哦!
而且做人,做事何必那么固执呢?
书,它会让我们懂得更多道理;
那就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代优秀的书人吧!
今天,我读完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本书,真是感慨万千啊!
此书,讲了一个叫维特的少年来到了一个环境幽雅的小山村。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乡间舞会上认识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
他们俩频频交往,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日子。
不久那位姑娘的未婚夫回来了。
维特被迫离开了他心爱的姑娘,到公使馆任职,但官场的腐败让他愤然辞去工作。
官场的贪污,自己心爱的人又得不到。
无奈之下,他选择了自杀。
这本书并不是教别人去自杀的。
而是让读者明白,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应该正确的去面对失败,给自几一个正确的定位。
死亡解决不了一切,它只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应该去解决问题,这才是人生的一种乐趣。
物质可以麻痹人的一时,但这时你会失去道德,信仰。
人的一生可以不伟大,但必须要庄严,有着失败后的努力,成功时的喜悦。
把人生变的有声有色。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又重温了一下歌德的著名作品《少年维特的烦恼》,重温经典,又产生了很多新的感悟。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第一部闻名于世界并具有民族特点的小说。
它通过市民青年维特与绿蒂的爱情以及维特的自杀,揭露了十八世纪后期德国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贵族官僚的虚伪庸俗,反映了市民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桎梏而不得的苦闷。
维特是一个受到启蒙思想启示的、觉醒的市民青年。
他热爱生活,厌恶等级制度,瞧不起平庸而又趾高气扬的贵族;
他无视传统习尚和阶级偏见,同情敢于反抗、敢于追求自由婚姻的雇农青年;
他追求自由独立的人格,希望有一天能“伸出我的宝剑”,用鲜血使我“安静下来”。
但他又无力向整个社会挑战,只有在绿蒂的爱情中寻求感情的寄托。
他既不见容于世,又不甘同流合污,既追求快乐、自由,又无所尉藉、希望;
既反抗陈腐的现实,又意志薄弱无力变革;
既易于冲动,又性格脆弱。
社会环境的压抑使他充满难以排解的郁闷,最后以自杀来求得解脱。
这种消极行为,既深切反映了市民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桎梏而不可得的悲愤,也是对黑暗现实的愤怒控诉。
歌德敏锐地抓住了当时年轻人所特有的多愁善感和悲观厌世的心理,并将这两种心理凝聚在小说的主人公维特的身上,使他成为一个时代青年的典型形象。
情节其实很简单,但小说震撼人心的地方在于他而描写,情节是以维特写给他的好友威廉的信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所以维特对于自己的立场和自己的心理描述的是非常详细准确。
我在读这本小说时画住很多有感触的句子。
现在选一些列出来表达我的感受。
“那些稍有地位的人,以为和普通百姓接触会玷污了自己高贵的品质,因此对老百姓非常冷淡;
而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在有地位的人面前摆出一副谄媚的丑态,更使得老百姓不喜欢那些高高在上的人。
”“我认为一个人倘若需要用疏远”贱民“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地位是高贵的,那他就和因为害怕失败而临阵逃脱的懦夫一样可耻。
”这几句话表现出维特对于人与人之间等级差别制度的鄙夷,体现了他对于人人平等的追求。
“有种人利用自己对另一颗心的控制力,去破坏别人内心里由衷产生的单纯的快乐,这种任何行为真是可恨!
”这是维特与夏绿蒂交谈时对“嫉妒”这种行为的评价,表现了他为人的正直和开放。
“当你那年轻的爱人患上了可怕的绝症时,只见她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眼睛绝望地望着天花板。
这时,你却只能像个无助的罪人,万分沮丧地站在她的床前,无能为力。
你内心里有深深的恐惧,你甚至恨不得倾尽自己的一切,只要能给爱人带去一点点求生的意念,或者一丝丝的力量,可是,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这是很真实的感受,每当看到我的爱人因难过而表情极其严肃时,我是多么想看到她的微笑,我想尽一切办法,只想换取她嘴角微微上扬,可当我发现我所做的一切根本不起作用时,我是多么地难过,多么地无奈,此时在她的面前我还不如空气。
“我觉得我真像是个孩子,尤其是万分渴望心仪的人能回首瞥一眼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真是个孩子”这种情况在我身上是发生了那么多次,这种渴望对我来说是那么的熟悉自然,有时望着恋人的身影渐渐离去,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幼稚。
维特的处境和心理我们从作者的描写中可以真切地体会到。
我相信读完之后,人们只有同情,没有人会表示鄙夷与不屑。
歌德在作品中全力投入了他对人类感情和心灵本性的真切关怀,认为人活在世上,就应该向维特那样敢爱敢恨;
人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所爱而活着,他还要向浮士德那样,为追求自己灵魂的完整而活着。
维特有智慧,有理想,有情感,有激情,有正义感,有反叛精神,有超然的生活态度,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我崇拜维特,我可以理解维特,虽然我始终相信自杀不是唯一的办法,但我还是要以维特为榜样,做像他那样一个有智慧,有理想,有情感,有激情,有正义感,有反叛精神,有超然的生活态度,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青少年。
就像维特所说,“爱情的珍贵性,是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
看完《少年维特的烦恼》,纠缠住我的一个问题是:
维特为什么非要自杀不可?
他正年轻,正是生命之花开的正艳的时候,他为什么选择死亡?
我能理解他所经历的一切,可是生命是有韧性的,当你经历任何灾难和不幸之后,都有一股莫名的内在动力要让你活下去,这就是生命的韧性。
所以,人活着就不要轻易选择死亡,我们都得为自己负责。
有人曾说“只有当人内在的纯然性、完满性遭致破坏、裂变,以至再没有其他有效的方法使之恢复、整合时,自杀的发生才有可能”。
维特的过去确实交织着纷扰和诡诈,痛苦和寒栗,还有理想的破灭及现实的无情,这在他的心理留下了阴影,我们也为他的不幸而难过。
可是我仍然觉得这些都不能为他选择自杀这种弱者的做法辩护。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有抗压能力,有面对现实的勇气。
人性本善,我相信每个人心目中的世界都是最完美无瑕的人间天堂。
可是,现实和理想是有差距的,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勇敢地去面对一切,接受一切。
而这个,是维特所缺少的,不得不说,他的内心不够强大。
维特的死让我联想到当今的社会现实,新华社一篇名为《和谐社会需要尊重和鼓励失败者》的文章中引用的数字表明,我国每年自杀人数达28。
7万,还有200万人自杀未遂。
也就是说中国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同时还有8个人自杀未遂。
这个数字大的惊人,也让我感到难过。
人来到这个世界多么的不易,一切的痛苦、磨难都是我们应该经历的,这样的人生才算完美。
只有在你经历过所有的喜怒哀乐,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因为生命到了尽头而死去,这才是完整的人生,也才是真正的人生。
《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他的一生经历了家庭破产,父亲、母亲、儿子、妻子、女儿以及女婿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最后连仅剩的小外孙也去世了,这样的人生悲剧,他仍然坚强的活着,与一头老牛作伴终老。
我觉得在面对生命这方面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珍爱生命,要看到生的希望,坚强的活下去。
最后,生命诚可贵,生命是父母给我们可以生存在这个社会上的权利。
我们的生命不只是自己的,还是父母以及身边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的朋友的。
所以,我们要好好活下去,要活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