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步设计技术方案35KV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最新初步设计技术方案35KV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步设计技术方案35KV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线路末端使用YJV22-3×
95,35kV交联电缆0.098km引入35kV变电站,线路末端安装35kV避雷器1组。
架空线路8.77km,曲折系数1.15,共使用杆塔37基,其中耐张转角水泥双杆12m、5基,15m、16基,18m、5基,直线水泥双杆15m、3基,18m、3基,耐张转角塔JG1-18m、1基,JG2-21m、1基,JG3-18m、1基,直线塔Z-21m、2基。
35kV变电站:
占地300m2,安装24m避雷针1支;
主变:
S11-6300kVA,35/10.5kV变压器一台;
35kV户外配电装置:
YH5WZ-51/134避雷器1组,JLS5-35高压计量箱1台,ZFW-40.5/1250高压真空负荷隔离开关1组,PRWG2-35/100A跌落式熔断器1组;
10kV配电装置:
GW-12/630户外隔离开关1组,YH5WZ-17.5/41避雷器1组,主变低压侧至10kV开闭所的YJV22-10/300的10kV交联电缆100m。
开闭所:
新建开闭所一个,两进四出,设备配置按2009年2月28日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草签的技术规范书。
厂区供电:
新建YJV22-10/185电缆3公里,环网型欧式箱变630KVA两台、800KVA一台、1000KVA一台,形成环网供电,设备配置按2009年2月28日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草签的技术规范书。
三、设计范围
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35kV临时施工用电工程本体设计,包括35kV供电线路、35kV简易变电站、出线电缆、厂内开闭所及环网电缆、箱变。
四、设计依据
1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35kV临时施工用电工程设计任务书;
、、、
2《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97;
3《送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影响设计规程》DL/T5033-94;
4《送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干扰影响设计规程》DL/T5063-1996;
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6《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96;
7《电力工程地质钻探技术规定》DL/T5096-1999;
8《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DSJ62-84;
9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
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五、新建35kV线路
5.1新建35kV线路接入系统情况示意图
新建35kV线路T接入110kV防城变35kV防光茅线系统结线示意图见附图:
5.2架空线路
新建防城港核电35kV线路,设计从35kV防茅光线131#~132#号杆T接,架设导线为LGJXX-70/10型稀土铝钢芯铝绞线架空线路8.73km,线路两端考虑电缆引接,长度为0.17km,电缆两端安装避雷器,电量计量点安装在T接处,安装JLS5-35高压计量箱1台(型号及变比需供电局确认),计量箱两端安装YHG-35(CM)过电压保护器各1组。
5.3线路路径方案
5.3.1路径走向
新建35kV线路从35kV防茅光线131#~132#号杆T接后,经熔断器、避雷器、电缆、计量箱、过电压保护器接上1#杆,线路沿平行于光坡至红沙核电厂的在建二级公路左侧架设,路径经过杨梅坪村、中间坪村、红石潭村、塘尾村、新兴村、大盐田村,在新建35kV变电站附近,再折向东南方向,跨电进站二级公路,架设至核电站址35kV简易变电站。
本线路的路径走向,征得防城港市建设规划委员会的初步同意,线路走廊比较清晰单一。
5.3.2沿线地形地貌
沿线地形地貌主要为丘陵。
地表有自然植被及人工植被,丘陵之间有小部分人工种植的庄稼,丘陵表面覆盖松树及种植桉树等经济作物,小部分木薯及果树。
5.3.3工程地质条件
线路沿线地形地貌以丘陵为主,沿线地表下0.4m为坚土,以下多为覆盖重风化岩。
线路沿线未发现坍塌、下陷等不良地质现象。
5.3.4地下水概况
线路沿线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洪冲积屋粘土层中的孔隙潜水及砂岩中的裂隙水,其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及径流补给。
由于粘土层及砂岩残积土属粘性土,其含水透水性差,故粘土层中的孔隙水及砂岩中的裂隙水水量较贫乏。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弱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5.3.5沿线矿产资源及文物情况
经调查、访问,沿线无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亦无压埋文物现象。
5.3.6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GB18306-2001)划分,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5.3.7交通情况
本线路沿防城港市沙企一级公路及核电站进站道路附近架设,汽车运输条件相对较好。
因线路杆塔多位于丘陵上,杆塔位汽车不能直接到达,总体上人力运输较为困难。
材料集散地考虑设在防城港供电局石板田仓库,全线汽车平均运距约26km,人力平均运距约为0.4km。
5.3.8交叉跨越
线路穿越500kV线路1处,110kV线路1处,跨越二级公路1处、10kV线路5处、低压线路8处、通讯线路5处、小河流2处,鱼塘3处。
5.3.9林区情况
线路经过的丘陵多为有林地段,林木较为浓密,以种植速生桉林及松树为主,局部有杂树及少量果树。
本工程线路经过有林地段主要设计采用15m及18m电杆跨越,果树的自然生长高度按6.0m考虑,因速生桉树及松树等乔木的自然生长高度较高,必须考虑杆塔占地、线路走廊、施工放线对树木的砍伐。
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87年9月15日国务院发布)第一章第十条规定,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导线边线向两侧延伸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在一段地区各级电压、导线的边线延伸距离为:
35~110kV10m,导线横担宽6m,因此,线路走廊通道宽为26m,需要砍伐的树木较多。
5.3.10对通信影响情况
本工程线路与通讯平行或接近时,考虑安全距离,确保没有对通讯形成干扰影响。
5.4路径协议情况
本线路路径已和防城港市建设规划委员会相关人员现场踏勘,并取得初步同意。
5.5路径方案技术经济一览
表1-1路径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一览(不含两端及厂区内电缆)
序号
项目
参数
数量
1
线路长度(km)
8.77
2
曲折系数
1.15
3
杆塔使用量(基)
27
4
各类地形长度(km)及比例
水田
0.1
坡地
0.05
丘陵
0.85
5
各类地貌长度(km)及比例
速生桉树
0.5
松树
0.3
杂树、果树
6
交通运输(km)
汽车平均运距
26
人力平均运距
0.4
7
林木砍伐
速生桉树(亩)
78
松树(亩)
25
杂树(亩)
果树(亩)
材料点设置
本公司石板田仓库
5.6机电部分
5.6.1线路所在区域的气象条件
该区域内35kV输电线路,参考《广西地区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计算用气象条件区划》的划分,线路采用ⅠC区作为本线路设计用气象条件。
ⅠC区气象条件一览表如表1-2。
表1-2
气象计算条件
数据
大
气
温
度
(℃)
年最高气温
40
年最低气温
年平均气温
20
最大风速时
安装条件验算
大气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
15
风
速
(m/s)
最大风速
35
最高、最低气温
计算平均运行应力时
10
事故情况
18
年平均雷暴日
110
覆冰(mm)
5.6.2导线及地线
按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10kV临时施工用电工程设计任务书,最大供电负荷为5000kVA,正常运行方式下10kV线路一回运行,按负载5000kVA计算,用经济电流密度计算导线截面积为:
S=Wm/(√3·
U·
j)=5000/(1.732×
35×
1.15)=72(mm2)
Wm——导线输送容量(kVA);
S——导线截面积(mm2);
U——线路电压(kV),U取10.5kV;
j——经济电流密度(A/mm2),j取1.15A/mm2。
(年利用小时取3000h-5000h以上)
一回35kV线路供5000kVA负荷,按导线的载流量校核截面,计算导线载流量为:
I=5000/(√3×
10)=82.48A,选取LGJXX-70/10型稀土铝钢芯铝绞线,其在环境温度为30℃时,长期允许载流量为259A,可满足要求。
靠近35kV变电站1.5km架设双避雷线,避雷线型号为GJ-35。
5.6.3绝缘配合
5.6.3.1绝缘子型号及机电性能
根据广西电网公司最新编制的《广西电网污秽区域分布图》划分,本线路工程导线绝缘全线采用棒式合成绝缘子,型号为FXBW4-35/70,不配均压环。
5.6.3.2电气间隙
按设计规程(DL/T5092-1999)的规定,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空气间隙,在相应风偏条件下,导线对杆塔、拉线最小间隙为0.4m。
过流线、引下线与杆邻导线最小间隙为0.5m。
5.6.3.3防雷及防风
由于防城港市沿海光坡企沙一带为强雷暴区域,年平均雷暴日为110日,雷击线路故障率较高,本设计杆塔防雷参照本网区正在运行的35kV线路所使用的防雷配置,即无避雷线电杆每基布置Ф10圆钢接地线80米,有避雷线电杆每基布置Ф10圆钢接地380米,接地模块4块,计量箱和避雷器接地布置Ф10圆钢500米,接地模块16块,电缆两端安装35kV避雷器各1组,计量箱两端安装YHG-35(CM)过电压保护器各1组,防止杆塔及设备受雷电侵害。
同时,由于杆塔位土壤电阻率很高,接地电阻很难满足小于4欧的要求,考虑布置4块四川成都三为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ZGB-Ⅱ-Ⅰ型接地模块解决接地电阻较高问题,该模块曾在本网区110kV线路使用,其对降低接地电阻效果明显。
计划在有避雷线电杆每基增设接地模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