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604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学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卫生学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卫生学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卫生学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卫生学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学复习重点.docx

《卫生学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学复习重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学复习重点.docx

填空题

01.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

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02.环境污染的转归为迁移、自净。

03.人体对环境致病因素的反应:

生理反应正常范围内的变动→生理反应的异常变动→机能代偿→患病→死亡

04.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特点:

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

05.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主要表现形式:

急性危害、慢性危害、致癌作用、遗传毒性、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干扰内分泌功能

06.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有公害病、职业病、传染病、食源性疾病。

07.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影响因素:

污染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特性、剂量或强度、暴露时间、环境因素、个体易感性。

08.同时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对机体的交互作用称联合作用。

化学联合作用的主要类型:

相加作用、协同作用、增强作用、拮抗作用。

09.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生活炉灶

10.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①直接危害:

急性中毒、慢性炎症、变态反应、致癌作用、机体免疫力下降②间接危害:

产生温室效应、形成酸雨、破坏平流层的臭氧层

11.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燃料燃烧和烹饪、人类活动、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家用化学品、室外大气污染物进入

12.水源的种类:

降水、地表水、地下水

13.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常规指标:

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以及放射性指标。

14.介水传染病是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

15.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

16.红藻--海洋,氮;蓝藻--淡水,磷。

17.水俣病--甲基汞中毒、痛痛病--镉污染中毒、地方性砷中毒--水体砷中毒、米糠油事件

--多氯联苯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氯化物中毒

18.水源选择的原则:

水质良好、水量充足、便于防护、技术和经济上合理

19.水消毒的目的:

为了使水质符合饮用水各项细菌学指标的要求,确保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必须进行水的消毒,以杀灭病原体。

20.影响氯化物消毒的因素:

加氯量和接触时间、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水的pH值、水的温

度、水的浑浊度

21.常量元素:

钙、镁、钾、钠、磷、硫、氯;必需微量元素:

铁、铜、锰、锌、钼、铬、钴、碘、硒、氟

22.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

氟骨症、氟斑牙

23.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类型:

饮水型病区、燃煤污染型病区、饮茶型病区

24.土壤污染的来源:

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

25.各种污染物污染土壤的方式:

水型污染、固体废充物污染、气型污染

26.自然灾害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导致人员伤亡、导致生存条件破坏、引起灾害源性疾病

27.导致生存条件破坏有:

饮用水供应系统破坏、食物危机、生活居住环境条件破坏、生态平衡破坏、卫生机构破坏、不良气候的暴露

28.灾害性疾病有:

灾害创伤性疾病、灾害感染性疾病、灾害应激性疾病

29.营养素的种类:

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维生素、水

30.8种必需氨基酸:

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赖氨酸

3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三部分组成

32.膳食纤维主要的生理功能:

通便防癌、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餐后血糖,辅助防治糖尿病、能吸附化学物质

33.能量供给按营养来源要有适当的比例:

糖类占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

10%-14%

34.营养调查包括:

膳食调查、体格测量、营养缺乏临床检查及营养状况试验室检测。

35.营养缺乏造成疾病有: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各种维生素缺乏病、碘缺乏病

36.肥胖判断指标有:

体质指数(BMI=kg/m2)和腰围,体重过低<18.5,正常范围18.5-23.4,超重>24,肥胖≥28

37.基本膳食包括:

普通膳食、软食、半流质和流质///38.食源性疾病的分类:

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

39.食物中毒的分类:

微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霉菌毒素中毒。

40.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包括:

食物中毒事故报告、食物中毒的调查食物中毒的处理、食物中毒的处理///食物中毒的调查有:

①一般调查②救治患者③采样检查///食物中毒的处理有:

①控制措施②追回、销毁导致中毒的食物③中毒场所处理④行政处罚

41.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来自: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劳

动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42.职业病分为10类115种

43.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包括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和职业性外伤

44.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组织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技术措施、职业健康监护、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

45.中暑按发病机制分为三种类型:

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46.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风俗习惯、卫生服务。

47.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包括:

思想意识、科技发展、教育、风俗习惯

52.家庭的类型:

核心家庭、扩大家庭、异常家庭。

53.家庭的功能:

①抚养和教育子女;②生产和消费;③赡养老人;④提供休息、娱乐的特殊环境///55.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

生活事件、生活挫折、不良人际关系、工作紧张、现代化城市生活

57.常见心身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和溃疡病

58.常见的影响和损害健康的偏离行为有:

吸烟、酗酒、药瘾、不洁性行为、嗜赌、饮食不当、运动缺乏、娱乐缺乏、不遵医、不就医

63.以患者为中心,体现全科医学特性的服务的特性:

人格化服务、综合性服务、持续性服

务、协调性服务、可及性服务

64.社区预防保健的基本任务:

健康检查、疾病普查普治、计划生育与优生学服务、心理与健康咨询、计划免疫管理、社区传染病管理、社区卫生管理、健康教育、肿瘤和慢性病的防制

65.临床预防服务的主要内容:

个体危险因素评价和监测、健康咨询、筛检、预防接种、化

学预防

66.环境污染物的排泄:

①经肾脏随尿排出②经肝胆通过肠道粪便排出③随各种分泌物如汗、乳汁、唾液、月经及毛发指甲排出④经呼吸道排出67.氯的杀菌作用机制是由于次氯酸体积小,电荷中性,易于穿过微生物的细胞壁。

同时,它又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其通透性增加,使细胞内容物如蛋白质、RNA和DNA漏出,并能干扰多种酶系统,例如使磷

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巯基被氧化破坏,而导致细菌死亡。

次氯酸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破坏。

68.氰化物毒理:

进入机体后释放出氰离子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阻断生物氧化

过程中的电子传递,使组织惜败不能摄取和利用氧,引起细胞内窒息。

69.食品添加剂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我国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防腐剂、抗氧化剂、护色剂、甜味剂、增味剂、着色剂

1.健康:

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健康概念的几个特点:

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健康的概念使医学的着眼点扩大了,研究领域也扩大了。

健康必须从心理学和社会学侧面加以衡量,健康的概念从个体扩大为群体(研究对象)。

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那么促进健康的对策是多途径、全方位的。

2.影响健康的因素:

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健康保健系统

3.三级预防(threelevelsofprevention):

也称综合预防(comprehensive),即以人群为对象,针对健康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全方位地搞好预防、治疗和康复等保健服务。

三级预防下分第一级预防、第二级预防、第三级预防

4.第一级预防(primaryprevention):

也称病因预防,即采取各种消除和控制危害健康的

措施,防止健康人群发病。

首先,应制定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政策和策略,如全民健身运动计划、居民膳食指南、预防高血压纲要的基本原则等;其次,采取具体措施保护环境,如通过工艺改革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加强消毒灭菌净化病区环境等;第三面向大众推行保健措施和开展健康教育,如预防接种、定期体检、慎重使用抗生素

5.第二级预防(secondaryprevention):

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即在疾病尚处于临床前期时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预防措施,对传染病要早报告、早隔离,可及早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流行蔓延,对非传染病诊断愈早,预后愈好,二级预防措施包括普查、定期检查,高危人群的重点监护及专科门诊等。

6.第三级预防(tertiaryprevention):

又称临床预防,预防病情恶化,防止并发症、病残和死亡,促进康复、努力恢复病人的劳动和生活能力,延长寿命。

主要措施有专科治疗或由社区建立家庭病床,开展社区康复,加强心理咨询和指导。

7.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healthcare,PHC):

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它依靠切实可

行、学术可靠又受社会欢迎的方法和技术,是社区的个人和家庭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费用也是社区或国家依靠自力更生精神能够负担的。

它是国家卫生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心职能和主要环节。

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

(1)增进必要的营养,供应足够的安全饮用水。

(2)创建清洁卫生的环境。

(3)开展妇幼保健及计划生育工作。

(4)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5)地方性疾病的防治。

(6)针对主要卫生问题展开健康教育。

(7)常见病和常见伤害的有效处理。

(8)提供基本药物。

8.卫生学(hygiene):

研究外界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卫生标准)和卫生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外界环境因素包括:

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心理环境等。

9.全科医学:

是一门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以个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

10.环境(environment):

是指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

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它包括了两大部分,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1.自然环境:

是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总和。

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12.原生环境(primaryenvironment):

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其中存在着许多队机体健康有利的因素。

13.次生环境(secondaryenvironment)是指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主要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排放大量“三废”。

14.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disease):

原生环境中水、土壤中某些元素含量异常,也会对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是地方病的一种。

15.生物圈(biosphere):

是指有生物生存的地球表层,包括地球上一切生命有机体(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

范围大致包括了12km深的地壳、海洋及15km以内的地表大气。

16.环境问题可分为三类,即原生环境问题(包括地方病和自然灾害等)、次生环境问题、社会环境问题。

17.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有:

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18.生态系统(ecosystem):

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

生态系统一般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四大要素所组成的整体。

19.生态平衡(ecologi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