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5818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文档格式.docx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文档格式.docx

认知心理学

感知、记忆、思维、想像等心理过程;

信息加工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1.主要研究领域

理论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2.研究的主要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自然,实验室)

测验法

调查法(问卷法,谈话法)

心理活动的脑神经生理机制

1.神经系统及其活动方式

神经元(基本单位;

接受和传送信息)

突触(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

大脑皮层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是人的心理器官的最重要部分

作用方式(活动方式):

反射(S——R)

反射和反射弧

无条件反射(先天,固定神经通路)

条件反射(后天,暂时神经通路)(条件反射的本质为信号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具体刺激物为信号)

第二信号系统(语词为信号)

2.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基本过程:

兴奋和抑制

基本规律:

扩散和集中;

相互诱导

第二章感觉和知觉

概念

感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个别属性;

反映)

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整体属性;

反映)

种类

1.感觉

外部感觉(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肤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

平衡觉;

机体觉)

2.知觉

感官特性(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和触摸知觉)

客观对象(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感觉现象

适应(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感受性波动;

上升或下降)

(明适应,感受性下降;

暗适应,感受性上升)

对比(同一感受器;

不同刺激物作用;

感受性起伏波动)

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对象;

背景)

知觉的理解性(知识经验,语词)

知觉的整体性(个别—整体)

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条件变化,被知觉对象相对不变)

观察

概念(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

知觉的高级形式)

品质(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可记成“目客精敏”——“木刻精敏”)

培养(目的与任务、计划、必要知识、观察方法、观察记录、归纳与总结)

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

1.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

实物直观;

模像直观;

言语直观

2.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知觉组织原则;

观察方法

(注:

知觉组织原则的要点可参见“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观察方法的要点参见“观察力培养”)

第三章注意

概述

概念(心理活动对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心理过程的积极状态;

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

特征:

指向性(选择)和集中性(保持并深入)

功能(选择、保持、调节与监督)

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把注意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表2

目的

意志努力

不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刺激物特点(新异、强度、对比及变化运动)

人本身的状态(需要兴趣、情绪身心状态、知识经验)

引起随意注意的原因:

目的任务;

兴趣;

合理组织;

个性特点

随意后注意的特征

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

在随意注意基础上发展;

注意的高级形式

注意的品质

1.注意广度

概念(同一时间内;

清楚把握对象数量)

影响因素(对象的特点;

任务与知识经验)

2.注意稳定性

概念(较长时间地保持在事物或活动上;

时间特征)

影响因素(对象特点;

活动目的任务;

主观状态)

3.注意分配

概念(心理活动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

条件(熟练程度;

几种活动的性质相关)

4.注意转移

概念(主动把注意从一对象转移到另一对象)

影响因素(原有活动吸引程度;

新事物性质与意义;

事先信号)

注意广度与注意分配有区别)

在教学中的运用

不随意注意规律的运用;

随意注意规律的运用;

相互转换规律

(要点分解,见前“原因”部分)

第四章记忆

概念(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基本过程(识记;

保持;

回忆或再认)

信息加工编码储存提取)

分类

根据内容(形象记忆;

情景记忆;

语义记忆;

情绪记忆;

运动记忆)

根据保持时间(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根据信息加工(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

根据意识参与的程度(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

记忆系统

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感觉性刺激作用后,继续短暂保持其映象的记忆)

短时记忆(工作记忆)(信息在—分钟之内的加工与编码的记忆)

长时记忆(永久性记忆)(信息经过充分加工,长久保持的记忆)

表3

编码方式

影响因素

存储

瞬时记忆

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

模式识别

注意

时间极短(1~4秒)

容量较大

信息登记

短时记忆

听觉形式和视觉形式

觉醒状态

组块

加工深度

时间很短(1分钟内)

容量有限(7±

2)

机械性复述和精细复述

长时记忆

语言编码(语义和语言特点)

主观组织

意识状态

加工深度

保持时间长久(1分钟以上或几年直到终生)

容量无限

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注:

此处的主要内容都在表内,只要将表内内容记熟,就能回答三种问题:

1.三种记忆系统的概念.2.三种记忆系统的编码方式与存储特点.3.三种记忆系统的特点.(与“2”的回答相同)

遗忘

概念(不能再认与回忆,或错误再认与回忆)

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提取错误。

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不均衡,先快后慢)

影响因素[材料性质与数量;

学习程度(低度、过度);

材料序列位置;

识记者态度]

遗忘的原因[衰退说;

干扰说(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压抑(动机)说;

提取失败说]

前摄抑制:

先学习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

后学习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的干扰作用。

复习

作用(信息再加工、重新考虑与寻找、增加信息加工的深度)

方法(及时;

合理分配时间;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方式多样化;

多种感官参与;

回忆与识记结合)

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目的主动;

意义联系;

精加工;

组块化;

多种编码方式;

注重复习方法)

第五章思维和想象

1.思维的概念(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

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2.思维的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3.思维的类型

根据思维的发展水平分类(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

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分类(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即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

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分类(直觉思维;

分析思维)

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分类(常规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过程和基本形式

1.思维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基本过程);

比较与归类;

抽象与概括;

系统化与具体化

(可记成“分综比抽概系具”)

2.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3.概念形成阶段(抽象化—类化—辨别)

4.科学概念的掌握

感性材料;

知识与经验;

“变式”;

语言表达;

概念体系

问题解决

1.问题(尚未解决)

2.问题解决

定义(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

特点(目标指向性;

操作系列性;

操作认知性)

3.解决问题的阶段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可记成“提分假检”)

(发现矛盾)(找出主要矛盾)(理论和实践形式)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知觉特点;

定势与功能固着;

知识经验;

情绪与动机;

个性差异(能力、气质、性格)

定势(心向):

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积极与消极作用)

功能固着:

只看到某事物的通常功能。

创造性思维

1.概念(社会价值;

新颖而独特)

2.特征

思维与想象的有机统一;

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

常有“灵感”出现;

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

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

3.过程

瓦拉斯的四阶段说(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4.培养

启发式教学;

发散和集中;

想象力;

创造性活动与评价

良好思维品质及其培养

1.特征

广阔性和深刻性

独立性和批判性

逻辑性和严谨性

灵活性和敏捷性

(广深、独判、逻严、灵敏)

2.培养

方法论;

言语交流;

定势作用;

实际思考能力

想象

1.概念(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新形象)

2.功能(预见、补充、代替)

3.种类

根据目的性分类(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

根据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分类(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幻想)

幻想(个人愿望和指向未来;

理想与空想)

4.想象规律的运用

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感知和掌握;

理解和掌握;

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表象储备;

训练;

积极的幻想)

第六章情绪与意志

1.情绪的概念(客观事物——自身需要;

态度体验)

2.情绪的分类

基本的情绪(快乐;

悲哀;

愤怒;

恐惧)(喜怒哀惧)

按强度和持续时间(心境;

激情;

应激)

3.情绪的功能(适应环境;

调节认知;

信息传递)

4.情绪与认知过程

联系:

认知是基础,情绪为动力

区别:

本身,与需要的关系;

随意性强与弱;

机体表现鲜明性不同

压力与应对方式

1.压力的概念(威胁——非特异性身心紧张的状态)

2.生理应激(警觉反映——抗拒阶段——衰竭阶段;

由汉斯.塞里提出)

3.心理反应(两面观;

消极反应为:

抑郁;

焦虑;

恐惧;

狂躁)

4.应对方式

概念(事件或不平衡——认知行为措施)

分类(针对性;

目标;

表现形式)

情绪的调控与应用

1.自我调节与控制(知觉;

转移;

宣泄;

语言调节)

2.健康情绪的培养

乐观向上;

兴趣爱好;

积极体验;

自我欣赏;

人际关系;

处理负面

3.情绪与学习效率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Law):

学习动机强度存在着适宜水平

动机最佳水平据任务性质不同而不同

动机水平即情绪唤醒水平或激奋水平)

意志概述

1.概念(目的,支配与调节行动,克服内外部困难)

2.意志的特征(目的;

随意运动;

意识调配;

克服困难)

3.意志与认知过程、情绪过程的关系

与认知过程的关系(认知为前提,意志具影响)

与情绪过程的关系(情绪为力量,意志为调控)

互相包含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1.采取决定阶段

动机斗争(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双重趋避冲突。

确定行动目标

2.执行决定阶段

行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

实现决定

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自觉性;

果断性;

自制性;

坚韧性

(注意各特征的反面表现)

理想;

世界观;

小事磨炼;

不同措施

第七章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