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568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育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保育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保育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保育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保育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育复习资料.docx

《保育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育复习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育复习资料.docx

保育复习资料

1.孩子流鼻血的原因和止血方法

一是大部分(90%以上)小儿鼻出血都是良性的,且几乎都发生在鼻前部。

如果抬头的话,血就会流到鼻腔后方、口腔,有的进入胃部引起不适,导致呕吐,有的则可能进入气管甚至肺部,引起剧烈咳嗽;二是父母的慌张会导致宝宝更加紧张。

  请让孩子低头(注意不是仰头)并举起上肢,以增加上腔静脉的回心血量,从而减少鼻腔供血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引起孩子出鼻血的原因大多为以下四种:

  一是季节原因,夏季气候干燥,儿童鼻出血现象增加。

  二是饮食原因,现在多数儿童偏食,只爱吃肉,不爱吃蔬菜,营养摄入不全面,以至于造成血管脆性增加。

  三是儿童不良行为习惯,如使劲地搓揉鼻子,导致鼻中小血管破裂。

  四是疾病原因,如血液病、发热、咳嗽等。

  为了预防出鼻血,在干燥季节,对有鼻出血史的孩子,家庭应备有金霉素眼药膏,每天可在鼻腔内均匀地涂抹,以滋润鼻粘膜。

纠正孩子偏食习惯,多喝水,多吃蔬菜,合理科学地安排孩子饮食。

晚间孩子发生鼻呼吸不畅,可用呋麻液润鼻,千万不能抠挖鼻腔。

  孩子发生鼻子出血时父母先不要慌张,让孩子安静坐下,用干净的脱脂棉充填鼻腔止血,如没有脱脂棉也可用手指压迫鼻翼向面骨方向按压5分钟。

5分钟后轻轻松开手,如果还在出血,则需要送孩子去医院。

用冷毛巾敷鼻部而使鼻血管收缩。

血止住后半个小时避免孩子擤鼻涕或剧烈运动,以免引起反复出血。

2.常用的消毒方法

幼儿园常用的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

其中,物理消毒法包括:

煮沸法、日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及紫外线辐射消毒法。

1、煮沸法

煮沸法是简便可靠的消毒方法。

即将被消毒的物品全部浸入

水中,水烧开之后再煮5—30分钟。

消毒时间的长短按消毒物品及目的的不同而灵活掌握,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即可。

一般致病菌再煮沸1—2分钟后即可杀死。

甲型或乙型肝炎病毒,需煮沸15—30分钟方能杀死。

此法适用于耐高温、耐潮湿的物品的消毒,如儿童用的毛巾、水杯、饭碗等餐具就可选用煮沸法消毒。

应用煮沸法消毒物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待消毒的物品一般要先清洗后再煮沸消毒。

但是传染病人的用品可以先消毒再清洗;②煮沸时间应于水沸后开始计算;③在煮沸过程中,煮沸水从开始至结束都要浸没过待消毒的物品,并且要连续煮沸,中间不宜加入新的物品。

2、日晒法

日晒法是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来消毒灭菌。

流感、百日咳、流

脑、麻疹等病原体在直射阳光下很快被杀死;.一般附着于衣物、被褥等物品表面的病原体,在阳光暴晒3-6小时就可以杀死。

所以日晒法要求在只晒阳光下暴晒3-6小时,消毒效果最好。

3、紫外线辐射消毒法

紫外线灯可直接照射物品的表面来进行消毒,也可用于空气消毒。

运用紫外线灯对病原体污染的房间进行消毒,需照射两小时。

在使用时要注意:

①因为紫外线被尘土吸收后,杀菌能力就会减弱,所以在应用该法消毒时,必须注意室内空气清洁卫生,并且紫外线灯管要经常擦拭,以保持表面透明,从而可增强穿透力;②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距离成正比,距离越近,杀菌能力越强;③紫外线灯最好在无人的场所内使用,若屋内有人时,应特别注意保护好眼睛和皮肤免受灼伤。

此法适用于幼儿玩教具、图书画报及室内空气的消毒。

根据消毒物品及杀灭的病原体的不同来决定紫外线照射时间及剂量。

4、高压蒸汽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一种经济、可靠、快速、安全的灭菌方法,适用范围较广,消毒灭菌效果也较为理想。

可将常用物品用牛皮纸或白棉布包好后置于高压灭菌器中,在保证消毒物品不受损害的前提下,维持锅内一定压力并保持一段时间,就可较彻底的杀灭病原体。

若没有高压灭菌器,也可利用家中蒸饭的锅进行消毒,开锅后将100℃左右的流动蒸汽加热15-60分钟,但其消毒效果远不如高压灭菌器。

二、预防性消毒

在未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对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物品,如生活环境和生活物品等,进行消毒,称为预防性消毒。

这是预防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措施。

保教人员要在保健大夫及本班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尽可能为幼儿创造一个清洁、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更好的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一)做好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

保教人员要在早晨幼儿入园前做好室内环境的清洁工作。

要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洁净、清新。

对活动室、寝室、盥洗室的地面及家具等也有相应的清洁要求。

室内环境卫生应坚持每日数次小清扫,尤其是便池要勤冲洗,每周要彻底大清扫一次。

(二)根据卫生保健制度的要求,做好幼儿生活用品的消毒

对保教人员及幼儿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要重点进行消毒。

如毛巾、水杯、水龙头、保健派、桌椅、门把手等,需每天消毒一次。

幼儿的被褥用消毒水彻底洗刷一次。

1、餐饮具的消毒

每次进餐结束时,将幼儿用过的杯、碗、盘、勺、筷等及时清洗干净,然后用煮沸法或蒸汽消毒法进行消毒。

采用煮沸法消毒时,将洗净的餐具全部浸没于水中。

如果是少量的碗、盘、碟,可平放于锅内;如果餐具较多,最好把盘、碗等竖直放置,使其中间留有空隙,以增强消毒效果。

一般情况下,水烧开后15分钟即可;如预防肝炎,则需煮沸15-30分钟。

捞出后的餐具应妥善保管以备用。

当有消化道传染病发生时,应用消毒液消毒,然后再洗净备用。

2、餐巾、毛巾的消毒

幼儿用过的餐巾、毛巾,需用肥皂液或洗衣粉浸泡,然后再搓洗并用清水冲净。

对个别较脏的毛巾,要再打一遍肥皂后再冲净。

总之,可根据本园所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消毒方法。

3、饭桌及抹布的消毒

(1)饭桌的消毒:

饭桌应在进餐前10-15分钟消毒。

可先用0.5%的洗消净溶液或肥皂水浸湿抹布,用其擦餐桌一边,等5-8分钟后,再用水擦洗两遍。

餐桌面时要讲究方法,可将抹布对折一下,擦一个桌子换一个面,即一块抹布可擦两张桌面,不能一擦到底。

可有规律地横擦后在有规律地竖擦,以免局部被遗漏掉。

(2)抹布的消毒:

抹布必须专用。

每次用后用肥皂洗净,煮沸

30分钟可以较为彻底地杀灭微生物。

发生传染病或传染病流行季节,抹布使用前后均需用消毒液浸泡消毒。

4、被褥、床单的消毒

被褥的主要消毒手段为日光暴晒。

幼儿的床上用品要定期洗晒。

一般情况下,被褥每月要翻晒一次,冬季可每半月一次。

床单要定期清洗,连同被套、枕套等每半月换洗一次。

对幼儿睡眠室,包括被褥床单等,应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1-2小时。

发生传染病时,可拆洗部分应先用消毒液消毒后再清洗。

总之,教师要认真做好被褥、床单等的清洗和消毒工作,以保证幼儿睡得舒适又卫生。

5、水果的消毒

吃水果钱应清洗消毒,其方法有两种:

一是用水洗净水过后,用刀削皮,将水果凹陷部分挖掉后再食用;而是将水果洗净后置于高锰酸钾消毒液中浸泡,注意消毒也应浸没过水果,20分钟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后食用。

6、玩具、图书及画报的消毒

(1)玩具的消毒:

玩具是幼儿的宝物,使幼儿最亲密、最喜爱的朋友。

但玩具很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所污染,尤其在幼儿园,其污染程度比衣服、被褥、餐具等更为严重。

因此,必须注意及时的对玩具进行消毒处理。

依据构成玩具材料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具体如下:

对于耐水的玩具,可将洗涤剂加入到热水中,用来清洗玩具,对于缝隙处还要用刷子刷洗,最后用清水将洗涤剂除去,这样可以洗去部分微生物。

但对于换过传染病的幼儿的玩具,还需要进一步消毒处理。

对那些塑料、金属等不怕腐蚀喝染上颜色的玩具可用消毒剂,如0.1%的高锰酸钾溶液、3%的过氧化氢等进行喷雾或擦拭。

消毒剂通常的作用时间为3分钟以上,消毒剂处理过后,一定要用清水将消毒液彻底除去,因为残留的消毒剂可能会对幼儿造成伤害。

对于不耐水的皮毛,绒布玩具,可用日光暴晒或紫外线灯照射的方法进行消毒。

(2)图书、画报的消毒:

每周应将图书、画报在阳光下暴晒4-6小时,可以杀灭大多数微生物。

暴晒时要注意经常翻动。

也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但要求近距离照射。

7、便器的消毒

便器每日需用1%-20%的漂白粉乳剂消毒15分钟,然后刷洗干净,有传染病,特别是消化道传染病时,要适当加强消毒。

注意在浸泡便器时,应使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

另外,各班清洁用具,例如扫帚、笤帚、墩布等要专用,每次用后及时洗净,保持干燥。

3、儿童常见病症的鉴别与护理

1、发热

根据发烧的程度,可将发烧分为四种:

低烧:

指体温在37.5℃~38℃;

中等度发烧:

体温在38.1℃~39℃;

高烧:

指体温在39.1℃~40.4℃;

超高烧:

体温在40.5℃以上。

发热的观察有:

精神状态;面色;呼吸;其他伴随症状有呕吐、头痛、皮疹。

处理措施:

通风散热,解开衣服。

多饮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物理降温,如用冷毛巾湿敷额头、温水洗浴等。

体温超过39℃是黑退热剂或洗温水澡降温,至少每四小时测体温一次。

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送医院诊治,确诊引起发热的原因。

2、呕吐

一、病因

1.消化道梗阻性呕吐

可由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或某些后天性疾患使消化梗阻所致。

(1)宝宝在新生儿期出现呕吐可能有食管闭锁、胃扭转、幽门痉挛、幽门瓣膜、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环状胰腺、肠旋转不良、空回肠闭锁或狭窄、直肠肛门畸形(包括肛门闭锁或狭窄等)、消化道重复畸形及胎粪性腹膜炎。

(2)婴幼儿期肠道阻塞性呕吐先天性幽门狭窄、喷门迟缓消失或喷门痉挛、肠套叠和后天性肠扭转。

(3)儿童时期呕吐可因肠壁外压迫、胎粪性腹膜炎后遗粘连、十二指肠前门静脉肠系膜裂孔疝、嵌顿腹股沟斜疝或横膈疝等病引起。

2.感染性呕吐

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胃肠道的感染引起。

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呕吐

各种脑炎、脑膜炎、脑出血、脑肿瘤及颅内高压。

4.营养及代谢性紊乱

婴儿脚气病、尿毒症、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中毒。

5.前庭功能紊乱

美尼尔综合征。

6.药物及毒物刺激胃肠道。

7.其他

周期性呕吐、再发性呕吐。

二、处理

1、一般处理:

安抚儿童,呕吐后饮用适量温开水,避免剧烈活动。

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明显局部(腹痛、腹泻等)或全身症状(发热)时送医院诊治。

2、频繁呕吐:

短时间内多次呕吐或呕吐量较多时,常易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应及时给予口服补液盐或宋医院给予输液,并纠正电解质紊乱。

3、长期呕吐:

长期呕吐会影响营养素吸收,可致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

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尽量减少引起呕吐的不良刺激,同时晒是多餐,增加热量,保证营养补充。

3、常见消化道疾病

一、病因

1.体质因素

本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其内因特点:

(1)婴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低,但营养需要相对地多,胃肠道负担重。

(2)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及肝、肾功能发育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

(3)婴儿免疫功能也不完善。

血清大肠杆菌抗体滴度以初生至2周岁最低,以后渐升高。

因而婴幼儿易患大肠杆菌肠炎。

母乳中大肠杆菌抗体滴度高,特别是初乳中致病性大肠杆菌分泌型IgA高,所以母乳喂养儿较少发病,患病也较轻。

同理小婴儿轮状病毒抗体低,同一集体流行时,小婴儿罹病多。

(4)婴儿体液分布和成人不同,细胞外液占比例较高,且水分代谢旺盛,调节功能又差,较易发生体液、电解质紊乱。

婴儿易患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易致消化功能紊乱,此时肠道分泌型IgA不足,腹泻后易於迁延。

2.感染因素

分为消化道内与消化道外感染,以前者为主。

(1)消化道内感染 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小儿消化道,因而易发生在人工喂养儿。

哺喂时所用器皿或食物本身如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够,亦有感染可能。

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

其次是由成人带菌(毒)者的传染,如病房内暴发细菌性(或病毒性)肠炎后部分医护人员受染,成为无症状肠道带菌(毒)者,可导致病原传播。

(2)消化道外感染 消化道外的器官、组织受到感染也可引起腹泻,常见于中耳炎、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和皮肤感染等。

腹泻多不严重,年龄越小者越多见。

引起腹泻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肠道外感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另一部分可能是肠道内外均为同一病原(主要是病毒)感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