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摘录docx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5527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整理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摘录docx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整理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摘录docx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整理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摘录docx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整理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摘录docx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整理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摘录docx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整理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摘录docx文档格式.docx

《最新整理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摘录docx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整理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摘录docx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整理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摘录docx文档格式.docx

4.在主要或区段列检所之间的适当地点,须设红外线轴温探测站、处理站。

在干线上要建立红外线轴温检测wang(布点距离30km左右)。

第10条主要列检所及铁路局交界口列检所的设置、撤销和变动均须报部批准,铁路局交界口列检所规定为距两局分界点最近的主要或区段列检所。

区段列检所,轴温探测站、处理站可各铁路局根据需要设置,并报部备案。

列车检修所的技术作业范围及质量标准。

第11条主要列检所对到达解体及编组始发或有调中转列车,区段列检所对到达解体及编组始发的列车和加挂的车辆,须按下列检查范围和维修质量标准认真检查、维修,保证列车各部位状态能安全运行到达下一个负责检查该部位的列检所。

1.车轮磨耗、擦伤、剥离、凹入、缺损不过限。

2.消除热轴故障;

滚动轴承外圈、前盖、承载鞍、轴箱无裂损,密封罩、轴端螺栓无脱出;

滑动轴承轴箱及部件齐全作用良好;

轴箱盖螺栓无松动。

3.侧架、摇枕无裂损,旁承游间符合规定限度;

轴箱、摇枕弹簧无折断(重车摇枕圆簧折断每转向架不超过一个)、窜出、丢失。

4.车钩及钩尾框无裂损;

钩舌销无折断;

钩提杆及座、链齐全、作用良好,互钩差不超限;

从板、从板座、缓冲器、冲击座无破损;

钩尾框托板及钩尾扁销螺栓螺母无松弛,车钩托梁螺栓螺母无丢失5.空气制动机作用良好,制动缸活塞行程符合规定;

空重车位调整正确;

制动软管、各塞门及手把,缓解阀及拉杆无破损、丢失;

闸调器无破损;

守车紧急制动阀完整,风表作用良好。

6.闸瓦托吊、制动梁支柱、槽钢及弓型杆无裂损;

闸瓦磨耗不过限;

闸瓦、闸瓦插销无折断、丢失;

安全链无脱落、折断;

下拉杆下垂不过限;

各拉杆、杠杆、圆销、开口销、U型插销(螺栓)无折断、丢失。

7.手制动机配件齐全、无破损。

8.中、侧、端、枕及牵引梁无裂损;

中、侧梁下垂、车体倾斜或外涨不过限。

9.车门、车窗无丢失(包括守车);

车门、平车端板(渡板)折页无折断,圆销、开口销无丢失;

罐车卡带无折断;

罐体及阀不漏泄。

10.空车定检不过期。

第12条列检所所在站编组始发的直达列车,若途经主要列检所,须按下列检查范围和维修质量标准认真进行检查、维修,保证列车各部位状态能安全运行到达下一个负责检查该部位的列检所。

滚动轴承外圈、前盖、承载鞍、轴箱无裂损,密封罩及轴端螺栓无脱出;

滑动轴承轴箱及其部件齐全、作用良好;

摇枕弹簧无窜出、丢失。

钩提杆、链齐全,互钩差不超限;

钩尾框托板及钩尾扁销螺栓螺母无松弛,车钩托梁螺栓螺母无丢失.空气制动机作用良好;

下拉杆、固定杠杆、移动杠杆、闸瓦托吊的圆销、开口销、U型插销(螺栓)、闸瓦及闸瓦插销无折断、丢失;

闸瓦磨耗不过限。

7.中、侧梁下垂及车体外涨不超限。

第13条区段列检所对中转列车须按下列检查范围和维修质量标准认真进行检查、维修,保证列车各部位状态能安全运行到达下一个负责检查该部位的列检所。

1.消除热轴故障。

2.下拉杆、固定杠杆、移动杠杆、闸瓦托吊的圆销、开口销、U型插销(螺栓)、闸瓦及闸瓦插销无折断、丢失,闸瓦磨耗不过限。

3.车钩托梁及钩尾扁销螺栓、螺母无丢失,车钩互钩差不过限。

4.中、侧梁下垂及车体外涨不超限。

第14条对已实行机车长交路取消列检技术作业的直通列车,列检所只负责红外线轴温探测预报的热轴故障的处理。

第15条对制动检修等有特殊要求的列检所,各铁路局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查定作业范围;

枢纽地区的小运转列车作业方式及范围各铁路局自定。

第16条固定循环车组,在运行区间内无列检所时,各铁路局应根据具体情况,规定检修期限及范围,送就近列检所检修,确保行车安全。

第17条列检发现车辆故障,应积极组织在列车队内维修;

但对处理影响行车安全的较大故障及超过技检时间影响解体作业或正点发车时,可以摘车送站修线施修,主要范围规定如下:

1.轮对不良需要更换或滚动轴承轴温超过规定;

滚动轴承外圈、前盖、承载鞍、轴箱裂损,密封罩及轴端螺栓脱出。

2.摇枕、侧架、轴箱、心盘裂损。

3.车钩、钩尾框裂损,缓冲器、从板、从板座、冲击座破损。

4.主、支管、制动缸、副风缸、降压气室、工作风缸、闸调器破损。

5.车底架各梁裂损、弯曲、下垂过限。

6.侧、端、角柱外涨过限。

7.空车车门脱落、丢失,棚车门锁扣鼻损坏,棚车漏雨,敞车端、侧、门板破损影响装车。

8.罐车罐体及阀漏泄,卡带折断。

9.车体倾斜超限;

底开门关闭不良;

旁承游间不符合规定。

10.车辆脱轨及其他需要铆焊施修的故障。

11.守车不良影响运用。

12.有撞车、脱线等事故痕迹的车辆,经检查确定为事故车辆。

列车制动机试验和制动关门车的限制。

第18条主要区段列检所对解体、编组的列车到达后及始发前,须施行列车制动机的全部试验。

到达列车所在站须在列车制动机试验结束后,再进行排风作业。

主要列检所对无调中转列车,区段列检所对有调中转列车均实行一次全部试验。

区段列检所对无调中转列车施行简略试验。

长大下坡道地区和重载列车的制动机试验办法各铁路局自定。

第19条列检所应使用地下风管路进行列车制动机全部试验;

无地下风管路或地下风管路因检修、故障等原因不能使用时应利用本务机车进行全部试验。

始发列车利用地下风管路施行制动机全部试验后,连挂机车仅做简略试。

第20条列车制动机试验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全部试验:

在列车尾部最后一辆车上安装试验用的风表,并确认主管风压达到规定压力;

守车风表与试验风表的压力差不超过±

20kPa。

1.漏泄试验(到达列车不做):

将制动阀手把置于保压位或关闭。

第一辆车的折角塞门,使列车管系保压一分钟,列车管压力下降不超过20kPa。

2.感度试验:

制动阀手把置于常用制动位,减压50kPa(编组60辆以上时为70kPa),全列车必须发生制动作用,并在一分钟内不得发生自然缓解。

然后将制动阀手把移至运转位置充风缓解,全列车须在一分钟内缓解完毕。

3.安定试验:

制动阀手把置于常用制动位,减压140kPa,不得发生紧急制动,并确认制动缸活塞行程符合规定。

4.持续一定时间保压试验(在长大下坡道前方的列检所进行):

制动阀手把置于常用制动位,减压100kPa后,手把移至保压位置,在3分钟之内不得发生自然缓解。

二、简略试验:

列车主管压力达到规定压力时,将机车制动阀手把放在常用制动位,减压100kPa,列车后部检车员确认最后一辆车发生制动作用,然后向司机显示缓解信号并确认缓解作用。

第21条经列检所所在车站编组始发的列车闸瓦压力须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

主要列检所编组始发的列车中不得有制动故障关门车辆。

检修回送车及因货物关闭的制动关门车,不得超过列车总辆数的6%(尾数不足一辆时按四舍五入计算)制动关门车不得挂于机车后部三辆之内,在列车中连续连挂不得超过两辆,列车最后一辆有自动制动作用的车辆之前不得超过一辆。

红外线轴温探测。

第23条红外线轴温探测工作对保证行车安全、防止车辆热切轴事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必须加强组织管理;

建立的红外线轴温探测wang络,应在铁路局设立监控中心,分局设立红外线轴温探测报警中心,列检所设立复视中心。

第24条列检所、区间红外线轴温探测站对到达及通过的列车均须实施红外线轴温探测,及时预报并处理车辆热轴故障。

第25条红外线轴温探测装置是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安设施,各铁路局须按照《红外线轴温探测技术管理规程》(简称《红规》)制定《红外线轴温探测技术管理细则》,加强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工作,确保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的质量和正常使用。

建立车辆热轴故障预报、处理制度,形成规范,明确责任。

第26条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投入使用及预报热轴故障信息的标准须按规定报铁路局车辆处审批,并报铁道部车辆局备案。

第27条列检所红外线检车员应与列检值班员(分局红外线探测报警中心与分局调度所行车调度,区间探测站应与车站值班员)及时联系,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车辆热轴故障信息的预报、通报及反馈工作。

于停电、设备故障等原因,不能正常探测预报时,应及时通知列检值班员,列检值班员向现场通报进行轴温触手检查,同时做好有关记录。

第28条列检所的二代机红外线轴温探测装置必须上、下探相结合。

列检所须对下列车辆实行轴温触手检查:

1.篷布遮盖轴箱,平车侧板放下;

2.轴箱上部有积砂、积煤及沥青等异物;

3.上开式轴箱或上部带弹簧的轴箱;

4.车轮公称直径在840mm以上的车辆或使用鱼腹侧梁的车辆;

5.侧梁下部有门碰木或冬季有冰柱挡遮轴箱的车辆;

6.宽侧梁的集装箱平车;

7.轴检过期车,并须开盖检查。

第29条须在红外线轴温探测记录纸带上注明车次、时间、辆数、班次、日期、热轴位置、值班人员等,记录纸带须完整,并保存1个月。

第30条红外线轴温探测装置供电电源必须与所在车站信号电源的等级一致,并设置备用电源。

在蒸汽机车牵引区段,应在红外线探头安装位置的来车前方30m处的线路左侧设置禁止放水、排汽的标志牌。

线路整修、施工对红外线探测设备有影响时,施工单位应事先通知有关铁路分局车辆主管部门和车辆段配合工作,未经车辆部门允许,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拆卸、移动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

列车检修所的设备、设施。

第34条在列检到发作业的线路两端来车方向的左侧钢轨上,应设置固定脱轨器(电动或电控)及信号防护装置。

列车前后两端的防护距离均不少于20m。

列车质量监督。

第39条列车质量监督一、在铁路局交界口列检所应建立技术不良车统计分析制度,对通过交界口邻局进入的列车要进行技术状态鉴定。

在到达检查中发现的技术状态不良车,应将车次、车号、故障部位登入台账,并及时用电话通知对方列检所,分析、查找漏检、漏修责任。

其鉴定范围规定如下:

1.列车在途中因车辆故障甩车或发生事故。

2.到达检查发现燃轴或对燃轴车处理不当3.轮对技术状态不良或滚动轴承故障需要更换轮对。

4.磨损闸瓦托或制动关门车超过规定。

5.车底架各梁裂折或车体外涨过限。

6.车门、窗丢失,罐体漏泄。

7.事故车。

二、相邻两铁路局应建立交界口列检所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分析列车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联席会议可相邻两车辆段、铁路分局、铁路局分别组织召开,相邻铁路局车辆处每年至少应参加一次联席会议,会后应向铁道部车辆局报告工作情况。

第40条定检车质量监督1.列检所发现在定检保证期内,因制造、定检漏检或加修不良造成的底架各梁、轮对、侧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