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大作业振幅和差角度测量及仿真Word文档格式.docx
《雷达大作业振幅和差角度测量及仿真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达大作业振幅和差角度测量及仿真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双平面内,子波束在方位面相对天线轴线的偏角
双平面内,子波束在俯仰面相对天线轴线的偏角
3.单平面振幅和差式单脉冲自动测角原理
单脉冲测角法是属于振幅法测角中的等信号法中的一种。
在单平面内,两个相同的波束
部分重叠,交叠方向即为等信号轴的方向。
将这两个波束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比较就可以
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精度要求下测到目标的所在角度。
因为两个波束同时接到回波,故单脉
冲测角获得目标角误差信息的时间可以很短,理论上只要分析一个回波脉冲即可,所以称之
为“单脉冲”。
因取出角误差的具体方式不同,单脉冲雷达种类很多,其中应用最广的是振幅和差式单脉冲
雷达,其基本原理说明如下:
1•角误差信号
雷达天线在一个平面内有两个重叠的部分,如下图1所示:
图1•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波束图
(a)两馈源形成的波束(b)和波束(c)差波束
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取得角误差信号基本方法是将这两个波束同时收到的信号进行和差处理,分别得到和信号和差信号。
其中差信号即为该角平面内角误差信号。
若目标处在天线轴方向(等信号轴),误差角0,则两波束收到的回波信号振幅相
同,差信号等于0。
目标偏离等信号轴而有一个误差角时,差信号输出振幅与成正比而
其符号则由偏离方向决定。
2•和差比较器
这里主要使用双T插头,示意图如下图2(a)所示。
它有四个端口:
和端,差端和1,
输出;
从1,2端输入同相信号时,和端输出两信号之和,差端输出两信号之差。
(a)(占〕
图2•双T接头和差比较器示意图
⑻双T接头(b)和差比较器示意图
在发射信号时,从发射机来的信号加在和端,故1,2端输出等幅同相的信号,两波束在
空间各点产生的场强同相相加,形成发射和波束的天线方向性函数为F()。
接收时,回波脉冲同时加到1,2端,此时在和端,输出两个回波信号同相相加之和,记
F(),两波束衰减倍数为k,两波束相对天
假设两个波束方向性函数完全相同,记为
线轴线的偏角为,
则对于
方向的目标来说
和信号振幅为:
E
kF()F()
差信号振幅为:
其中:
F()
F(
)F(),
实际情况下,
是很小的,可以对F(
kF(
)F(
)
kF2()
kF()F()
F()。
)和F(
)在
附近做一阶泰勒展开
为E;
在差端,输出两信号反相相加之和,记为E
F()F()F()o
(2)F()F()
4.双平面振幅和差式单脉冲自动测角简述
为了对空中目标进行自动方向跟踪,必须在方位角和俯仰角两个角平面上进行角跟踪,
因而必须获得方位角和俯仰角的误差信号。
为此,需要用4个馈源照射一个反射体,以形成
双平面上天线四个子波束在三维空间中的辐射图
四个对称的相互部分重叠的波束。
图3.雷达天线空间子波束分布图
假设其中一个子波束的三维方向图函数为F(,),其中代表方位角,代表俯
仰角,p和p分别为子波束在方位面和俯仰面相对中心轴的偏离角。
则图3所示的4个子波束的数学表达式为:
子波束A:
Fa(,)F(p,p)
子波束B:
Fb(,)F(p
子波束C:
Fc(,)F(p,p)
子波束D:
Fd(,)F(p,p)
双平面振幅和差式单脉冲自动测角的原理框图如下图4所示:
其中和信号为
F(
)Fa(,
)Fb(,)Fc(,
)Fd(
)
俯仰角误差信-
号为:
F(,)
Fa(,)Fb(,)
Fc(,
)Fd(,
方位角误差信-
Fa(,)Fd(,)
Fb(,
)Fc(,
再根据之前的单平面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测角的公式有:
1
E|
|E|
其中,
1F(,)
F(p,p)
p'
p
p'
5.仿真所用原理和公式推导
1•单平面单脉冲雷达方向图函数
A.高斯形方向图函数
其方向图函数为:
2
1.4_
2.8
~2_
其导函数为F()
B.辛克函数形方向图函数
F()
Sa(2—),
22cos()sin()
00
2~~2
将三维天线看做由两个二维平面(方位面和俯仰面)方
2•双平面脉冲雷达方向图函数此处对三维天线使用简化模型,
向图相乘的结果,即F(,)F
)F()。
由于仿真中只以高斯形方向图函数为例做了仿真,
所以此处只讨论三维的高斯形方向图
函数,设p和p分别为子波束在方位面和俯仰面相对中心轴的偏离角:
1.4
14
其偏导函数为:
3•关于两波束相对天线轴线的偏角的选取:
两波束相对天线轴线的偏角一般选择为:
0.5是半功率波瓣宽度,也就是归一化幅度为
0.707时候对应的值
在单平面上,直接取
6.仿真结果
1.基于高斯形天线方向图函数的单脉冲自动测角下图是两馈源形成的波束,和波束和差波束波形图
F图是单平面上目标所在角度和测得角度的比较曲线:
2•基于辛克函数形天线方向图函数的单脉冲自动测角下图是两馈源形成的波束,和波束和差波束波形图:
F(fl+A}+F(M)波矗
<
1.3
0.6
0.2
-0.2
□一化啣叮=0.707
和度fiLgdW
F偲d)*F佩*刖波形
旬度值(填
F(4^F锻*①股形
辛克力向菌数的口动测角结果和訂标所乔方向角度ffi比较
F图是单平面上目标所在角度和测得角度的比较曲线:
0.4
0.3
0,1
-0.1
-0,3
-0.4
-0.3-0.2-0.100.10.2
角度{B(rad)
3.基于高斯形天线方向图函数的双平面单脉冲自动测角下图是双平面上天线四个子波束的方向图函数图像:
H牛波柏山电V川胸函敢
3
四个子波束的天线方向图函®
F图是三维和函数的图像:
和函数的二樂国悵
F图是方位角差函数图像:
方位角签團数的三堆图像
F图是俯仰角差函数图像:
俯仰角赛團数的
F图是目标方位角与俯仰角之积的三维曲面和测得方位角与俯仰角之积的三维曲面:
目标方位角与俯仲角2积与刮得的方位坤耳帕何坤之段的怨国俊
D.6
0.1
-0.3
F图是目标方位角与测得的方位角的比较:
口标的方位毎和测得的方位角比较
■■H标的厅检角(rad)0
测得的方悅爲(用日)心
0.20.3
-0.3-0.2-0.100.1
2/1^ft(rad)
F图是目标俯仰角与测得的俯仰角的比较:
H标的俯仰角和测得的K仰角比较
0J
-0.302-0.100.10.20.3
俯仰ft(rad)
7.附录
源码
Id.m(单平面的仿真代码)
clear;
closeall;
clc
%%高斯函数的方向图函数绘图和自动测角
%%parameters
%theta_r=0.4;
%theta_p=0.2;
%k=1;
%%operations
%theta=(-pi):
(2*pi/1000):
pi;
%f1=exp(-1.4*((theta-theta_p).A2)/theta_rA2);
%f2=exp(-1.4*((theta+theta_p).A2)/theta_「A2);
%sigma=f1+f2;
delta=f1-f2;
%figure
(1);
%subplot(3,1,1);
plot(theta,f1,theta,f2,'
--'
'
Linewidth'
2);
axistight;
%xlabel('
角度值(rad)'
theta'
);
ylabel('
幅度'
title('
F(\theta+\delta)+F(\theta-\delta)波形'
%holdon;
plot(theta,0.7*ones(size(theta)),'
k'
text(1,0.8,'
归一化幅度=0.707'
%subplot(3,1,2);
plot(theta,sigma,'
角度值(rad)\theta'
幅度'
title('
F(\theta-\delta)+F(\theta+\delta)波形'
%subplot(3,1,3);
plot(theta,delta,'
F(\theta-\delta)-F(\theta+\delta)波形'
%target=(-pi/8):
(pi/8);
%result=zeros(size(target));
%
Fsum=exp(-1.4*((target-theta_p*ones(size(target))).A2)/theta_「A2)+exp(-1.4*((target+theta_p*ones(size(target))).A2)/theta_rA2);
Fdelta=exp(-1.4*((target-theta_p*ones(size(target))).A2)/theta_rA2)-exp(-1.4*((target+theta_p*ones(size(target))).A2)/th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