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5248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Word格式.docx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Word格式.docx

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料

4.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

ABCD

6.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铝锂合金B.玻璃纤维C.玻璃钢D.PP聚丙烯塑料

7.“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2C.+3D.+4

8.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pHB.配制溶液C.称量固体D.稀释浓硫酸

9.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①氢气用作燃料②氧气用于气焊③干冰用作制冷剂④一氧化碳用于炼铁工业

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⑥氦气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⑥C.③⑤D.①④⑤⑥

10.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图a图b图c图d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11.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②2NH3③SO2④O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12.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

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氮原子结构示意图镓原子结构示意图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A.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B.镓原子核内有31个中子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D.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13.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下列有关青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宏观上看:

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

青蒿素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C.从变化上看:

青蒿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D.从质量上看:

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

4

14.下列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5.右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向上出现锈蚀现象

②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

③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膨胀,因为铁生锈要放热

④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因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16.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环境

①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病人输入葡萄糖溶液能及时补充能量

①提倡焚烧秸秆还田以提高土壤肥力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健康

①皮肤沾上浓烧碱溶液,先用水冲洗,再涂碳酸氢钠溶液

②档案材料失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①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②制作糕点时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使糕点松软可口

17.控制变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

B.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C.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大小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18.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降温等方法

C.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

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

a=c

D.将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可析出30ga物质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对A、B、C、D四种未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见下表。

其中检验结果不正确的是()

组别

溶液中检验出的离子

K+、Na+、OH-、SO42-

Ba2+、Na+、Cl-、OH-

Cu2+、Mg2+、NO3-、Cl-

H+、NH4+、CO32-、SO42-

20.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常温下为气体。

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E→F是一个放热反应

B.D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C.若G为一种盐,则A不可能与G发生反应

D.B→E和C→E的反应类型可能不相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13分)

21.(4分)《2015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下列是我国能源结构变化的调整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化石燃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不可再生且燃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

和;

(2)从2015、2030、2050年能源结构变化看,所占比例增加最多的是;

(3)在新能源开发中,化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下图示意的Ⅰ、Ⅱ、Ⅲ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图中c、d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

①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I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观察图中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发现c和d的分子组成完全相同,但其分子结构不同,化学上将其称为同分异构体。

你认为c和d的化学性质(填“是”或“否”)完全相同。

22.(5分)化学是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的科学。

从海水中提取镁、制“碱”,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

结合下列流程图(其中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

(1)提纯物质常用转化的方法,就是将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而除去。

粗盐中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通过步骤Ⅰ,再利用过滤操作进行除杂。

步骤Ⅰ加入下列三种溶液的先后顺序为(填字母序号);

a.稍过量的Na2CO3溶液b.稍过量的BaCl2溶液c.稍过量的NaOH溶液

(2)母液中有MgCl2,却经历了步骤Ⅳ、Ⅴ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

(3)步骤Ⅱ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这样做的目的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的重要途径。

上述流程图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3.(4分)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实验结果有图1、图2两种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

(1)图1是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为(填离子符号);

②写出一个产生滤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图2是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填化学式,下同);

②滤液中可能含有。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

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ABCDEF

(1)写出B图中仪器Ⅰ的名称;

(2)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填装置字母序号);

(3)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B发生装置,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

(4)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填导管接口的字母序号);

(5)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六个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

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

④向仪器Ⅰ中放入小块的大理石;

⑤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验满;

⑥收集气体。

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数字序号)。

25.(7分)在整理实验室时,同学发现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见下图所示),其中2、3、7号试剂瓶标签完全破损,4、5号试剂瓶标签部分破损。

查阅药品记录单可知,2、3、4、5、7号溶液分别是10%NaOH溶液、饱和石灰水、10%Na2CO3溶液、10%CaCl2溶液、10%稀盐酸中的一种。

化学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1234567

【实验目的】①给试剂瓶贴上正确的标签;

②探究部分溶液混合发生的反应。

【查阅资料】①CaCl2溶液呈中性,能与Na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Ca(OH)2+NaHCO3===CaCO3↓+NaOH+H2ONaOH+NaHCO3===Na2CO3+H2O

【实验探究】

(1)分别取2、3、4、5、7号溶液于5支试管中,向其中分别滴加1号溶液,发现3、4、5号溶液变红色,说明这3种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由该实验可确定的溶液为(写出试剂瓶编号及相应的溶液名称);

(2)分别取2号5.55g和7号3.65g溶液,混合均匀后,逐滴加入5号溶液。

首先观察到有气泡冒出,然后有沉淀析出。

加入5号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加入5号溶液的质量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根据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①7号溶液是(填名称);

②图1中b点数据为g;

③图2中h→k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取3号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6号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过滤,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为①NaOH;

②Na2CO3;

③NaOH、Na2CO3;

④NaOH、Ca(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