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486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2.docx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2.docx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2

第三节 考点突破

考点1 鉴赏诗歌的形象

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的。

因此,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

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

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技法1__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和审答规范

1.(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

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

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答案】 特点:

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

分析: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2.(2013·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酬孝峙①

[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

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

折腰久矣谢无能。

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注】 ①孝峙:

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

②罾:

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

③熏风:

东南风。

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

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 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

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精要点拨

1.鉴赏方法:

因形悟神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既指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寻诗两绝句》中的陈居士),也指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诗人自己)。

每首诗必有抒情主人公形象,但不一定有诗中人物形象。

诗中的人物形象只是抒情主人公表达情意的途径之一。

古诗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理解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特别抓住诗中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肖像及所处的环境等片段文字,因形悟神(人物形象特点)。

另外,要关注诗人所处的背景及诗人对其的情感态度等。

古诗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

①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⑤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2.审题、答题规范:

两审两答

“两审”指审题时要审清两点:

①分清是诗中人物形象还是诗人自己的形象;②是要求分析还是概括。

“两答”指答题两步骤:

①什么形象(中心词应是“形象”);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和形象的意义(联系情感、主旨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轩诗兴

张 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

盘香。

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这首七律题为《竹轩诗兴》,写竹轩景物,自然清丽。

从所写的景致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志趣。

【答案】 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

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技法2__掌握鉴赏景物形象(含意境)的方法和审答规范

1.(2015·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过至城西苏家[注]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

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

只需找出诗歌中所提到的雨后的意象即可。

作者黄庭坚得知苏轼经过长期贬谪外放,重新回到京城任职,心情愉快,而当时正值春天,春雨飘然而下,洒在青草上,荡涤了一切尘土,作者心头的“尘土”也随之而去;笼罩“帝阙”的紫烟渐渐散去,象征着未来的政治清明,正可以有一番作为;雨后风和“日丽”;火红的花儿沾了雨水而更可爱;柳色葱翠可人。

这一切在作者眼里都是那么的美好,作者信心满满,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答案】 尘土涤净 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 柳色葱翠。

2.(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 吴松:

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案】 

(1)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精要点拨

1.鉴赏方法:

融情造境

(1)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可以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有由多个景物形象(意象)组合成的意境。

诗歌传统意象比较固定,如杨柳代表惜别,月亮代表思乡怀人等。

但在具体诗歌中有变数。

鉴赏景物形象,一要注意景物描写的方式,如动静、色彩,来把握景物特点和作者的情感;二要抓住意象来分析意境,探知作者的情感。

(2)意境

意境:

意,作者的情感;境,诗中所描绘的图景。

意境指诗歌通过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意境和意象的关系,简单地说,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而意境则是指全篇作品所营造的整体艺术境界;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而意境则是意象叠加、组合之后的升华。

由于意境一词较为复杂,故在高考中常用“氛围”(偏重外部环境)、“心境”(侧重内心世界)、“境界”(外部与内部的融合)等词语称呼。

2.审题答题规范:

细辨析、巧回答

“细辨析”指在审题时要仔细辨析意象类试题与意境类试题。

意象类试题常见提问方式有:

①请找出××(意象)。

②××(意象)蕴含什么样的情感?

③××意象在诗中有何作用?

意境类试题常见提问方式有:

①请概括诗中描绘的景象(画面)。

②××(句、联、片、全篇)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③该诗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巧回答”指针对这两类题巧妙地回答。

意象类题应是怎么问怎么答。

意境类题回答则要注意:

画面描述题的答题模式一般为:

描绘了一幅(某时某地,视题而定)+描述画面+意境特点(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等的)+画面。

(还可接着分析蕴含的思想情感)

答意境营造题,要注意其两种方式:

触景生情和融情于景。

答意境(画面)特点,要注意参照以下专业术语:

豪放类:

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

清幽类:

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

伤感类:

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

婉约类:

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

超脱类:

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

华美类:

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导学号:

54012095】

南歌子

贺 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

阴阴夏木啭黄鹂。

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注],难逢敌手棋。

日长偏与睡相宜。

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 扶头酒:

醇厚浓烈易醉人之酒。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案】 疏雨、池塘、微风、夏木、黄鹂、白鹭。

描绘了一幅恬静、幽美、充满生机的夏日风景图。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 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 ①破讷沙:

沙漠名。

②鹈泉:

泉水名。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案】 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

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

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技法3__掌握鉴赏物象的方法和审答规范

 (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 ①糗粮:

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

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解析】 概括野菊形象,只要先抓住颔联中的“在野”“幽色”“妙香”等描写其生长环境和花色、花香的词语概括其自然特征,再写出反问句揭示的内在品质就可以了。

【答案】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精要点拨

1.鉴赏方法:

因物寻志

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的形象,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等。

鉴赏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即先要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字词来把握事物的特征,再联系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作者思想情感的深层分析。

2.审题、答题规范:

关注提问方式,答题紧扣“物”“志”

鉴赏物象题的提问方式有两种:

一是把物象的外在特点和内在情意分成两问提问;二是把这两问合成一问,作整体提问,如“该诗(联、阕)描绘了泉的什么形象?

答题一般要扣住“物”与“志”两方面,其一般步骤为:

①描述物象的基本特征;②结合实际表现手法具体分析;③揭示物象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情感、志向、节操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解析】 分析山泉具有什么品格,需要逐句分析原诗,同时抓住关键词。

一、二句突出山泉淡泊无名;三、四句说它清澈可鉴,飞落如雨;五、六句写它能使涧满池平;七、八句赞扬它恬淡自守。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以概括,答案就宛然可见了。

因为本诗是托物言志诗,“物”的品格清楚了,诗人的“志”就容易推测了。

【答案】 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涧满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技法4__掌握意象“三考”的方法

什么是意象?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