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4593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Word下载.docx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Word下载.docx

C.分封制保证了周灭商的成功D.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

3.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

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

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4.唐朝官员王锷企图通过贿赂兼任宰相。

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

时任给事中(门下省的属官)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

这说明(  )

A.唐朝此时贪腐成风B.三省体制制约皇权

C.皇权进一步加强D.门下省成为监察机构

5.宋代出台一个政令,皇帝要和中书省的宰相们共同制定政策。

如果皇帝发布未经中书省宰相副署的诏书会被视为无效。

这说明当时(  )

A.中央政府决策实现民主化B.皇帝权力有所削弱

C.相权对皇权有制约的作用D.行政效率出现下降

6.《后汉书·

章帝纪》中记载:

“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

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

”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7.《檐曝杂记》中记载:

“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

发即封人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

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

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

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始密且速矣。

”材料说明军机处(  )

A.便于军机大臣控制实权B.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C.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D.行政效率高且保密性强

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遥趋之”。

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  )

A.勤劳勇敢的精神 

 

B.艰苦奋斗的精神

C.耕读情怀 

D.家国情怀

9.雅典执政官最初有王者执政官、军事执政官和名年官,终身任职。

公元前683年改为一年一任,且增加了6名司法执政官,人数增至九人,但拥有选举权和当选为执政官的都是贵族。

这些变化(  )

A.确保了贵族各项特权B.推动了雅典民主化进程

C.保证了公民政治权利D.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效率

10.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

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

最终他选择从容赴死。

这表明苏格拉底(  )

A.主张守法是正义行为B.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强调法律制度不完善D.揭示了民主制度的弊端

11.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曾提出过“世界时间”的概念:

意即人类文明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毎个时代都有少数两三个地区代表着那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每个民族都应该谛慎地寻找自己的方位,判断自己到底是与“世界时间”同行还是被远远抛弃在外面。

根据这个说法(  )

A.罗马法是古罗马处于“世界时间”中的蜇要标志

B.英国从文艺复兴开始跻身到了“世界时间”当中

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一直处于“世界时间”之中

D.改革开放和国力增强使中国再度回归“世界时间”

12.下表为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被修正情况统计,材料表明这一时期英国(  )

时间

被修正总数

年平均数

1867﹣1869年

17项

5.7项

1880﹣1885年

11项

1.8项

1896﹣1900年

1项

0.2项

A.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B.议会上院势力明显衰落

C.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D.统治阶级政策趋于一致

13.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

“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实行(  )

A.共和主义B.平等思想C.民主主义D.三权分立学说

14.学者景德祥在《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一文中认为:

“那种对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

”下列各项中属于德国“民主成分”的是(  )

A.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B.德意志宰相对皇帝负责

C.联邦议会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D.帝国议会代表由选举产生

15.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

代议制的核心是(  )

A.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B.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C.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D.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16.美国从1805年开始对华输入鸦片,据不完全统计,1805~1837年的30多年间,共向中国输入鸦片14169箱。

为此美国人丹涅特就曾说过,“鸦片贸易,就像奴隶和酿酒厂一样,成为许多美国大资产的基础”。

这说明美国对华输入鸦片(  )

A.主要是寻找发动对华战争的借口B.主要目的是扩大在中国的市场

C.主要是为美国经济发展积累资本D.为美国黑奴贸易提供资金支持

17.“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给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

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

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B.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C.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D.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18.中英《天津条约》规定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往来,但一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得以进入长江航线。

外国轮船未能在条约签订后立即进入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B.福州船政局的创办

C.太平天国战事影响D.清政府设法拖延相关条款落实

19.中国传统政治中有“民本”而无“民主”的思想元素。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

近代中国真正把民主共和作为政治理念确立下来是在(  )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大革命时期

20.1912年,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

A.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B.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C.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

21.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知识界“将民间看作是与传统的封建帝国王朝与意识形态相对立的力量”,由此开始,“形成了大规模的‘到民间去’的热潮。

纷纷循着各自的方案与路径去发掘民间的、乡村的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

”上述现象发端于(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

22.XX词条对“近代化”解释:

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

它包括:

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一致的有(  )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

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在现今之中国,民智未开,故共和难行,唯有效仿英吉利之宪政,才是中国之出路!

A.③④⑤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⑤

23.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投资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其中表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  )

时间(年)

1840﹣1895

1895﹣1911

1911﹣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49

国家

英国

日本

美国

数量(万元)

8026

33955

69627

11969

262096

47918

所占比重(%)

82.5

28.1

44.2

37.3

75.5

68.1

A.英国、美国、苏联B.美国、日本、苏联

C.英国、日本、美国D.美国、英国、日本

24.如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这场战争(  )

A.粉碎了近代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B.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C.沉重打击了当时北洋军阀的统治

D.使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转危为安

25.如图是1926年~1929年中共工人党员占党员总数比重的变化情况。

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B.城市工人暴动的惨败

C.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D.反“围剿”斗争失利

二、材料题(共3小题,满分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3分)

材料一纵观整个中国古代与近代社会,政府运转一直是两大中枢点,一是中央权力,二是君主权力,简言之,即地方权力归于中央,中央权力归于君主。

这一政治结构的设计师是战国时期的韩非,韩非认为国家权力的运行与管理的实现,应当做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摘编自齐涛《集权与专制下的政府职能》

材料二伏尔秦对古代中国政府的行政机制大加赞扬,认为比之印度、波斯和土耳其的政治统治形式,中国要幸运得多。

在这里,一切都由二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

在中国,这些衙门就是治理一切的机构。

六部属于帝国各官府之首,六部之下有44个常设在北京的下属机构,每个省每个城市的官员都有一个辅佐的衙门。

因此,在伏尔秦看来,人类肯定想象不出比中国的政治形式更好的政府。

﹣﹣摘编自伏尔泰《风俗论》

材料三历史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逐步传入中国。

从不满君主专制、羡幕民主政治到反对专制政体、建立民主政治的要求,从忠君爱国到抑君爱国再到叛君爱国,先进的中国人逐步把目光和心思从唐虞盛世转到中国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在中西比较中以新的思维对传统的专制政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他们从救亡图存出发,用进化论来论证民主政治取代君主专制的历史必然性,以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自由、平等、博爱等西方近代民主思想为理论武器对君主专制主义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力图在中国建立一个在西方早已出现的民主政体。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两大中枢点”,指出西汉政府运转的特点。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伏尔泰的观点。

(6分)

(要求:

对材料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