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1902联络巷掘进作业规程1整理初稿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3866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0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1902联络巷掘进作业规程1整理初稿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施工组织1902联络巷掘进作业规程1整理初稿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施工组织1902联络巷掘进作业规程1整理初稿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施工组织1902联络巷掘进作业规程1整理初稿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施工组织1902联络巷掘进作业规程1整理初稿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1902联络巷掘进作业规程1整理初稿Word下载.docx

《施工组织1902联络巷掘进作业规程1整理初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1902联络巷掘进作业规程1整理初稿Word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组织1902联络巷掘进作业规程1整理初稿Word下载.docx

位置及建筑物

地面的相对位置为下辛佛矿宿舍楼和综合楼。

掘进对地面

设施的影响

此巷道,不进行回采作业,因此对地面无任何影响。

邻近情况

此巷道位于下辛佛的井田之内,北部、西部、东部为未开采区域,南部为矿井边界。

第二节煤岩特征

该煤层结构简单,煤为黑色块状,条痕为棕色;

玻璃金属光泽,煤的视密度为1.56t/m3。该煤层为低灰、特低硫、低磷、中高发热量焦煤,主要用作炼焦配煤。硬度为普氏硬度2~3。

煤层情况表

煤层厚度/m

0.8—1.58

煤层结构

简单

煤层倾角/(度)

(平均)

煤种

焦煤

稳定程度

较稳定

硬度

2—3

煤层情况

描述

煤层厚度较稳定,走向65°

—75°

之间;

倾向155°

—165°

之间,倾角4°

—7°

之间,平均倾角5.5°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情况

煤层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局部含有铝土泥岩、炭质泥岩伪顶,老顶为砂质泥岩。与区域上同类岩石比为坚硬岩石,根据其岩性组合应属稳固性岩石。

煤层直接底板为铝土泥岩、砂质泥岩,属不坚硬岩石。老底为细砂岩,属稳固性岩石。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m)

特征描述

基本顶

砂质泥岩

6.0m

稳定性较好

直接顶

泥岩和粉沙岩

3.5m

呈深灰色和灰黑色,夹带中粒砂岩煤层或煤线,层理发育

伪顶

炭质泥岩

0.18m

随煤及落

直接底

铝土泥岩、砂质泥岩

平均厚度4m

水平层理较发育

基本底

泥岩

12m

第四节地质构造

该矿区无大型断裂构造,可能遇到一些小型构造,小褶皱或陷落柱。要加强涌水观测。

第五节水文地质情况

本区域有山西组隔水层位于巷道顶板,其裂隙不发育;

为良好隔水层。该区域位于太岳山脉的中南段,为低山丘陵区,属干旱、半干旱大陆型气候,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沟谷发育。地表坡度大,有利于地表水泾流排泄,除雨季外常年无水。巷道掘进时,顶板遇局部小构造部位,会出现滴淋水情况,为砂岩裂隙水,涌水量0.02—0.03m3/h,水量小,不会受水影响。

 

煤层柱状图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1、预掘巷道规格:

断面为矩形,巷道净宽为3.8m,净高为2.6m。面积9.88㎡;

巷道均按测量给定的中心沿煤层底板施工。

巷道断面图

第二节矿压观测

1、观测对象:

施工的巷道。

2、观测内容:

巷道顶板离层量,锚杆的锚固力。

3、观测方法:

巷道拉门口设置一组顶板离层观测点、每掘进50m对顶锚锁锚固力进行1组测试,每组3根,帮2根、顶1根。

4、数据处理:

顶锚索锚固力≥11t,顶锚杆锚固力≥8.8t,帮锚杆锚固力≥3t。

巷道断面图(mm)

第三节支护材料选型、要求及支护方法

该巷道支护方式采用锚杆、金属网、锚索联合支护方式。顶锚杆间距为1300㎜,排距为1000㎜;

帮锚杆布置为两排,间距为1.0m,排距为1.0m;

锚索排距为4.0m。

一、支护材料选型

1、锚杆支护材质及参数选择。

锚杆长度:

L=N(1.35+W/10)=1(1.35+7.7/10)=2.12m。取2.2m。

锚杆间距:

M=0.45×

2.2m=990mm。取1000mm。

锚杆直径:

d=L/110=2200/110=20mm。取20mm。

根据支护参数计算使用Ф20×

2200mm的螺纹钢锚杆。

2、锚索支护材质及参数选择:

受开采深度变化的影响,岩石垂直应力为:

σz=8γΗ=8×

2.56×

2.95=60(T/m2)

式中:

γ——上覆岩层的平均容重,γ取2.4—2.6T/m3;

Η——岩石重力自然分解量深度,≤8H高m。

在垂直应力作用下水平应力为:

σx=σy=σz=1/2×

60=30(T/m2)

μ——岩石的泊松比,取0.5。

按计算结果分析,所以围岩体内应力值变化范围为10-15Mpa。查表确定预应力锚索的抗拉强度符合要求的锚索直径为d=15.24mm。

锚索长度确定为:

L=N(300+60000/10)=6300(mm)取6300mm。(N=1)

二、支护材料要求及支护方法

1、锚杆支护材料要求:

锚杆为等强锚杆,顶锚杆长度2200mm,锚杆直径为20mm,帮锚杆长度1700mm,锚杆直径为20mm;

金属网采用8#铁线编制而成70mm×

80mm的菱形网孔金属网,金属网规格为:

长×

宽=5000mm×

1200mm;

网与网之间搭接宽度200mm,铺设时,每间隔200mm用12#铁线绑接一次,金属网要求在钢带位置搭接。钢带采用φ7.8mm的钢丝绳加工而成,长度为4200mm;

锚索选用7股扭制而成的钢绞线,长度为6300mm,直径为15.24mm;

锚索托铁使用12#工字钢加工而成,长度为300mm。

2、锚杆、金属网、锚索支护要求

(1)按《作业规程》规定的排、间距布置锚杆、锚索,其排、间距最大误差为±

50mm,其相邻两根位置错差不大于30mm;

(2)锚杆、锚索安装前,检查树脂锚固剂状态,严禁使用过期、硬结、破裂、变质失效及不合格的锚固剂;

(3)顶锚杆孔装2个锚固剂,帮锚杆孔装1个锚固剂,锚索孔装3个锚固剂;

(4)锚固剂搅拌时间为15秒,然后等待40秒后再紧固螺母,螺母扭力矩:

顶锚杆不小于100N·

m,帮锚杆不小于60N·

m;

(5)锚杆外露长度为40mm~60mm;

(自螺母外边缘起)

(6)锚索外露长度为200mm~300mm;

(自锁具向下起)

(7)锚索在顶板完整,两帮稳定时,滞后工作面距离为4.2米,遇地质构造、顶板破碎、两帮不稳定时,锚索必须紧跟工作在面;

(顶板破碎、两帮不稳定必须由当班矿级领导、跟班队干、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确认)

(8)锚索托铁必须垂直与钢带;

(9)铺网时必须拉紧,使金属网紧贴巷道围岩面;

(10)帮网必须顺着巷道铺设,上部两排锚杆及帮网滞后工作面不得大于10m,下部支护及帮网滞后工作面不得大于30m,但网必须与上部网连接好,两帮必须按设计标准刷齐。遇地质构造、顶板破碎、两帮不稳定时,帮部支护必须紧跟工作面,帮网紧跟铺设时,过长部分必须返捆在两帮,不能影响行人及掘进机前掘;

(11)安装后的锚杆、锚索必须排列整齐成行。

(12)支护前,必须先挂好金属网和钢带,严禁拆卸锚杆托盘挂金属网和钢带,防止造成顶板二次下沉。

(13)遇到顶板破碎或地质构造时,可根据现场情况加长锚杆长度,缩小锚杆间、排距。

(14)设计顶锚杆锚固力不得小于7吨,帮锚杆锚固力不得小于3吨,锚索预应力不得小于10吨;

(锚索机读数为30MPa)

(15)循环进度为3.0m,临时支护距离为3.2m,遇地质构造及顶板破碎时,循环进度为1.0m,临时支护距离为1.2m。(顶板破碎必须由当班矿级领导、跟班队干、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确认)

(16)所有掘进工作面严格按照规定每50米进行一组拉拔测试或分段进行测试。分组测试时:

每组测锚索两根、顶锚杆三根、帮锚杆三根;

对不合格或失效的锚杆、锚索必须及时进行补打;

分段测试时,合格率低于90%时,该段巷道认为支护不合格,停止前掘作业,重新补打该段巷道支护。

(17)锚索紧固时,必须由两名工人协同将锚索锁头装在预紧锚索上托住,然后启动锚索机完成初次固定,再进行锚索预紧,预紧前锁头周围45°

范围内严禁有人作业、通过或停留;

达到预紧力规定后,必须由两名工人协同托住锚索锁头后才可卸压。

3、锚杆、金属网、锚索支护方法

顶部支护为一条钢带4根锚杆,1根锚索;

首先连好金属网,打顶部两边的锚杆眼,并上好钢带,注好锚杆,然后再进行其它锚杆或锚索支护;

帮部支护为4根锚杆,每帮各2根,帮锚杆间距为1.0m,排距为1.0m,上部距顶锚杆200mm,下部距底板1200mm;

帮网必须顺着巷道铺设,搭接宽度为200mm,并且每隔200mm用12#铁丝绑扎一次;

锚索间距为4.0m,如顶板破碎或遇地质构造时,锚索支护必须改为每排布置两根或适当加密,(顶板破碎必须由当班矿级领导、跟班队干、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确认后立即执行)

第四节支护工艺

一、支护形式及材料规格

1.支护形式:

(1)正常巷道顶板采用锚杆、锚索、钢带、金属网联合支护。

顶锚采用ø

20mm×

2200mm的等强锚杆,间排距1300mm×

1000mm,锚索采用ø

22mm×

6300mm的钢绞线,为7股钢丝扭制成,配用矿工钢加工的托盘,托盘长度200-300mm。间距为4.0m,顶部网按巷道横向铺设。

(2)两帮采用ø

1300mm的树脂锚杆,间排距为1000mm×

1000mm,两张网(长边靠近两帮顶板)。

(3)如遇顶板节理发育、断层、地质构造带、围岩松软、压力较大地段,锚杆支护要紧跟迎头,严重时应加密锚索或缩小支护间排距。

2.安装锚杆要求:

(1)锚杆外露长度从螺母外算起在40-60mm范围内。

(2)帮锚杆按设计要求布置,锚杆角度允许偏差±

15°

(3)顶锚每孔使用2支锚固剂,帮锚每孔使用1支锚固剂。安装锚杆时将锚固剂用锚杆送至孔底,搅拌时间25s-30s。搅拌停止后,等待2-3分钟,拧紧螺母。

(4)帮锚网支护:

允许滞后工作面不大于20m,若两帮煤岩破碎,滞后工作面不大于5m。

(5)最大空顶距为2.2m。

3.铺连网要求:

帮网靠顶板长边沿巷帮铺设。相邻网搭接100-150mm,每隔200mm用12#铁线绑扎一道,且必须拧紧不少于3圈。

4.锚索支护要求:

(1)锚索必须按设计进行布置。当巷道顶板破碎,需加强加密顶板支护时,必须根据情况使用锚索加固。锚索规格为ø

15.5mm×

6300mm,每孔使用3根锚固剂。锚索锁紧压力为30Mpa。

(2)锚索应尽量与岩层层面或巷道轮廓线垂直布置,外露长度250-300mm。

5、支护强度校核

(1)、锚杆强度校核

锚杆强度根据经验公式计算

(1)锚杆长度校核:

理论长度L1=N×

(1.3+W/10)=1×

(1.3+4.2/10)=1.72(m)

实际长度:

Ls=2.2(m)

校核:

因为Ls>

L1,所以,锚杆长度满足要求。

(2)锚杆间排距校核:

理论间排距:

D1≤0.5LsD≤0.5×

2.2=1.1mD1≤1.1m

实际间排距(顶板):

Ds=1.0×

1.0m

实际间排距(两帮):

Ds=1.0×

因为Ds<

D1所以,锚杆间排距满足要求。

(3)锚杆直径校核:

理论直径:

ф1=(1/110)×

L1=(1/110)×

1720=17.2mm

实际直径:

фs=20mm

因为фs>

ф1所以,锚杆直径满足要求。

(4)锚杆拉力(锚固力)校核

理论应具备锚固力Q1=KHD2R=2×

2.2×

1.0×

2.5=11T

实际锚固力Qs经井下实测锚杆拉力应大于11T

因为Qs>

Q1所以,锚杆拉力(锚固力)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