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化学学考知识点整理2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3316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化学学考知识点整理2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湖南省化学学考知识点整理2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湖南省化学学考知识点整理2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化学学考知识点整理2Word文件下载.doc

《湖南省化学学考知识点整理2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化学学考知识点整理2Word文件下载.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化学学考知识点整理2Word文件下载.doc

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

“一贴二低三靠”,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中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的下端紧靠接收滤液的烧杯内壁。

适用于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由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

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接近蒸干前应停止加热;

用余热把溶剂蒸发完

适用于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酒精灯、蒸馏烧瓶、铁架台、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石棉网。

冷凝水下进上出;

烧瓶中的

液体不能超过容器的2/3;

使用前要检查气密性;

在蒸

馏烧瓶中加入沸石,防止液

体暴沸。

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分液漏斗,烧杯

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而下层液体应从下口放出。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

常用的萃取剂:

苯(密度比水小)、

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

实验中要做到“五防”:

防爆炸,防倒吸,防暴沸,防失火,防中毒。

药品取用时做到“三不”: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二、常见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三、重要的实验】

1.配制溶液(容量瓶:

标有刻度线、规格、温度)

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2~3次)→定容→摇匀

定容的方法:

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2.钠与H2O反应:

现象:

浮(Na的密度比水小)、

熔(Na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且Na的熔点低)、

游和响(Na与水反应放出气体,且产生气体的速度很快,反应很剧烈)、

红(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说明生成了碱性物质)。

3.实验室制取Al(OH)3的方法:

原理:

Al2(SO4)3+6NH3·

H2O==2Al(OH)3↓+3(NH4)2SO4

用氨水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Al(OH)3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

Al(OH)3+NaOH==NaAlO2+2H2O。

4.铁和水反应:

原理:

3Fe+4H2O(g)==Fe3O4+4H2

湿棉花作用:

提供水蒸气;

用肥皂液检验的产物是:

H2。

5.Fe2+和Fe3+的转化: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FeCl3溶液中加铁粉、KSCN

上层清液呈浅绿色

上层清夜中加入氯水

溶液变红

NO2

6.二氧化氮与水:

现象1:

试管倒扣,试管内液面上升,红棕色气体变为无色;

原因3NO2+H2O==2HNO3+NO

现象2:

往试管内通入O2,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气体,液面上升;

原因2NO+O2==2NO2

7.浓硫酸和Cu反应: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紫色石蕊变红或品红褪色,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

NaOH的作用:

吸收尾气;

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8.喷泉实验:

实验现象:

烧杯中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

结论:

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水显碱性。

9.氨气的制取: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棉花的作用:

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

干燥剂:

碱石灰

检验氨气的方法: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现象是变蓝;

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现象是产生白烟;

10.Na、Mg、Al性质比较

Na

Mg

Al

与水反应

与冷水反应剧烈

与冷水反应缓慢,沸水反应剧烈

与水不反应

与酸反应

与酸反应剧烈,放出氢气

实验结论

从Na到Al,金属性逐渐增强

11.原电池:

电极反应

总反应:

Zn+2H+==Zn2++H2↑

负极(Zn):

Zn—2e—==Zn2+

Zn片逐渐溶解

电流方向:

Cu→Zn

正极(Cu):

2H++2e—==H2↑

Cu片上产生大量气泡

电子方向:

Zn→Cu

12.甲烷和氯气:

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内壁出现油滴、试管中有少量白雾、液面上升。

甲烷和氯气光照下的一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13石蜡油分解

实验现象:

反应生成气体,且可以使酸性KMnO4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实验结论:

石蜡油分解产物中除烷烃外还有烯烃。

14乙醇与Na:

原理: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现象:

钠块先沉在液面下,钠表面有气泡产生;

随着反应的进行钠块上下跳动。

Cu/Ag

15.乙醇的催化氧化

2CH3CH2OH+O22CH3CHO+2H2O

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后,铜丝变黑;

插入酒精中铜丝变为红色,且产生刺激性气味。

饱和Na2CO3

浓硫酸

16.乙酸乙酯: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液体产生,并可以闻到香味。

饱和碳酸钠的作用:

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浓硫酸的作用:

催化剂、吸水剂;

试剂顺序:

先乙醇,后加乙酸和浓硫酸。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