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3217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

二批村的"

工作也正在顺利实施中。

近期,我们对首批和二批"

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工作,把"

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工作来抓,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形成"

的保障机制。

县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县直19个单位主要领导和9个乡镇的乡镇长组成的县实施"

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乡镇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为确保"

工作目标如期实现打下基础。

二是制定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强化"

的责任机制。

县委、县政府及时下发了《**县首批"

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2005-20**年)》,明确全县"

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工作重点、主要措施和完成期限。

同时,县委、县政与各乡镇党委、政府签订了"

贫困村扶贫开发领导目标管理责任状,强化"

工作责任制。

三是领导亲自抓,形成"

的领导机制。

县、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

工作的开展。

为了进一步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县委、县政府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实行四家班子领导联系首批"

贫困村联系点制度的通知》,县委书记、县长等四家班子领导亲自深入挂钩联系点现场指导"

工作,帮助解决"

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我们按照《**壮族自治区分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意见》的要求,将"

的各项指标分解到发改、交通、扶贫、教育等20个部门。

一是明确一把手责任。

实行"

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有"

责任的单位的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对"

工作负总责。

二是明确部门责任。

道路建设项目由发改、交通、扶贫部门负责,农田水利、人畜饮水项目主要由水利部门负责,通电项目由水利、电力部门负责,退耕还林、沼气池建设项目由林业部门负责,广播电视"

村村通"

项目由广电部门负责,通电话项目由通信管理部门负责,村委会办公场所项目由民政部门负责,村级小学校舍等相关项目由教育部门负责,村卫生室项目由卫生部门负责,村计生室项目由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项目由扶贫、劳动保障、农业部门及团委、妇联负责。

其他部门也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行业扶贫,为"

工作作出贡献。

三是明确"

任务。

11个首批"

贫困村都落实有县直挂钩单位,挂钩单位组织驻村工作队认真调查摸底,对照标准,查找差距,并根据各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定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逐项落实责任到人,限期抓落实。

四是明确工作标准。

各部门各单位围绕"

各项指标的建设标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五是明确资金整合要求。

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围绕"

工作规划,落实项目和资金,加大投入,积极参与"

全县20个职能部门及时行动,组织工作组深入贫困村开展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按照"

的部门职责,因地制宜制订实施方案,确定帮扶措施,有力地促进部门行业扶贫工作。

2005-20**年共整合涉农资金1550多万元,投入到首批"

贫困村的村道建设、人饮工程、农田水利、退耕还林、沼气池建设、农村教育、广播电视、职业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项目,为"

工作作出了贡献。

  认真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11个首批和8个二批"

贫困村每个村都落实有县直单位挂钩定点帮扶,有4个村还有区直单位定点帮扶。

2005-20**年帮扶单位共投入帮扶资金590万元,其中干部捐款36万元,单位帮扶资金70万元,单位和干部捐物折款64万元,帮助农户获得贷款420万元。

扶持贫困户发展又蚕、木薯、水果、养鸡等产业项目,帮助修建村屯道路、桥梁等。

如团区委筹集12.5万元(包括实物折款0.8万元)扶持高堆村修建3条村屯路共2公里、资助贫困生40名、帮扶特困户、五保户30户。

区石油分公司拨款15万元扶持长坪村修建一座漫水桥,为1100多名瑶族村民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

  (三)群众参与,科学决策。

  1、群众广泛参与制定村级规划。

首批和二批"

贫困村村民全程参与了村级规划的编制。

乡镇政府组织引导群众分析致贫原因,讨论脱贫对策,确定脱贫规划。

在此基础上,选好选准扶贫开发项目。

组织贫困农户自主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脱贫项目,每个村的项目集中到1-2个种植养殖项目上,基础设施项目由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以及受益群众商定并组织实施。

  2、动员群众参与项目实施。

我们组织贫困户参与项目的实施,以出工投劳方式参与了饮水、沼气池、道路等项目建设。

参与式扶贫增强了贫困户在项目实施中的知情权、选择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激发了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了扶贫开发的责任心。

  3、群众参与项目监督。

各乡镇把实施的扶贫项目在村委会公开栏公示,增加透明度,把扶贫开发项目变成"

阳光工程"

,接受群众监督,从而保证了建设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

  (四)创新机制,确保实效。

  我县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过程中,创新并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机制,从而保证整村推进取得预期效果。

  1、强化扶贫工作责任制。

按照中央提出的扶贫开发"

省负总责,县抓落实,规划到村,扶贫到户"

的要求,我县明确了各乡镇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形成了县抓乡(镇)、乡(镇)抓村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

  2、健全项目实施运作机制。

建立扶贫开发项目库。

加强扶贫开发项目库建设,紧紧围绕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确定当年实施的项目计划,每个项目实施后均进行逐村逐户验收。

  3、强化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机制。

一是资金使用实行报账制。

设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

资金使用严格履行审核手续,实行逐级和有关监督部门审核、审批制度,有效地防止了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截留、贪污现象的发生。

二是项目管理责任制。

扶贫项目实行责任制管理,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责任书中对项目实施的内容、质量、时限、责任等进行明确规定。

三是审计纪检跟踪制。

从项目的申报、实施过程的监督到项目的验收,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认真参与,保证扶贫开发资金和项目按计划执行;

四是扶贫资金项目公开、公示制。

进村到户项目在村委会公开栏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使贫困村贫困农户真正受益得实惠。

  4、建立扶贫开发工作协调机制。

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14个成员单位密切配合,互相协作,为我县扶贫开发做了大量工作。

  5、完善帮扶机制。

县组织了县直机关单位帮扶首批和二批"

贫困村。

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改善了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五)加强督查,狠抓落实。

  为了促进"

工作有效开展,县委、县政府每年组织3-4次督查,重点督查部门职责落实情况、帮助措施到位情况、"

项目实施等情况。

由于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全县形成了各方面关注、支持"

的社会氛围,广大群众投入扶贫开发的热情高涨,从而促进了"

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

取得的成效

  我县实施首批"

扶贫开发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改善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产业开发、搞好富余劳动力转移为重点,促进了首批"

贫困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了"

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工作到村、扶持到户、综合开发、全面治理的方针,在群众参与、集中投入、整村推进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开辟了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有效途径,提高了扶贫开发的成效。

  我县首批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共11个,这11个贫困村共有自然村285个(其中20户以上的自然村共有276个)。

20**年底,共有农户总数7634户,总人口29400人,总劳动力16486人。

耕地面积23959亩,人均耕地0.81亩,其中水田面积19417亩,人均水田面积0.65亩。

林地面积249304亩。

20**年底尚有贫困人口(年纯收入924元以下)15686人,占20**年底总人口的30612人的51.24%,其中未解决温饱人口(年纯收入668元以下)3004人,占总人口的9.81%;

低收入贫困人口(年纯收入668-924元)12682人,占总人口的41.43%。

20**年11个首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883元,比上年增长11.22%,比全县平均增长水平高出1.75个百分点;

20**年11个首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216元,比上年增长17.68%,比全县平均增长水平高出6.15个百分点。

20**年底,除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外,通过开发式扶贫全面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其中90%以上稳定解决温饱问题。

11个首批村村委会所在地都通上了四级砂石公路和电话,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村级道路的占99.3%,通广播电视的占100%,11个村全面解决人畜饮水困难,11个村所有农户都用上了电,每个农户有稳固住房。

村级小学校舍无危房,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生辍学率为0,初中生辍学率为1.5%。

11个村18-45岁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为17008人,接受实用技术培训和经营管理培训并掌握1-2门致富技术的劳动力14643人,占86%。

  

(一)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道路桥梁建设项目。

在首批村实施道路建设项目53个,改扩建村四级路2条5公里,新建村屯道路42条108公里,新建桥梁9座292延米。

总投资686.1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482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61.2万元。

这些道路的建成,解决了11个首批贫困村农户6145户23358人的行路难问题,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是人饮工程项目。

在首批村修建人饮工程8处,总投资104.8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6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0.2万元,解决了贫困农户1045户4299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三是建设水利工程项目1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万元,维修文圩镇双屯灌区大龙渠道。

四是沼气池建设项目。

在11个首批"

贫困村建设沼气池753座,项目总投资124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65.7万元,群众自筹58.3万元,受益农户753户3112人。

沼气池入户率达到33.6%,改善了贫困村的卫生环境和生态环境,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抓好重点产业开发,打牢贫困人口稳定增收的基础

  大力抓好覆盖贫困农户的桑蚕、木薯产业开发,把覆盖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