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28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35 大小:63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标准.docx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标准.docx(1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标准.docx

第四部分 专业课程标准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临床检验基础

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参考学时:

160学时

职业岗位:

医院检验科、中心血站、检疫检测中心、生物制剂公司、生物技术开发工程师等。

职业资格证书:

全国卫生资格证(初、中、高级)

适用对象: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三年制高职高专学生)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地位

《临床检验基础》是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也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它是以临床上常规的检验项目为中心,对人体血液、体液、分泌物与排泄物和脱落细胞等进行一般性状、理化性质、形态学的检验。

阐述检验方法学的同时,也探讨检验医学与临床疾病的关系,为临床诊断、病情分析、疗效观察、疾病预防等提供资料和依据。

(二)课程任务

《临床检验基础》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理论讲授、多媒体课件、实验课教学、医院见习、顶岗实习的途径让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掌握相关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具体项目的基本检测方法。

本课程分上、下两个学期完成,通过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书写质量、理论考试、实验操作考核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综合考核与评价,旨在让学生在毕业时成为具有独立完成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对实验结果具有初步分析和解释能力,并具有一定的临床检验见习、实习工作经验,为以后考取全国卫生资格证和成为一名优秀的检验技术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前后续课程

前续课程是基础课程,它引领学生走进医学的殿堂,了解医学的基本知识

和技术;平行课程为专业课程,它们与《临床检验基础》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交叉。

后续课程为前绪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延伸。

表1 课程组成和作用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课程作用

前导课程

《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

、《生物学》、《临床医学概要》等。

》从多个方面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疾病发生机制、物质代谢过程等,为《临床检验基础技术》的学习架建桥梁。

平行课程

《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

、《免疫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

《血液学检验》、《卫生理化检验》等

》这些专业课程与《临床检验基础技术》

、相得益彰,为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后续课程

《实验室质量管理》、顶岗实习

检测前、中、后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是临床检验科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设计理念

★ 本着课程设计理念的人性化与人文化的依据,本课程按照医学检验部

(科)临检室对岗位工作能力的要求,以临检室检验项目为导向,将检验科工作流程融入到理论教学的讲授中。

★ 遵照我院“附属医院+乡镇医院”人才培养模式,除实验课教学外,还安排学生去附属医院见习、实习,带教老师指导学生操作,体验真实工作环境,实现“教中做,做中学”,真正做到“教学中有病房,病房中有课堂”。

★力求打破传统的教师一讲到底的“填鸭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从而实现从教师主导型向学生主体型的过渡。

(二)设计思路

★该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临床临检室常规检测项目为导向,以医院检验科、输血科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教学,优化课程内容,突出重点,透析难点。

★设置血液学一般检验、血栓与止血的一般检查、血型与输血、体液检验

(尿液检验、粪便检查、脑脊液检查、浆膜腔积液检验、精液检查、前列腺液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等五个模块。

★每个知识点的理论和相应的实践技能结合,做到理实一体化,让学生做到学有所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

通过理论学习、实验课学习、见习、医院实习后,不但能思考问题,还能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

理论教学

多媒体视频

(教中学)

校内实训

见习模式

各级临床医院

技能操作

附属医院+乡镇医院

顶岗实习

(教中做)

(做中学)

(做中学)

(三)职业岗位分析

1.医院检验科:

临检室、生化室、免疫实验室、微生物室、输血科

2.中心血站

3.生物制剂公司

三、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临检室、生化室、免疫室、微生物室、输血科、生物技术等所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具备临床检验的基本操作能力,了解临检室检测前、中、后质量控制应该注意的环节,具备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能力,具备较快的掌握临床检验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具备对常规仪器的进行保养和维护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2.知识目标

★掌握临床检验常规检测项目的各种测定方法、原理、质量控制、方法学评价、临床应用以及实验设计,从而能胜任职业岗位工作。

★ 为《生物化学检验》、《血液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

《微生物学检验》、《卫生理化检验》和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素质目标

★爱岗敬业,良好的医德医风,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以病人为中心,提高自身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

★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四、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

教学模块

课程知识点

相应实训技能

参考学时

第一模块血液学一般检验

1绪论

2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抗凝

3 血涂片制备与血细胞常用的染色方法

4白细胞检验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形态检查

5红细胞检验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形态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测定

红细胞平均值计算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6血小板计数与形态检查

7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8红斑狼疮细胞检查

9血细胞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10血液常规检验质量控制

11血液学检验复习

1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

2毛细血管采血

3白细胞计数

4血涂片制备、瑞氏染色

5外周血白细胞形态观察

6白细胞分类计数

7 红细胞计数与成熟红细胞形态检查

8血红蛋白测定

9 网织红细胞计数(煌焦油蓝生理盐水法)

10血小板计数

11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12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13附属医院见习血细胞分析仪

14血常规操作复习

理论:

32学时

实训:

32学时

第二模块血栓与止血的

一般检查

1概述

2血栓与止血常用的实验

3血凝仪及临床应用

附属医院见习血凝仪

理论:

4学时实训:

4学时

第三模块血型与输血

1红细胞血型系统

2ABO与Rh血型鉴定

3交叉配血试验

4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诊断

5采血、贮血

6临床输血

7血型鉴定与输血质量控制

1ABO与Rh血型鉴定

2交叉配血试验

(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

3附属医院输血科见习

理论:

12学时实训:

8学时

第四模块体液检验

1尿液检验概述

2尿液理学检查

3尿液常用的化学检查

4尿液其它蛋白质和化学成分检查

5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及临床应用

6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7尿液检查的质量控制

8粪便检查

9脑脊液检查

10浆膜腔积液检查

11精液常规检查

12前列腺液检查

13阴道分泌物检查

1尿液标本采集与理学检查

2尿液常用化学检验

3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应用、尿HCG检查

4尿沉渣显微镜检验

5粪便检验

6脑脊液检验

7浆膜腔积液检验

8精液检验

9前列腺液检验

10阴道分泌物(白带)检验

11体液检验实训综合复习

12附属医院见习

理论:

28学时

实训:

32学时

第五模块

脱落细胞学检查

1各类上皮细胞形态

2细胞病理学检查的基本技术

3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

1脱落细胞标本制备与染色

2各类脱落细胞标本形态学检查

理论:

4学时实训:

4学时

合计:

160学时;其中理论80学时,实训80学时,理论与实训课时比例为1:

1。

五、学习情境设计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而且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

因此,精心创设情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情境设计是一项重要教学策略,真实的情境创设能使教学过程趣味化、形式多样化。

下面从教学模块和检验项目举例来进行具体学习情境设计。

1.学习情境一

项目:

血液标本采集

任务引领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和目的

知识目标:

通过讲授与视图学习毛细血管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技能操作达到正确快速的进行毛细血管采血和静脉采血的能力。

素质目标:

具有真诚为病人服务、减轻患者痛苦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扎实的专

业知识和基本功等科学文化素质。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的应用与评价

知识目标:

毛细血管采血法、静脉采血法的应用范围、优缺点。

能力目标:

毛细血管采血和静脉采血法分别适合哪些检测项目,临床实习过程中对某些特殊疾病的人群,应具有选择最佳采血方法的判断能力。

学习子情境设计

名称

任务载体和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毛细血管采血

多媒体课件、视频(毛细血管采血和静脉采血器材、具体操作)

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静脉采血

一.激发兴趣

★1.让学生搜索生活情境方法:

可怕的回忆

回忆你儿时生病发热做血常规检查时,护士选择了哪些部位采血?

成年后做血常规检查时,护士又选择哪些部位采血?

★2.激活学生对毛细血管采血和静脉采血的已有认知和经验。

方法:

教师通过出示三棱针、微量吸管、压脉带、一次性真空采血针、一次性真空负压采血管、

二.项目导入任务引领

★1.从感性的体验过渡到理论的学习和思考

方法:

归纳法学习

采血方法

器材

采血部位

操作

应用与评价

毛细血管采血方法

三棱针、血细胞稀释液或

EDTA盐、带吸头的微量吸管

足跟、大拇指、左手无名指、耳垂等

消毒---进

针---拭去第一滴血-

--采血---

止血

需血量少,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及重度贫血患者,但易混入组织液

静脉采血法

一次性真空采血针、一次性真空负压采血管

肘正中静脉手背静脉、颈外静脉等

扎压脉带-

--消毒---

进针采血-

--取压脉带---止血

需血量多,但干扰因素少,结果稳定,亦可供可疑结果复查,应用广泛。

★2.运用多媒体播放毛细血管采血和静脉采血的视频

目的:

使学生如临其境,体现教学中有病房,病房中有课堂。

★1.实施方法

学生两人一组,相互合作,教师课中示范,现场指导。

★2.目的

通过实验实训技能操作,达到正确快速的进行毛细血管采血和静脉采血的专业实践能力。

三.

实践出真知

教学模块一 血液学一般检验

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能熟练掌握采血,白细胞检验与红细胞检验的内容,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应用。

知识目标

1.掌握静脉采血与毛细血管采血的方法与应用。

2.掌握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形态学检查。

3.掌握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测定,熟悉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4.掌握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形态学检查。

5.掌握Ret计数、红细胞平均值计算、ESR测定、E直接计数。

6.掌握血细胞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