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数学试题文理科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2650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高考数学试题文理科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年高考数学试题文理科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年高考数学试题文理科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年高考数学试题文理科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年高考数学试题文理科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高考数学试题文理科Word文档格式.doc

《年高考数学试题文理科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高考数学试题文理科Word文档格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高考数学试题文理科Word文档格式.doc

B

A是B的什么条件

1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CD为矩形

必要条件

2

a=3

|a|=3

充分条件

3

θ=1500

sinθ=

4

点(a,b)在圆x2+y2=R2上

a2+b2=R2

充要条件

见上表。

四.(本题满分8分)

写出余弦定理(只写一个公式即可),并加以证明。

证二:

解析法:

以A为原点,射线AB为x轴正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得A(0,0),B(c,0),C(bcosA,bsinA).

Y

C

ba

AOcBX

由两点距离公式得:

a2=|BC|2=(c-bcosA)2+(-bsinA)2

=b2+c2-2bccosA.

五.(本题满分10分)

解不等式(x为未知数):

右式=x2(x-a-b-c)>

原不等式解是x≠0,x>

a+b+c。

六.(本题满分10分)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

对一切自然数n都成立。

证:

略。

七.(本题满分15分)

设1980年底我国人口以10亿计算。

(1)如果我国人口每年比上年平均递增2%,那么到2000年底将达到多少?

(2)要使2000年底我国人口不超过12亿,那么每年比上年平均递增率最高是多少?

下列对数值可供选用:

lg1.0087=0.00377lg1.0092=0.00396lg1.0096=0.00417

lg1.0200=0.00860lg1.2000=0.07918lg1.3098=0.11720

lg1.4568=0.16340lg1.4859=0.17200lg1.5157=0.18060

1.所求人口数x(亿)是等比数列

10,10×

1.02,10×

(1.02)2,……的第21项,即

x=10×

(1.02)20,

两边取对数,得lgx=1+20lg1.02=1.17200,

∴x=14.859(亿)

2.设人口每年比上年平均递增率最高是y%,按题意得

10×

(1+y%)20≤12,

(1+y%)20≤1.2.

根据对数函数的单调上升性,对上列不等式两边取对数得

20lg(1+y%)≤lg1.2.

即lg(1+y%)≤0.00396.

∴1+y%≤1.0092,y%≤0.0092.

答:

八.(本题满分17分)

在1200的二面角P-a-Q的两个面P和Q内,分别有点A和点B。

已知点A和点B到棱a的距离分别为2和4,且线段AB=10,

P1200

Q

EB

A

FDC

1.求直线AB和棱a所成的角;

2.求直线AB和平面Q所成的角。

1.在平面P内作直线AD⊥a于点D;

在平面Q内,作直线BE⊥a于点E,

从点D作a的垂线与从点B作a的平行线相交于点C。

∴∠ABC等于AB和a所成的角。

∠ADC为两面角P-a-Q的平面角,

∴∠ADC=1200。

又AD=2,BCDE为矩形,∴CD=BE=4。

连接AC,由余弦定理得

又因AD⊥a,CD⊥a,所以a垂直于△ACD所在的平面。

再由BC∥a得知BC垂直于△ACD所在的平面,∴BC⊥AC。

在直角△ABC中,

2.在△ACD所在的平面内,作AF⊥CD交CD的延长线于点F。

因为△ACD所在的平面⊥平面Q,∴AF⊥平面Q。

在△ADF中,∠ADF=600,AD=2,∴AF=

连结BF,于是∠ABF是AB和平面Q所成的角,而△ABF为直角三角形,所以

九.(本题满分17分)

给定双曲线

1.过点A(2,1)的直线L与所给的双曲线交于两点P1及P2,求线段P1P2的中点P的轨迹方程。

2.过点B(1,1)能否作直线m,使m与所给双曲线交于两点Q1及Q2,且点B是线段Q1Q2的中点?

这样的直线m如果存在,求出它的方程;

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设直线L的方程为

y=k(x-2)+1,

(1)

(1)式代入双曲线方程,得:

又设P1(x1,y1),P2(x2,y2),则x1,x2必须是

(2)的两个实根,所以有

按题意,

因为在直线

(1)上,所以

再由的表达式相除后消去k而得所求轨迹的普通方程为

这就是所求的轨迹方程。

2.设所求直线方程为y=k(x-1)+1,代入双曲线方程,整理得

设必须是(3)的两个实根,即

如果B是Q1Q2的中点,就有,即,所以有综合起来,k应满足

由第二式解出k=2,但k=2不满足第一式,所以(I)无解。

故满足题设中条件的直线不存在。

十.(附加题,本题满分20分,计入总分)

已知以AB为直径的半圆有一个内接正方形CDEF,其边长为1(如图)设AC=a,BC=b,作数列u1=a-b,u2=a2-ab+b2,u3=a3-a2b+ab2-b3,…………,uk=ak-ak-1b+ak-2b2-……+(-1)kbk;

求证:

un=un-1+un-2(n≥3)

通项公式可写成

uk=ak-ak-1b+ak-2b2-……+(-1)kbk=

ED

AB

FOC

因a-b=AC-BC=AC-AF=FC=1,

ab=AC·

BC=CD2=1。

一九八一年(文科)

二.(本题满分8分)

化简:

原式=。

三.(本题满分6分)

四.(本题满分10分)

求函数f(x)=sinx+cosx在区间(-π,π)上的最大值。

写出正弦定理,并对钝角三角形的情况加以证明。

B

a

D

c

EAC

b

引AD垂直BC于D;

引BE垂直CA的延长线于E。

设△ABC的面积为S,则

将上式除以得:

六.(本题满10分)

已知正方形ABCD的相对顶点A(0,-1)和C(2,5),求顶点B和D的坐标。

设AC中点为M(x,y),则有

又设AC斜率为k,则k=3。

因此得BD的斜率为。

故有直线BD的方程:

又以M点为圆心,|MA|为半径的圆的方程为

解方程

(1)、

(2)得B、D的坐标为(4,1)及(-2,3)。

(注:

用复数法解亦可。

七.(本题满分17分)

八.(本题满分15分)

ABCD-A1B1C1D1为一正四棱柱,过A、C、B1三点作一截面,求证:

截面ACB1⊥对角面DBB1D1。

D1C1

A1B1

DC

O

AB

设AC、BD交于O点。

作截面ACB1、对角面BB1D1D以及它们的交线OB1的图形。

由于AC1是正四棱柱,所以ABCD是正方形,故AC⊥BD;

又BB1⊥底面ABCD,故BB1⊥AC。

∴AC⊥对角面BB1D1D。

已知AC在截面ACB1内,故有

截面ACB1⊥对角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