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检测9文档格式.docx
《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检测9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检测9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五”计划促进了工农总产值的增长,但是尚未解决工农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故A项错误;
“一五”计划期间是正确的经济发展计划,而且材料中并未体现急躁冒进,故B项错误;
与材料中的发展状况的相符,故C项错误;
1957年,“一五”计划是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执行,试图改变中国落后面貌,故D项正确。
D
3.(2018·
泉州模拟)下表为东北地区工农业比例关系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 )
年份
工农业总产值/%
农业/%
工业/%
1952
100
40.3
49.7
1957
23.6
76.4
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国家政策的调整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大跃进”运动开始
1953—1957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在东北优先发展重工业,会出现东北地区农业比重低于工业比重的现象,故B项正确;
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与材料中工农业比例无关,故A项错误;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是1958年“大跃进”运动带来的后果,故C项错误;
“大跃进”运动开始于1958年,故D项错误。
B
4.(2017·
芜湖模拟)20世纪50年代,土地、劳动力、资金的集中为科学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推广良种、密植等,麻城县就出现了个别的“状元田”“丰产田”。
人们对此异常惊喜,相信经济建设可以创造奇迹。
这说明( )
A.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B.农业的变革与发展催生了跃进思想
C.经济建设出现重大失误
D.科学实验的成就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由于科学实验的成果被引入农业生产而带来的意想不到的高产,使人们相信经济建设可以创造奇迹,这就为50年代末的“大跃进”运动埋下了思想隐患,故B项正确;
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5.(2017·
济南模拟)1962年2月,七千人大会在北京召开。
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措施,包括:
压缩基本建设规模,降低工业发展速度,精简职工人数,压缩教育事业规模等。
这些措施( )
A.确立了“八字方针”B.清除了“左”倾错误
C.反思了“三面红旗”D.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因为“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的“三面红旗”造成了1959—1961年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1962年的七千人会议是反思“三面红旗”的,故C项正确;
A、D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C
6.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八字方针”,即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这一方针的提出说明( )
A.经济建设正在摆脱“左”倾束缚
B.原八字方针加重了“左”倾危害
C.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全面展开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始探索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与材料中“1979年4月”“改革、整顿”相符,故A项正确。
7.(2018·
潍坊模拟)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搞好集体经济,同时也指出“对于包产到户应当区别不同地区、不同社队采取不同的方针”。
这一通知( )
A.确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
B.结束了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
C.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
D.实际上肯定包产到户的做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故A项错误;
结束了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是在1983年,故B项错误;
通知里没有任何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的信息,故C项错误;
依据材料“对于包产到户应当区别不同地区、不同社队采取不同的方针”,可以得出通知实际上肯定包产到户的做法,故D项正确。
8.(2017·
怀化模拟)1981年11月,中共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国有企业分为四类:
一是严格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的骨干企业;
二是既按市场变化又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生产的企业;
三是大部分产品按国家计划生产的企业;
四是大部分产品根据市场变化组织生产的企业。
材料反映,当时中国( )
A.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B.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并重
C.重视资源优化配置
D.尚未认识到市场经济的重要
依据材料“一是严格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的骨干企业;
四是大部分产品根据市场变化组织生产的企业”可知尚未认识到市场经济的重要,故D项正确。
9.(2017·
郑州质检)下表为1985—1989年我国物价上涨指数情况统计表。
这一现象( )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物价指
数/%
11.9
7
8.8
20.7
16.3
A.表明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了市场的繁荣
B.说明改革开放提高了人民的购买力
C.有助于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D.源于国际局势紧张引发了国内抢购潮
物价上涨较快,对于国家经济的长久发展不利,故材料现象有利于推动国家进一步改革,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故C项正确;
A、B、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0.(2017·
衡阳二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
”(摘自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A.本质上是法治经济B.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
C.并未与计划经济割裂D.符合新自由主义特征
材料中关于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规定出自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以法治国范畴,因而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故A项正确。
11.(2017·
山西五校联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称:
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预计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
这反映出中国( )
A.市场经济有较强的排他性
B.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
C.重视进行资本的分化整合
D.对外贸易维持了顺差局面
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预计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反映了中国已逐步实现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变化,故A项错误;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变化体现了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对资本市场调整的说明,故C项错误;
投资的变化没有体现贸易的顺逆差,故D项错误。
12.(2017·
蚌埠质检)下表为《1977—1982年的中美贸易状况统计》。
中国的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的进口/百万美元
中国的出超或入超/百万美元
1977
203
171
+32
1978
324
865
-541
1979
594
1724
-1130
1980
1059
3755
-2696
1981
1875
3603
-1728
1982
2275
2912
-637
这表明,我国当时( )
A.外贸出超状况持续恶化
B.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C.是美国的主要贸易对象
D.对外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根据图表,1977年尚未对外开放,中国处于对美贸易出超,改革开放以来,转为入超,从长期来看,有利于管理、技术的引进,促进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A、B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C项材料无涉及,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其中,第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2017·
菏泽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
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杨宁一《现代化理论》
材料二 估量整个民族工业,则其先决问题又当别论。
于此吾人应特加注意者,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
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纱业与缫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乃至渺茫。
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
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唯三端:
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属于“原发型”与“传导型”国家的哪一类型?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是如何变化的?
结合史实分析这种变化又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1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结合具体史实,说明这些条件又是如何实现的?
(9分)
第
(1)问,第一小问“类型”,根据材料一中的“原发型”与“传导型”国家的含义回答;
第二小问“变化”,鸦片战争之后,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在回答;
第三小问“影响”,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分析。
第
(2)问,第一小问“条件”,根据材料二“厥唯三端:
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概括;
第二小问“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使得这三个条件得以实现,民族独立。
(1)类型:
“传导型”国家。
变化: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近代企业产生,资本主义经济诞生、发展。
影响:
经济方面,由传统农业向近代化工业演变,资本主义曲折发展,例如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和机器,促进中国工业化;
政治方面,由封建专制制度向近代民主制度演变,如维新变法主张发展君主立宪制;
文化方面,由传统夷夏文化观变为向西方学习,如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等。
(2)条件:
民族独立,政治清明,农村繁荣。
实现:
民族独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政治清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建立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人民当家做主;
农村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14.(12分)(2017·
湖南十三校联考)下面是1979—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比上年增长)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