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202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规划.docx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规划.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规划.docx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规划

提示:

您已进入视窗区6,本区域含有10句内容,按下Tab键浏览信息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社会建设、改革与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开创了崭新局面,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十三五”时期,全面加强社会建设,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社会治理创新,是深入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任务。

  本规划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北京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有关文件要求制定,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全市社会治理总体目标、基本思路、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十三五”时期全市创新社会治理、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全面加强社会建设的发展蓝图和行动纲领。

  一、明确奋斗目标,建设和谐宜居之都

  

(一)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

  “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胜阶段。

面对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各类社会矛盾叠加、社会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北京社会建设、改革与治理任务十分艰巨繁重。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体制持续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持续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持续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持续深刻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使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任务越来越艰巨繁重、标准要求越来越高。

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事关首都发展全局。

特别是围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社会服务体系完善、“大城市病”治理、社会协同参与、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虚拟社会治理、基层治理创新等方面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繁重。

这既是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也是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更是今后五年社会治理创新的重大现实课题。

  为此,必须始终坚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发展目标为导向,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加快推进社会服务方式转变,引入市场机制;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改革,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加快推进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党和政府社会服务与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加快推进社会协同,动员社会公众有序参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形成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和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

面对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必须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坚持不懈补齐短板、夯实基础,坚定不移改革创新、健全体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加快推进社会服务精准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多元共治共赢、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今后五年的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改革是根本动力,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协调、求实创新,更好地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活力,完善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能力,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基本原则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

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作为社会治理的首要原则。

围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着力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落实到社会治理具体实践之中。

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加快政府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法治政府,不断提升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

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作为社会治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把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大力提升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均等化,在不断完善服务中增进人民福祉、创新社会治理。

  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

始终把全面深化改革、解决突出问题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方法。

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更加注重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创新实践,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基层探索创新留下充分空间。

  坚持依法治理、公平正义。

始终把坚持依法治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治理的根本目标。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依法调整社会关系、管理社会事务、规范社会行为、破解社会难题。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多元共治、共建共享。

始终把各方协同参与、全民共建共享作为社会治理的着力点。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动员和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社会事务和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社会治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互律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

  3.主要目标

  ——社会服务更加完善,民生保障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提高服务水平,基本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持续发展、优质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创新社会服务供给,基本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供给的社会服务模式。

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实现社区服务体系全面覆盖。

  ——社会管理更加科学,城市服务管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明显提高。

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健全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机制。

基本实现城市管理网、社会服务网、社会治安网“三网”融合、一体运行,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社会动员更加广泛,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水平明显提高。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动员公众有序参与,加快推进协商民主,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推动企业积极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

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基本实现志愿服务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诚信建设、社会责任履行水平明显提高。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健全社会诚信和社会责任体系,积极开展社会文明引导活动。

加强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注重发挥法治在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中的重要作用,严格依法规范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

  ——社会关系更加和谐,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水平明显提高。

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进一步畅通,完善矛盾调处机制,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社会调解与信访工作联动机制,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

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机制,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

  ——社会领域党的建设更加深入,党组织、党的工作有效覆盖明显提高。

以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创新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推动社区党建、社会组织党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全面覆盖,推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不断完善,推动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4.主要指标

  详见专栏1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主要发展指标。

专栏1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主要发展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

目标

属性

社会服务

1

城市社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

99.99

预期性

2

每百户居民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面积(平方米)

30

预期性

3

城市社区服务管理用房面积达标率(%)

100

预期性

4

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

99.99

约束性

5

每千名户籍老人养老机构床位数(张)

40

预期性

6

人均期望寿命(岁)

>82.4

预期性

7

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

≥98

约束性

8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95

预期性

9

义务教育毛入学率(%)

≥100

预期性

社会管理

10

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

15

约束性

11

城市服务管理网格化体系覆盖率(%)

99.99

约束性

12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低(%)

【20】

约束性

13

社区工作者持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比率(%)

50

预期性

社会动员

14

每万人常住人口拥有社会组织(个)

25

预期性

15

基层自治组织选举居(村)民参与率(%)

90

约束性

16

老旧小区自我服务管理覆盖率(%)

99.99

预期性

17

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例(%)

20

预期性

社会环境

18

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

75

预期性

19

重点食品安全监测抽检合格率(%)

>98

约束性

20

药品抽验合格率(%)

>99

约束性

21

群众安全感指数(%)

≥90

预期性

社会关系

22

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

85

预期性

23

城镇登记失业率(%)

﹤4

预期性

24

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

≥80

预期性

党的建设

25

社区党组织覆盖率(%)

100

预期性

26

“枢纽型”社会组织联合党组织覆盖率(%)

100

预期性

27

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率(%)

100

预期性

28

商务楼宇党群工作站覆盖率(%)

100

预期性

备注

1.城六区常住人口下降百分比,是“十三五”期末与2014年相比下降15%左右2.目标值为99.99的各项指标,其目标文字表述为“基本实现全覆盖”3.【】内为五年累计数

  二、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一)加强依法管理

  加快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依法行政的政府管理体制,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依法全面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各级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

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并实施动态管理,推进各级政府依法创新社会治理。

深化执法体制改革,合理配置执法力量,加快推进综合执法。

充分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和服务社会。

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

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培训,加大政府依法行政考核力度,积极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二)履行服务责任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构建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体系。

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制度,形成高效合理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和供给体系。

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公开政府公共服务事项,大力推进办事流程简化优化和服务方式创新,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三)加快转变职能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向社会转移事务性的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供给职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体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制订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的指导意见和转移事项清单,分期分批向社会组织转移部分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

对政府相关部门承担的职能进行梳理,将社会力量能够自主解决、市场机制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