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代数初步知识总复习教案Word下载.docx
《小学六年级数学代数初步知识总复习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数学代数初步知识总复习教案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b)c=ac+bc减法的性质:
a-(b+c)=a-b-c
(3)用字母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
(周长(C):
面积(S):
表面积(S):
体积(V))
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2(a+b)s=ab
正方形的边长a用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4as=a²
平行四边形的底a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
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2
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b用表示,高用h表示,中位线用m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b)h/2s=mh
圆的半径用r表示,直径用d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d=2∏rs=∏r²
扇形的半径用r表示,n表示圆心角的度数,面积用s表示。
s=∏nr²
/360
长方体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h表示,表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v=shs=2(ab+ah+bh)v=abh
正方体的棱长用a表示,底面周长c用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s=6a²
v=a³
圆柱的高用h表示,底面周长用c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s侧=chs表=s侧+2s底v=sh
圆锥的高用h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v=sh/3
3用字母表示数的写法
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在一个问题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量,不同的量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的答案时,除数一般写成分母,如果式子中有加号或者减号,要先用括号把含字母的式子括起来,再在括号后面写上单位的名称。
4将数值代入式子求值
*把具体的数代入式子求值时,要注意书写格式:
先写出字母等于几,然后写出原式,再把数代入式子求值。
字母表示的是数,后面不写单位名称。
*同一个式子,式子中所含字母取不同的数值,那么所求出的式子的值也不相同。
例1: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想一想:
书写含有字母的式子应该注意什么?
(1)学校去年植树a棵,今年植树的棵数比去年的2倍还多6棵,今年植树()棵。
(2)同学们做操排成a行,每行a人,一共有()人。
(3)一本书有120页,小丹每天看x页,看了y天,还剩()页。
(4)一种足球每个原价a元,打折后现价b元,原来买100个足球的钱,现在可以买()个。
问题:
做完了这些题目,能总结一下,书写含有字母的式子应该注意些什么吗?
小结:
通过刚才的复习咱们知道,像这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简明的表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简易方程
(一)方程和方程的解
1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注意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方程和算术式不同。
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
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
2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例2:
判断下面各式是不是方程?
②x+42=78÷
3()2x-16()5x-2x=150()x<0.1()
三、解方程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的依据: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注意事项:
(1)格式:
要写“解”,每行等号要上下对齐;
(2)检验:
要养成检验的习惯。
例3:
解下面的方程。
x+42=78÷
35x-2x=150
注意:
可见咱们解方程时不仅要考虑每步的依据,而且要注意书写格式,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刚才我们复习"
用字母表示数"
和"
简易方程"
是针对这两部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的,这是一种重要的复习方法,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复习其它知识。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义
*用方程式去解答应用题求得应用题的未知量的方法。
2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
*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列方程,解方程;
*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综合法:
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
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分析法:
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
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范围
小学范围内常用方程解的应用题:
a一般应用题;
b和倍、差倍问题;
c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
d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e比和比例应用题。
例4:
一位朋友从济南乘火车到美丽的城市青岛,准备在那儿停留5天,最后乘火车按原路返回济南,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这位朋友青岛一行的全部开支吗?
(如果这位朋友每天用餐a元,住宿b元。
)
在解决这个问题中引导思考:
哪些开支是固定不变的?
哪些开支是可变的?
能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下,这位朋友这次出差应该带多少钱比较合适。
想一想,怎样设计得比较合理。
(根据学生的回答,设计出不同的板书。
)
刚才我们设计出了这么多种方案,那么,你认为哪种设计最合适呢?
通过这个问题可以看出,用字母表示一些不确定的量,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比和比例
1比的意义和性质
(1)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
”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
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
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
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
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
(1)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
y=k(一定)
例5:
把下面的比化简后再来比值。
1、3:
0.122、:
13、0.6:
40%4、1吨:
2.5吨5、40分:
3小时
例6:
解比例。
1、8:
x=24:
152、x:
0.15=3.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