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夏安居仪规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71474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夏安居仪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结夏安居仪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结夏安居仪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结夏安居仪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结夏安居仪规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夏安居仪规Word文件下载.docx

《结夏安居仪规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夏安居仪规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夏安居仪规Word文件下载.docx

安居的场所。

若僧伽蓝、若阿兰若、若树下、山窟等。

五分律云:

禁止无救护处安居,有五过失不能在此安居。

1、太远聚落,求须难得。

2、太近城市,妨修道业。

(居家往来、谈闲招讥,妨碍道业)

3、多诸虫蚁,自他两损。

(害物伤慈,违本制缘。

4、无可依人。

(所依人要具五德:

①未闻令闻;

②已闻令清净;

③能决疑网;

④通道、达俗无滞;

⑤除邪见、得正见。

5、无施主,供给汤药。

(房舍、卧具、饮食、汤药。

)有五过,不可安居。

反,则修道获益,亦利居家得植福田。

(七)受筹仪规

1、准备

(1)悬牌一面云:

今日受筹,明日安居。

(2)供两牌位:

南无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佛。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3)一筹盘一空盘。

(筹盘上可放些香花)

2、打板集众,迎请主法,唱炉香赞。

3、礼拜说法,(指主法和尚)

(1)至诚作观礼拜,求诸菩萨慈悲加被,九旬之中,精进办道,无诸魔障。

三拜。

(2)至诚问讯愿为拥护,使我等内魔无娆,外障潜消。

三问讯。

向上。

(3)顶礼和尚三拜。

和尚云:

礼佛一拜。

拜已,和尚云各序坐。

(4)行筹至诚顶礼三拜,问讯,长跪。

①行香水手巾云:

八功德水净诸尘,盥掌去垢心无染,执持持戒无缺犯,一切众生亦如是。

②受者胡跪取筹,偈云:

金刚无碍解脱筹,难得难遇如今果,我今顶戴欢喜受,一切众生亦如是。

③放空盘内偈云:

具足清净受此筹,具足清净还此筹,坚固喜舍无缺犯,一切众生亦如是。

④行香水时,俱至佛前,以筹盘放在空盘上,顶礼问讯,长跪,取一大筹,双手横棒,高声明报云:

岁次戊寅年,夏三月,安居会上,娑婆教主本量师释迦牟尼佛,受第一筹,后一拜,再行和尚筹等。

⑤结束时,行筹收筹后,俱往韦驮前,顶礼如前叹手,执大筹,高声报云:

岁次戊寅年,夏三月,安居会上,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受最后筹,一拜后,全结束。

⑥全结束,行筹收筹到屏处数明,为首收筹者,高声报云:

岁次戊寅年,夏三月,安居座中,比丘几十人,沙弥若干人。

⑦和尚报云:

同居大众,合人共收摄身心,九旬之中,努力为道,受筹已完,念偈回向。

(八)大回向受筹功德殊胜行-------------

第二篇依止安居

一、什么叫安居?

形心摄静曰安,要期住此曰居。

静处思惟道之正轨,理须假日追功,策进心行。

随缘托处,志唯尚益,不许驰散,乱道妨业。

二、安居的时间种类

(一)时间

1、前安居:

四月十五日筹,十六日安居,至七月十五日解夏。

2、中安居:

四月十七日至五月十五日,至满足三个月。

3、后安居:

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解。

四月十五日受筹,十六日安居,满足三个月。

2、后安居:

五月十五日受筹,十六日安居,满足三个月。

(二)种类(律云)

1、对首安居。

入安居时,须对所依之人,表白结制安居之意旨,方可安居,称之为对首安居。

所依之人——律师和长老。

2、心念安居。

若无所依之人,则于心中表结制安居之旨意,以入安居,称为心念安居。

(毗尼作持要录云:

于七日得往返处,自作心念,遥依安居。

心念,则除大德一心念五字。

律云:

尼不得独住,无心念安居法。

若遇饥俭时方开心念。

然须慎重。

三、安居仪轨

(一)准备

1、客堂前,悬牌一面,上书“安居”二大字。

2、打板集众,迎请主法法师。

3、唱炉香赞

(二)和尚表法

1、至诚礼拜,恳祷诸佛,愿慈光加被,夏中精进修行。

三拜

2、至诚礼拜,仰祈护佑,使我等九旬修道,魔障潜消。

3、至诚礼拜,解惑释疑,顶礼依止和尚三拜

(三)安居者随具三拜,长跪、合掌、作如是白:

大德一心念,我某某比丘,今依某某某寺僧伽蓝,前、中或后三月夏安居(三说)。

师云:

知莫放逸。

答:

受持。

再云:

依谁持律。

依谁谁大和尚。

又云:

有疑当往问。

尔。

(四)回向:

结夏功德殊胜行---------------

第三篇羯摩出界法

论云:

僧祗有五种人不得安居。

1、被举人。

2、破夏人。

3、罢道人。

4、死人。

5、不嘱授人。

又破夏有十种过失。

1、为诸佛所呵。

2、为诸天世人所呵。

3、破夏。

4、得罪。

5、不得功德。

6、不得五事利。

7、不得摄施。

8、不得安居衣。

9、恶名流布。

10、后堕入地狱。

律中佛言:

安居比丘,若有佛、法僧事等。

七日不及还,听受半月法去;

再不及还,当受一月法去。

一、对首受日法

(一)先启大和尚,称量见可。

(二)至一比丘所,陈白其情。

云:

大德一心念,我某某比丘,今受七日法,出界外,为某事故,还来此中安居,白长老知(三说)。

问云:

善。

二、警示出界法。

虽然受得七日半一月假,身虽出界外,而心中常常要忆念在界内,莫要放逸。

日课照常做,事讫即还界,不许定要等日期完放回,若事完故意在外不还,虚废时光者,即名破夏,不成安居。

三、心念受日法。

我某甲比丘,今受七日法出界,为某事故。

还来此中安居。

第四篇自咨解夏

一、何谓自恣

1、夫九旬修道,精练身心,人多迷已,不自见过。

理宜仰凭清众,垂慈诲示。

纵宣已罪,恣僧治举;

内彰无私隐,外现有纯净,故曰自咨。

2、自者自已有过,自不自非;

恣他举明。

令改过从新也。

3、自各自也,恣任意也。

谓各自任意,随人举过。

又名随意;

谓随他人之意,而恣举其所犯也。

二、自恣缘由

原以佛制比丘,当互相规谏,故六群比丘,即妄举清净比丘罪。

佛言:

应先求听。

六群嫌清净比丘求听故,妄从清净比丘求听。

佛言,具五德者,方可求听。

六群不受五德求听。

佛言,安居竟应自恣,自恣即是听故。

不应一时自恣,听一一自恣,不应随意自恣,应次第自恣,应差具五德人受自恣。

五德有二种:

(一)第一五德。

1、不爱。

2、不恚。

3、不怖。

4、不痴。

5、知自恣不自恣。

(二)第二五德。

1、知时不以非时。

2、真实不以虚妄。

3、利益不以损减。

4、柔软不以粗犷。

5、慈心不以嗔恚。

三、自恣程序

(一)尼众差使法。

大德一心念。

某寺比丘尼僧和合,僧差我某甲比丘尼,来请自恣。

(二)问缘索欲法

大德(娣)僧听,今白月十五日,众僧集某处自恣。

(论云:

有五种与欲自恣法。

一者,今日僧自恣,我与僧自恣。

二者,我白自恣。

三者,为我故自恣。

四者,口不能言者,手作说相,亦得与自恣。

五者,语虽不了,亦是与自恣。

应对受者,作如是言。

大德(娣)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比丘尼),如法僧事,与欲自恣。

(三)敷坐请师法

闻钟声,大众齐集作法处。

由首领引执香、引磬随后,请方丈和尚。

礼佛后,至韦驮前一问讯,后拈香又三问讯。

然后,大众齐向韦驮三问讯。

顶礼和尚三拜。

(四)集僧作办法

大德(娣)僧听,众多比丘比丘尼,我受彼欲,彼如法僧事,与欲自恣。

一说。

尚云:

一叩而起。

和尚问云:

谁遣比丘尼,来请见闻疑三事自恣。

(若无者答)此处无尼,来请见闻疑三事自恣。

(五)和尚略宣教诫

汝等比丘尼谛听:

今乃九旬夏罢之期,说罪除愆之际。

五篇禁制,八敬森严。

凡比丘尼,应当依随大僧安居,半月乞求教诫。

岁终比丘随意,应须来请自恣,方不负登坛受具,阿难请度。

不然,则乖违佛制,徒有其名,尔等当束敛身心,精修善法,以戒为师。

谨慎莫放逸。

依教奉行。

一拜而起。

大德僧听,比丘僧夏安居竟。

某寺比丘尼僧夏安居竟,僧差我某甲比丘尼,说三事自恣见闻疑。

大德僧慈悯故语我,我若见罪,当如法忏悔。

三说。

良久,然,如是,汝传教敕,敕诸尼众,如法自恣,谨慎莫放逸。

尼答:

礼谢而退,还寺中。

岁次某某年,自恣会上,座中比丘比丘尼,几百几十几人,沙弥沙弥尼几人。

首行云:

为僧行舍罗竟。

尚埋头苦干:

众齐答:

(五)白僧随意法

大德(娣)众僧今日自恣,我某甲比丘比丘尼亦自恣,若见闻疑罪,愿大德(娣)哀愍故,语我,我若见罪,当如法忏悔。

彼云:

(六)对首自恣法

二长老忆念,今日众僧自恣,我某甲比丘比丘尼亦自恣。

(七)心念自恣法(尼无)

今日众僧自恣,我某甲比丘清净。

(八)遵制结示法

今日如法,如律,自恣已竟,名为解夏。

准安居犍度云:

四月十六日安居至七月十五日夜分尽讫,方名解夏已竟。

回向:

自恣功德殊胜行----------

  

结夏安居的历史源流

文/编辑部

  安居梵语varsa,意译为“雨季”,又译为“雨安居”。

根据《五分律》记载,早期佛教刚成立僧团时,并未有结夏的制度,然而印度的“婆罗门教”及“耆那教”等外道团体均有雨季安居的习俗。

当时比丘于雨季时仍于人间游行,不仅衣钵漂溺,且因踩伤虫蚁及草树新枝而招致世人讥嫌,佛陀乃制定安居制度,以利僧众专心修道。

由于雨安居时期正值夏季,因此称为“夏安居”或“结夏安居”。

首次安居鹿野苑

  雨季安居既为季节变化之需,故安居时间起止往往视雨季来临的早晚而定,根据《佛本行集经》记载:

佛陀成道后的第一次结夏是在鹿野苑,时间是从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这是佛陀度憍陈如等五比丘,成立佛教僧团后的首次雨安居。

  此后王舍城的频婆娑罗王为佛建立了竹林精舍,并请求佛及佛弟子于其处安居,竹林精舍乃成为佛教史上最早供养僧团安居净住的僧院林园,佛陀于此处共安居了七次。

《僧伽罗刹所集经》中记载佛于涅槃前的四十五次安居中,并不止于人间,有一年,佛陀亲至忉利天宫安居,为母说法三个月,以报母恩。

之后并曾于鬼神界先后安居六次,普利冥阳。

舍卫国的给孤独长者为佛建立了祇园精舍后,佛在舍卫城的夏坐更多达二十次。

檀越支援外护、四事供养及安居场所的建立,不仅令居士广植福田,也使佛陀及比丘得以安心办道,结夏安居的地点往往也就成为佛法弘传的主要据点。

结夏安居在中国

  姚秦时代由于《十诵律》、《广律》的传译,中国僧人乃依制开始结夏。

中国安居制度虽承袭于印度,古德按气候及风俗民情而加以变通,一般寺院多以每年农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期。

唐宋以后,安居制度逐渐成为禅宗丛林道场的清规之一,并举行特定的法会仪式,以公告安居开始。

  元代以来,安居仪式都在安居开始前一天举办,由长老大德讲解各项礼仪,以令僧众于安居期内能专心精进修道,近代安居仪式大多订在四月十五日当天举行。

安居时必须划定区域以为活动范围,称为“结界”,除为父母、师长、三宝之事,不得出界;

而后行“受筹法”,集合大众,统计结夏人数。

受筹法圆满后,第二天安居正式开始。

僧侣受具足戒后经过一个夏安居,出家又多了一岁,这是出家人计算戒腊,以定长幼次序之法。

中台结夏安居

  中台禅寺秉佛教诫,如法如律,结夏安居,可谓祇园再现,竹林复兴,除了举办静坐参禅,排定经律开示、诵持《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及忏摩共修,助益僧众安心修道外,并以大乘慈悲济世精神,于每年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