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涵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121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内涵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校内涵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校内涵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校内涵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校内涵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内涵发展规划.docx

《学校内涵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内涵发展规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内涵发展规划.docx

传承千年古镇文韵,打造特色品牌学校

——仙市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增强办学活动,认真落实沿滩区教育局“内涵发展规划”和“一校一特色”工程方案,使我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创建特色品牌学校,特制定我校内涵发展三年规划。

一、背景分析

仙市中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釜溪河畔,国家级文化名镇——仙市镇的川主庙,由有百年历史的仙市中心校初中部发展而建立。

仙市古镇“因盐设镇”,具有1400多年历史,是釜溪河当年盐运重要码头之一,俗有“中国盐运第一镇”之称。

被誉为古盐道上的明珠,又因“四街、五栈、五庙、一祠、三码头、一鲤、三牌坊、九碑、十土地”,以及精美的古典建筑群和佛教文化的兴盛而闻名遐迩。

0七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神奇的历史文化遗存让人流连忘返。

乘着仙市古镇建设的东风,仙市中学在近两年内将会得以重新建设。

预计工程投资2000多万,占地45亩,新学校的设计风格与仙市古镇建设有机的融合,青砖黑瓦,古香古色。

新学校建成后将是沿滩区农村中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环境最优美的中学。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搭建教师发展的平台”为办学理念,确立“质量立校、名师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方针。

教育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飞跃。

已连续五年获区教学质量一等奖。

综合评估考核一、二等奖,已经逐渐成为沿滩一流、全市有名、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农村初级中学!

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决定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开展“传承千年古镇文韵,打造特色品牌学校”活动,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二、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努力提升学校办学软实力,从而全面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特色定位

(一)办学思想:

办学理念: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搭建教师发展的平台。

办学目标:

在同一蓝天下,培养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校风:

修身、益智、健体、增能

教风:

敬业爱生、教书育人

学风:

勤于求知、严于修心、乐于强身

(二)特色界定

1.特色目标:

传承“古镇文韵”,修立君子品行

2.特色内涵:

借助优势地理环境,以了解、挖掘、学习仙市古镇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内涵为切入点,以“礼仪教育”为核心,通过开展诵读经典诗文、学习儒家礼仪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体验中华传统手工艺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让传统文化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知礼守礼、热爱家乡的新时代接班人。

四、建设规划

第一阶段:

古镇文韵构建年(2011、7—2012、7)

目标:

建立古镇文韵的管理体系。

1、结合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确立学校特色建设方案。

2、开展创建特色学校宣传动员工作,让方案深入师生、家长心中。

3、开展前期培训工作(理论培训、技能培训)。

4、优化校园文化。

5、建立和完善与创建学校特色相配套的规章制度。

第二阶段:

古镇文韵完善年(2012、7—2013、7)

目标:

完善、深化传承古镇文韵的管理体系,实现“古镇文韵”下的师生读书方法的最大优质化。

认真落实阶段计划,扎实开展创建工作。

1、总结创建工作中的得失,学校的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2、学校各项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效果明显。

第三阶段:

古镇文韵彰显年(2013、7—2014、7)

目标:

学校古镇文韵特色彰显,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1、开展各种评比表彰展示活动。

2、提炼、总结创建特色学校经验。

3、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终期评估验收。

五、学校内涵发展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职务

姓名

具体工作

组长

朱德君(书记校长)

负责内涵发展全面工作。

副组长

明登才(副校长)

负责内涵发展方案的制定和德育、安全、后勤等方面工作。

胡礼根(副校长)

负责学校内涵发展德教学、教研和工会方面的工作。

成员

陈浩(政教主任)

负责团队工作和学生德育活动、班级活动等方面的工作。

龚联彬(教导主任)

负责教学、教研、信息技术方面的具体管理工作。

银登英(办公室主任)

负责内涵发展工作中教师活动方面的工作。

程昱宏(安全办主任)

负责内涵发展工作中安全保卫工作

各教研组长

负责内涵发展工作中的教研工作。

学校内涵发展总负责人为卢天庆校长,明登才副校长为执行负责人,具体工作由德育、教学、后勤、安办等部门牵头,负责部门方案的制定、实施,迎接评估、总结等工作。

学校各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此项工作。

六、具体措施

(一)古镇文韵环境工程

因地制宜进行古镇文韵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凸显古镇特色。

1、让每一块墙壁都有文化

充分地利用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处景观进行建设,让学校的每一个地方都洋溢着古镇文韵。

在走廊、楼梯建立书简式经典阅读长廊,《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唐诗、宋词、师生必读书目等内容走近学生,让学生俯拾、垂手、闲步皆得。

宣传栏和班级墙壁定期更换学生读书作品。

在校园里设置文化石和读书文化环境墙,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读书文化熏陶和教育。

2、让展厅成为了解古镇文韵的基地

将建设古镇文韵展厅,拟定展厅分三大块内容:

走进仙市古镇---介绍仙市古镇的过去、现在、将来;介绍“仙滩”名字的由来、仙市名人、仙市名胜等,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儒家礼仪文化——介绍儒学中的“礼”,宣扬传统美德,规范师生行为。

学校成果展示----主要罗列学校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增强学生的荣誉感。

3、让图书室成为学生们的最爱

扩大师生读书场地空间,丰富图书馆藏,定期开放图书室。

指导学生多途径阅读,使学生的读书向课外延伸、社区延伸、社会延伸,向网络延伸。

4、让网络成为学习交流的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学校网络QQ群和校训通上开设“古镇文韵”专栏,将学校特色建设方案、活动等发布网上,让师生、家长及时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动态,并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二)古镇文韵德育工程

读书即是立德。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如何做人、做事的深刻哲理,是学校德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学校德育只有着眼文化教育,才能找到自己的根基。

腹有诗书,其品自高;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腹有诗书,气有浩然。

此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读书与礼仪——文明礼仪教育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文化经典中最灿烂的光芒是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深刻哲理。

读经典书籍,做有高素质的人。

我们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家诗》《增广贤文》《论语》经典诵读为主,让学生们在长期不断诵读、积累和运用的过程中,从经典的真善美的信息中得到德性和智慧的滋养、启迪,从而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美好的品质。

我们着重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要求做到:

待人有礼貌、做事守规矩、行为讲文明。

2、读书与养性——心理健康教育

世间多少困惑事,大多化解在书中,读书具有潜移默化的心理效应。

心理困惑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意或无意地获得情感上的支持、认同,并通过体验作者设定情境中的喜怒哀乐,使内心的焦虑得以释放,使情感净化,从而化解各种忧思愁绪,保持健康乐观的心境。

结合读书特色学校创建,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性、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我,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

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提高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相处,学会合作,不计较别人的过失,真诚待人,心胸开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开展多种活动,为学生提供交往的平台,在实践中学会交往;培养师生的阳光心态。

3、读书与艺术——艺术教育

读书与艺术不失是一个美妙的结合。

我们将以“书香琴瑟,和谐乐章”为主题,“让艺术点缀生活,让读书成为习惯”为活动宗旨,开展集知识性、艺术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多样化活动,让学生展现与读书息息相关的才艺,在活动中感受旋律的美妙、画笔的精妙、文学的神韵,完成学校读书特色与艺术教育的完美对接。

音乐、美术、体育学科的教师要培养学生多方面才艺,通过艺术团等载体,有效地将读书和艺术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声乐、器乐、小品、评书、快板、歌谣、配乐朗诵、课本剧等竞技和才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们展现与读书息息相关的才艺,最终达到读书与艺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

(三)古镇文韵教师工程:

1、读书引领——让读书研修成为成长的需求

引导教师认识到读书是一种需求,是一种成长,是一种文化,让自觉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抓住继续教育这一成长的有效杠杆,充分发挥其促进与导向作用。

鼓励并积极创设条件让教师外出培训,参加学习。

要求教师每年订阅报刊杂志,鼓励教师购买书籍,规定教师的人均年读书量和摘记信息资料、做读书笔记的数量。

学生每学期的必读书目,教师必须要精读,以便指导、引领学生读书。

坚持全员成长与骨干培养相结合的读书研修原则,加大校本培训力度,全方位促进教师成长为有涵养教师。

2、读书交流——让读书交流成为共享的平台

建立读书交流平台,引导教师通过校园QQ群上的“推荐欣赏”、“读书我来谈”等栏目以及教师博客等进行读书交流,可以互相推荐好书、好文章,可以与同事、学生、家长,甚至社会上的其他爱读书的人交流读书心得体会,促进教师内化吸收与交流、碰撞相结合,并以此改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四)古镇文韵课程工程:

让校本课程成为重要的特色课程资源。

建立与古镇文韵建设相结合的校本课程,使其成为具有序列性的个性鲜明的课程文化,让各教研组教师都参与到校本课程研究当中。

将校本课程分为A、B两类。

A类为常态课程,全校铺开,纳入课程计划当中。

1、读书课。

将读书课纳入校本课程,每周1节。

由语文老师利用该课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名篇,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会读书。

2.礼仪课。

结合儒学礼仪,编写中学生礼仪教育教材,利用周二班会课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B类为特色兴趣团队,利用课后时间上课。

拟定开设绘画、舞龙、毛线编织、书法、脸谱、剪纸等以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的兴趣小组。

(五)古镇文韵课堂工程:

1、让古镇文韵溢满课堂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一主阵地,调动不同学科全体教师全员参与,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让书香溢满课堂。

每学期,教导处组织课堂教学评估小组,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达标,引导教师致力打造闪耀着人性光辉、激荡着浪漫诗意、充盈着浓郁书香,滋养着人格与生命的文化课堂、诗意课堂、高效课堂、书香课堂。

2、让读书特色课形成体系

指导学生选好读物,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及时分享阅读的快乐。

根据各年级读书书目,分章分节地同步进行阅读,教师要分章分节地进行粗读、精读、略读、细读、导读、讲读等读书方法的指导。

其中,要求语文、班主任和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同诵《论语》。

确立大语文观,语文教师在要结合教学内容,将好书好文章推荐给学生,并在备课上有所体现。

同时做好拓展阅读资料的积累整理。

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也要注意根据所教内容,引导、推荐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每学期向社会和家长开放一次读书特色汇报课,邀请家长走入课堂,观摩学生一学期的读书汇报课,总结经验,形成制度,再写精彩。

让读书文化放射到家庭和社区,让家长填写读书情况调查表,根据家长反馈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