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音乐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7075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学期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下学期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下学期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下学期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下学期音乐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学期音乐全册教案.docx

《三年级下学期音乐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学期音乐全册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学期音乐全册教案.docx

三年级下学期音乐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学期音乐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学期音乐教案

  第一课

  春天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

  一、从聆听《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乐作品感受“春”的意境,并开展想象、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二、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的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三、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学重点:

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

  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

  歌曲表演《嘀哩嘀哩》。

  二、

  聆听《春到沂河》。

  教学过程:

  一、

  歌曲表演《嘀哩嘀哩》。

  、导入:

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

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2、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并模仿歌曲中黄鹂鸟的叫声。

  3、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4、学习曲调:

分两部分学唱,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

  

  前16小节的学唱曲:

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

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

  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

  

  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5、

  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6、

  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二、

  聆听《春到沂河》。

  、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导入。

  

  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

  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二遍)。

  设问:

这段曲调熟悉吗?

它源于那一首民歌?

这段曲调给你的情绪有什么感受?

  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的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这首歌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聆听全曲。

结合乐曲的名称及三个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课后反思:

今天的这一节课,,我个人感觉是,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的音乐素养有所提高,音色,音准,节奏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小组合作方面还有待加强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春》。

  二、歌曲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

  教学过程:

  一、

  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春》。

  .在歌曲《嘀哩嘀哩》声中导入本课的欣赏。

  设问:

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么主题?

  2.听《春》的主题音乐。

  设问:

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

说说

  你的感受。

  3.分别聆听第一、二、三插段音乐。

  4.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

  乐所描写的情景,并校对、调整自己刚才填写的答案。

  5.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

  二、

  歌曲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

  、谈话导入:

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

春雷的声音?

春水的声音?

春雨的声音?

春风的声音?

  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乐会》。

  2、聆听范唱。

  3、设问:

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

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

  4、学唱第一部分歌曲:

  

  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

  学生吟诵歌词时,教师弹这16小节曲调为他们伴奏,既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铺垫,注意:

  

  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

  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

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

“春天举行音乐会”是点题乐句,也是全歌的高潮,要注意唱好。

  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

  7、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

  8、打击乐的编创有两个方面:

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

必需按不同性能的打击乐器选择其适合表演的节奏型。

如金属类宜表演长音,而木块类则宜短音。

  

  第二课

  可爱的动物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

  一、天上飞的杜鹃,地上跑的马,都是可爱的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

在感受、体验以“杜鹃”、“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二、认识低音掌握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唱好《顽皮的杜鹃》、《我心爱的小马车》,并试用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

  教学重点:

认识低音掌握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管弦乐《森林深处的杜鹃》。

  二、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教学过程:

  一、聆听管弦乐《森林深处的杜鹃》。

  、解题导入。

设问:

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

也许我们大部分都没有去过。

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

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的杜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

  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

  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4、师生讨论。

  设问:

  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

  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

  5、复听乐曲:

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

如:

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自由想像。

  6、简单介绍圣-桑的《动物狂欢节》。

  7、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

  8、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

  9、

  二、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

  2、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67”的低音就用来表示。

教师示范“567”的柯尔文手势。

  3、唱准八个音,同样要注意唱准。

学生边唱边打手势。

  4、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视唱:

  

  5、在能准确视唱前4小节的基础上,再加4小节:

  

  谁能以最短的时间,唱的最准确,说明他的音乐能力最棒!

  6、听辨训练:

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

在什么时候出现?

  7、视唱全曲。

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8、学唱歌曲。

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9、用口风琴找到1=F的“531”三音,按课本中的要求吹奏

  0、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

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

乙为杜鹃鸟,在规定时间内唱。

丙为口风琴伴奏。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赛马》。

  二、儿童寓言歌曲表演《花喜鹊和小乌鸦》。

  教学过程:

  一、聆听《赛马》。

  、有条件的学校准备一段内蒙古大草原举行赛马盛会的录像,以及一段二胡演奏。

如班上有学生会拉二胡或教师本人会二胡演奏更佳。

  2、播放内蒙古人民赛马盛会的录像让学生感受赛马时的热烈场面。

同时播放录音《赛马》。

  3、设问:

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场景?

  4、揭题《赛马》二胡独奏。

  5、听听二胡的音色,讲讲二胡的主要结构与发音原理:

二根弦,一个共鸣箱,一把弓。

弓摩擦弦,振动发声,由共鸣箱扩大传音。

  6、聆听第一乐段主题。

  再随主题哼唱一次。

  设问:

这段音乐表达了当时比赛场面怎样的气氛?

音乐主要运用什么节奏型表现这种气氛?

  7、

  聆听第二乐段的主题:

  再随这主题哼唱一次。

  8、

  设问:

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音乐比较,又表达了比赛的怎样情景?

  9、再听第二乐段。

  设问:

  第二乐段的主题反复了几次?

  你能想像每次反复的不同变化,在比赛的场面上的不同情

  景吗?

  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是怎样演奏的?

你能模仿一下吗?

  0、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五幅插图。

听完后谁能把这场赛马盛会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1、复听全曲,边听边用节奏乐器、或人声表演赛马时的情景。

  二、儿童寓言歌曲表演《花喜鹊和小乌鸦》。

  、这首歌曲的节奏较复杂,音程跳动大,因此有相当难度,所以本歌主要采用听唱法学唱。

  2、学唱歌曲:

  教师范唱。

  要求:

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容。

  设问:

你听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

  听录音范唱。

  要求:

你能把你印象最深的几句模仿唱一唱吗?

  跟随录音、看着歌谱哼唱歌曲。

  相互交流已经会唱的几句。

  重点解决几句难唱的歌曲,教师给予指导纠正。

  完整地唱全歌。

在间奏上,鼓励学生随音乐即兴表演。

  歌曲会唱后学唱曲谱,要求能流畅地唱谱。

  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音乐。

  完整地表演歌曲。

  课后反思:

  第三课

  童趣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

  一、.“猜猜谜语”、“玩玩木偶”、“吹吹短笛”、“哼哼小曲”四首音乐作品,让你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二、为《一支短笛轻轻吹》、《木偶的步态舞》即兴编创表演,体验其童趣。

  三、从《猜调》、《摇船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四、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

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

  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吹奏曲《同伴进行曲》。

  二、学唱歌曲《噢!

苏珊娜》。

  教学过程:

  一、聆听吹奏曲《同伴进行曲》。

  、简单介绍该曲创作的背景,以帮助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2、充分利用图形谱进行教学。

边听音乐边看图形谱。

以帮助学生理解1与2的对比。

  3、复听1与2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理解音乐的各种手段进行描述,如几个人一起表演“队列与怀念”,也可用图画,也可用语言……

  4、初听3。

设问:

这段音乐与前两段音乐中哪一段相同。

  5、复听3。

学生画图形谱。

  6、完整听全曲,并进行队列变化表演。

  二、学唱歌曲《噢!

苏珊娜》。

  、教学时注意:

弱拍的附点节奏,教唱时不可过分强调,也不要随其自由。

可进行对比范唱,从听辨入手,教会学生唱准。

  2、伴奏的加入,可分步进行,先练鼓,打强拍,其次是双响筒,最后是口风琴。

  3、无论是唱还是伴奏、伴舞,都必须以对朋友的友谊为中心,表达出对友情珍惜的心情,才能表现出歌曲的欢快情绪。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聆听合唱曲《船歌》。

  二、歌曲表演《原谅我》。

  教学过程:

  一、聆听合唱曲《船歌》。

  、初听全歌:

要求学生能听出歌曲反映的内容。

  2、板书歌词,复听全歌,让学生看着歌词聆听。

  3、师生交流讨论歌曲所表达的情景------突出伙伴们真诚的友谊之情和欢快的气氛。

  4、再复听全歌,重点放在合唱部分,要求回答教材中提出的问题:

他们唱的是同一个曲调吗?

  5、板书:

合唱谱,让学生凭听觉划出合唱的二声部图形谱。

  6、随音乐用手的划动来表示曲调的起伏流动,表达伙伴们轻松活泼的在船上划行的情景。

  二、学唱歌曲《原谅我》。

  、在完整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