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认证新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法差异及其纳税调整新方法讲义解读讲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7034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9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师认证新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法差异及其纳税调整新方法讲义解读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会计师认证新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法差异及其纳税调整新方法讲义解读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会计师认证新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法差异及其纳税调整新方法讲义解读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会计师认证新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法差异及其纳税调整新方法讲义解读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会计师认证新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法差异及其纳税调整新方法讲义解读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师认证新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法差异及其纳税调整新方法讲义解读讲解.docx

《会计师认证新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法差异及其纳税调整新方法讲义解读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师认证新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法差异及其纳税调整新方法讲义解读讲解.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师认证新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法差异及其纳税调整新方法讲义解读讲解.docx

会计师认证新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法差异及其纳税调整新方法讲义解读讲解

(会计师认证)新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法差异及其纳税调整新方法讲义解读讲解

一、新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差异概述

新企业会计准则构成

 

准则

体系

 

新会计准则特点

  ① 公允价值的应用

  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继续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

但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而突出了会计计量模式。

  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比较侧重公允价值的应用,以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

  ② 存货计价的规定

  新存货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将产生一定影响。

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较多、周转率较低的公司,采用新的存货计价方法后,其毛利率和利润将出现不正常的波动。

  ③ 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限制

  针对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的问题,新准则规定除流动资产减值外,计提的减值准备在转回后不得计入损益。

④ 债务重组处理方法

  新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

按新规定,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其每股收益水平。

  ⑤ 投资性房地产

  新的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包括:

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长期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企业拥有并已出租的建筑物。

其实,这条规定,已经把多数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排除在外,因为我国90%的地产上市公司以开发为主,新的会计准则明文规定:

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能确认为投资性房产。

会计报表中须单列“投资性房产”项目,处理可以采用成本模式或者公允价值模式,但以成本模式为主导。

如有活跃市场,能确定公允价值并能可靠计量,也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种模式下不计提折旧或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与原账面值之间的差异计入当期损益。

   原先公司拥有的物业都被计入了固定资产,因此,物业的升值与否,并没有体现在报表中。

近几年物业升值迅速,因此,如果公司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法来计量其早些年购入的投资性房产,必将大大提高其净资产和当期净利润。

究竟什么样的价值才是公允价值,如何防止上市公司玩花样,是监管的难题。

  ⑥ 合并会计规定

  目前中国的企业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不一定是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双方完全出于自愿的交易行为,合并对价也不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不代表公允价值,因此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以避免利润操纵。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可以有双方的讨价还价,是双方自愿交易的结果,因此以双方认可的公允价值,并可确认购买商誉。

  合并报表基本理论的变革。

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

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

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

⑦ 有关金融行业准则

  关于金融工具的4项具体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主要适用于金融企业。

这些准则对金融企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特别是对上市或拟上市的金融机构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采用的计量属性

(一)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二)重置成本。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三)可变现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四)现值。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五)公允价值。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新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新企业所得税法特点

“五个统一”

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

统一并适当降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统一和规范的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

统一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建立“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

统一税收征管

“两个过渡”

对部分特定区域实行过渡性优惠政策

对享受法定税收优惠的老企业实行过渡措施

注:

2007年3月16日前登记注册的企业,给予5年度过渡期政策,原享受15%税率的外资企业,2008年起适用税率18%,20%,22%,24%,2012年25%。

•如果享受过渡期优惠政策的企业,在过渡期内生产经营业务或经营期限发生变化,不再符合优惠政策条件的,应当停止优惠政策,并追缴已享受的所得税税款。

国税发【2008】23号

•准予执行到期的内资企业优惠政策

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

二者联系

✓会计准则与税法都是调整微观经济业务事项法律规范

✓会计准则与税法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税法规范一般是建立在会计规范的基础上,同时会计规范也需要适应税法规范变革的要求

✓会计准则是税法贯彻执行的重要基础

二者区别

✓制定标准的主体不同

税法是由国家税务机关,具体说就是国家税务总局来制定,会计标准是由财政部门来制定,这是两个不同的政府部门。

✓立法目的不同

会计:

为决策者提供相关有用的会计信息

税法: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实现

✓调整对象不同

会计:

调整会计关系

税法:

调整税收关系

✓立法程序和技术要求不同

会计:

适应会计环境变化和会计目标,由财政部制定颁发

税法:

以利益分配和公平效率为原则,具有较高立法层次

✓处理依据不同

会计:

依据会计准则进行职业判断

税法:

以业务发生和票据为依据

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比较

原则差异

历史成本原则

会计准则坚持多种会计计量模式;税法更强调以历史成本为原则计算应税所得。

权责发生制

会计准则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假设之一;税法对权责发生制持保留态度(不利于税收保全时)。

实现原则

会计准则对收入确认坚持实现原则;税法对实现原则的选择考虑对征税是否有利有所不同。

谨慎性原则

会计准则更多的提倡采用谨慎性原则;税法其对其持否定态度。

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

✓尽量减少会计政策选择的范围

✓会计估计不确定性与纳税依据确定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小企业会计制度尽量保持与税法规定相一致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增设新的纳税调整项目

✓采用一定方法和技术处理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并进行正确的纳税调整

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新税法的衔接

•新税法涉及的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税收优惠、特别纳税调整,最终落脚点都是: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所以,强调新准则中所使用的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更加体现资产、负债的定义;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点

•暂时性差异

• 资产负债

•账面价值>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计税基础(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账面价值<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计税基础(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暂时性差异的概念与类型

名词

定义

会计

资产(负债)账面价值

按会计准则规定计算

税法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按税法规定计算

暂时性差异与纳税调整的关系

暂时性差异类型

表现形式

纳税额的调整方法

科目及记账

方向

科目方向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资产账面价大

负债账面价小

发生

减少纳税所得额

递延所得税负债

转回

增加纳税所得额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资产账面价小

负债账面价大

发生

增加纳税所得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

转回

减少纳税所得额

三个基本分录

(1)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

所得税费用

(2)借:

所得税费用;

贷:

递延所得税负债;

(3)借:

所得税费用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两个基本公式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这个数额是根据利润总额,按照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所得额,按照应纳所得额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出来的。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基本核算程序:

•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

•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比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

•确定是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是递延所得税负债;

•与所得税费用相配对,做会计分录;

•计算当期所得税(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计算所得税费用总额;

例1:

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按收入15%扣除未扣转以后年度

某企业2008年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企业当期发生的广告费200万元。

例2:

B公司2000年末购买设备一台原值为120万元,无净残值。

会计规定按6年计提折旧,税法规定为8年(均为直线法)。

12345678

会计202020202020

税法1515151515151515

差异555555—15—15

分析:

当年可扣除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1000×15%=150(万元),超过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50万元(200-150),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会计处理和税法规定形成了暂时性差异。

 

•例3:

坏账准备金

•某企业2007年应收款项余额200万元,当年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

2008年发生坏账12万元,收回前期已核销的坏账3万元,2008年年末应收款余额220万元,计提坏账准备5.5万元。

2009年发生坏账15万元,2009年年末应收款余额260万元,计提坏账准备13万元。

假设企业年末计提坏账准备,其发生的坏账损失已全部经过税务部门审批。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每年会计利润为500万元,无其他调整项目,税法允许的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为0.5%.预计在未来3年内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抵扣。

新税法中的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税基式减免、税率式减免、税额式减免

•抵免税额:

例如,购买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税法第34条)。

新税法规定了使用权责发生制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消除的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有20多项,新增加的差异有40多项,目前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已达到100多项。

•在消除的差异中,比较典型的有:

向本企业职工发放本企业生产的产品、非货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