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阶段检测一地球与地图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8408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阶段检测一地球与地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阶段检测一地球与地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阶段检测一地球与地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阶段检测一地球与地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阶段检测一地球与地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阶段检测一地球与地图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阶段检测一地球与地图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阶段检测一地球与地图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阶段检测一地球与地图Word文档格式.docx

下图为“历届G20峰会举办城市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2题。

2.历届G20峰会举办城市(  )

A.均在中纬地区B.多位于西半球

C.多处温带地区D.均属东经度

山东实验中学质检)高一新生小明入学,从学校大门H出发按顺时针方向匀速沿学校外缘走了一圈,手机计步器显示走了3600步,计1800米(轨迹见下图)。

据此完成3~4题。

3.小明出发的校门,位于学校(  )

A.东侧B.南侧C.西侧D.北侧

4.学校面积最接近(  )

A.18000平方米B.20000平方米

C.200000平方米D.360000平方米

下图中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单位:

米),黄土底层为流动性地下含水层;

虚线是基岩表面(黄土底面)等高线(单位:

米),基岩不含地下水。

读图完成5~7题。

5.甲处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  )

A.26米B.34米C.36米D.44米

6.地表径流方向与地下水流向相反的地点是(  )

A.甲B.乙C.丙D.丁

7.最需要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的地点是(  )

河北衡水中学一调)读图,完成第8题。

8.上图中戈达瓦里河河口与高韦里河河口的直线距离约为(  )

A.700千米B.70千米

C.1000千米D.100千米

天津十二区县模拟)读“某风景区等高线图”,回答第9题。

甲图

乙图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75m

B.⑤点位于④点的正东方向

C.乙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L1线绘制的

D.乙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L2线绘制的

江西瑞金月考)冈仁波齐峰位于西藏阿里地区境内,是冈底斯山脉的第二高峰,为世界上著名的藏传佛教神山,每年都要举行大型的转山活动(步行速度约为4千米/时,磕长头行进速度约为0.5千米/时)。

读“冈仁波齐及其周边区域等高线图”,完成10~12题。

10.下列关于转山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磕长头绕神山1圈至少需要1个月(以每天行进12小时计算)

B.多于冬季举行

C.全程均在山谷中行走

D.需准备御寒衣物

11.出发点塔尔钦与冈仁波齐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1756米B.1981米C.2256米D.2481米

12.转山途中(  )

A.a~b段全部位于山麓冲积扇

B.c、f、g三地均能看到神山

C.e~f段坡度最大,行进困难

D.f~g段有饮用水源,适宜宿营

江西新余四中段考)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5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

A.200mB.235mC.270mD.300m

14.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的现象可信的是(  )

A.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

B.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C.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

D.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渠,也兼有泄洪的功能。

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和“水圳景观图”,完成15~17题。

15.河流的两个断面水面的高程差称为落差。

a溪流的图示河段落差可能为(  )

A.20米B.40米C.60米D.80米

16.下列四条水路中表示水圳的是(  )

A.bB.cC.dD.e

17.暴雨发生时,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易被侵蚀的是(  )

湖北宜昌四校联考)下图为“某山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M1与M2的海拔均为500米。

读图,完成18~19题。

18.M1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1,M2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2,两者的关系是(  )

A.P1>P2B.P1=P2

C.P1<P2D.不能确定

19.①地与②地的高差可能是(  )

A.90米B.100米C.200米D.300米

天津红桥模拟)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C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

A.山峰B.山谷C.陡崖D.鞍部

21.符合图中信息的是(  )

A.图中最高山峰南坡比北坡陡

B.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C.EF段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

D.两座山峰的实际水平距离是150米

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

读图,完成22~24题。

22.如果陡崖在水库大坝正南方,则可知水库大坝处河流的流向是(  )

A.由西向东流

B.由东向西流

C.由西北流向东南

D.由东南流向西北

23.按照图中的水库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长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  )

A.500米110米

B.50米98米

C.500米98米

D.50米110米

24.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

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

C.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

D.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

四川绵阳模拟)下图为“辽宁省年平均风速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25~26题。

25.甲地的风速数值可能为(  )

A.2.0B.2.3C.2.6D.3.1

26.影响辽宁省风速等值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B.海陆位置

C.海陆轮廓D.纬度位置

下图为“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岩层形态示意图”。

读图,完成27~28题。

27.P地的海拔最可能为(  )

A.1200mB.800m

C.500mD.0m

28.R段河谷的主要成因是(  )

A.断层陷落,流水侵蚀而成

B.雪域高原,冰川侵蚀而成

C.向斜槽部,挤压弯曲而成

D.背斜顶部,流水侵蚀而成

右图为“某半岛局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

读图,完成29~30题。

29.T1107公路有多处弯曲,不合理之处是(  )

A.④处B.③处C.②处D.①处

30.T1107公路在图示范围内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

A.1395米B.1415米

C.750米D.800米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25分)

(本卷共2题,共25分。

31.(2017·

辽宁实验中学月考)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单位:

米)”,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图中P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过________米,陡崖崖顶高度范围为________米。

(2)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3)图中a处附近等高线向右凸出,其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为________走向。

(4)若a处附近等高线数值为500,则a处地形为______(在“小丘”或“洼地”中选答),若b处附近等高线数值为400,则b处地形为__________(在“小丘”或“洼地”中选答)。

32.(2017·

北京朝阳期中)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图中道路为某次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的线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势特征。

(2)估算图示范围内自行车越野赛线路相对高度的数值范围。

(3)若车手保持匀速骑行,判断AB、BC、CD中骑行最省力的路段并说明理由。

(4)图中甲、乙两处为观赛台,选择能看到CD段赛况的观赛台并说明理由。

答案精析

1.A 2.C

3.D 4.C [第3题,据H和地理园(学校东南)的相对位置,得出校门H位于学校北侧。

第4题,由图可知,学校周长为1800米,一共走了3600步,平均每步0.5米,结合图示可知,学校宽度为800步,大概长400米;

学校长为1000步,大概500米,因此面积大概为200000平方米,答案选C项。

]

5.A 6.B 7.D [第5题,从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甲地海拔在825米至830米之间,甲地的黄土底面(基岩表面)海拔在800米至805米之间,所以两者的相对高度(即黄土厚度)在20米至30米之间。

选A。

第6题,地表的径流方向取决于地表海拔的高低,图中乙地地表径流方向是自东(南)向西(北)流。

乙地基岩海拔西高东低,地下水在隔水的基岩上自西向东流,二者方向几乎相反。

选B。

第7题,丁处地表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大,且为一个宽谷,汇集地表径流较多,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最需要植树造林。

选D。

8.A [戈达瓦里河河口与高韦里河河口相差约7个纬度,1个纬度大约相距111千米,它们的直线距离约为7×

111=777(千米),最接近A选项。

9.D [剖面图中最高点海拔超过1200m,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为25m,L1穿过区域最高处低于1200m、L2穿过区域最高处高于1200m,则该剖面图是依据L2绘制的,故D正确。

①②两点相对高度大于25m、小于75m,则A错误;

依据图中指向标可判断⑤点位于④点的东北方,则B错误。

10.D 11.B 12.C [第10题,磕长头行进速度约为每小时0.5千米,若按照每天行进12小时计算,每天行进约6千米,1个月行进约180千米,显然,根据比例尺,转山的线路达不到180千米,因此应该在1个月以内,A错;

冬季气温较低且多大风,转山的可能性较小,夏季气候适宜,但昼夜温差大,夜间需要保暖,因此应准备御寒衣物,故B错,D对;

转山线路从e到f需翻越山脊,在a处附近是高原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并不位于山谷中,故C错。

第11题,据图可知,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400米,据此可推算出,塔尔钦海拔在4400~4800米,冈仁波齐的海拔为6656米,两者相对高度范围为1856~2256米(不包括两端点数值),故选择B项。

第12题,根据等高线,a~b段没有形成明显冲积扇;

f点由于有地形阻挡,看不到神山;

e~f段等高线密集,穿越等高线最多,坡度最大,故选择C项;

f~g段有沼泽,不适宜宿营。

13.C 14.D [第13题,由图中相邻等高线的差值可知等高距为50m;

结合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可知,甲地的相对高度在550m到600m之间,乙地300m到350m之间,所以甲乙两地的高差H:

200m<H<300m;

由于急流段的高差为35m,而且乙地在急流的下游,可以推断甲乙两地的高差大于235米,故选项C正确。

第14题,甲处上部等高线稀疏,即坡度平缓,而下部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形成凸坡,因而甲处不可能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故排除选项A;

甲处于山顶部位,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较缓,故排除选项B;

丁地位于河流入湖口处,地势最低,故排除选项C;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知,甲处可以看到急流段;

由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急流段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向西,因而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故选项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